“润驰电子、众杰通讯、明峰医疗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相继签约,落地时间越来越紧,但是企业落户建设后一系列现实问题接踵而至……”一个个问题在蒲江县投促局投促中心主任刘秉俣大脑里来回浮现,下了飞机还没来得及回家放行李,他就忙着赶来参加工业战线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这些问题必须在会上提出,尽快解决。在回蒲江的路上,对照时间倒排表,刘秉俣用红笔将前期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一个个罗列出来。
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蒲江县精心梳理、紧盯龙头企业,多次组织前往企业实地调研,摸清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成立服务小组点对点,提供“保姆式”服务,解决企业发展的困难。一季度以来,共签约引进德国DJM智能康复医疗器械、明峰医疗等项目共计23个,协议总投资85.66亿元(其中含外资400万欧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个。
责任到人专人对接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几十台轰鸣的挖掘机来回作业,来来往往的货车将钢架设备卸载到平整出来的土地上……不久前,润驰电子、众杰通讯、明峰医疗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与蒲江县合作。签约、平地、建设……随着项目的落地,看着施工现场一天一个样,刘秉俣和同事们却一刻都不能放松,“污水管网接入、场地所需填方泥土、园区河沟的改道、电力设备的配套……”问题也是一个接一个,企业反映的问题也越来越棘手……
“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园区内事情必须立即对接工业区管委会。”刘秉俣毫不犹豫地拿出电话给领导汇报后迅速与工业区管委会进行了对接,尽管已是深夜,刘秉俣还是召集相关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研究商讨。
“供排水公司需要派专人协助解决园区污水管网接入”“目前棚户区改造的建渣回填园区低洼地带,建议提前主动对接鹤山街办”“水务部门也将就园区河沟改道提出可行方案”“企业施工中用电问题我们联系了电力公司,具体方案如下……”工业区专题会上,一个个问题被工业区管委会着重抛了出来,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主动对接寻找解决方案。“最后建议成立一个临时小组,由所涉部门抽出专人组成,管委会负责协调,尽快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确保企业早日建设完工,投入运行。”看着小组成员热烈地讨论,刘秉俣提出。会上,小组成员当即将程序梳理出来,迅速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安排专人对接具体事项,办理一项项事宜。最终,经过各方努力,服务小组用一个月时间相继解决了各个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
紧盯重点项目
再引德企生产基地落户
“如何展现‘绿色工业\’?如何发挥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优势?如何体现便利的交通区位?如何进一步展现优惠的政策支持?”一大早,来自工商、税务、水务等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对外开放领导小组核心成员就齐聚在蒲江县投促局的会议室里。虽然刚刚签下高质量企业,但小组成员却并没有松一口气。“蒲江县为我们解决了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我也准备为你们推荐一些好的企业。” 会场外,一位企业负责人的一番话引起了小组成员的注意。
通过企业提供的信息,投促局立刻成立了一支招商小分队对企业提到的一家德国医疗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小组成员发现了与企业进一步合作的空间。“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我们再次展开讨论,形成进一步跟进的推介方案。”刘秉俣微笑着介绍,“企业很满意我们的亲商投资环境,目前已有意向投资蒲江,我们要再次争取重点项目落地。”
围绕装备制造和健康食品主导产业,蒲江县锁定“六类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深度研究重点产业企业投资趋势,动态选取细分行业,滚动更新目标企业库,园区形成两翼发展。瞄准德国(欧洲)、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外重点产业聚集区域,对接一批如太仓、高淳等地投资推广国际化重点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筛选承接一批优质企业作为重点跟踪项目,在实现储备项目数量质量双提升的基础上,开展重点产业链集中式招商公关。本报记者 李萌 陈泳文/图
新闻推荐
制作焊接钢筋、吊运钢筋笼、开挖桩基孔……来到蒲江县工业大道(一期)施工现场,大型筑路机械来回作业,戴着红色安全帽的工人们...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