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庆英采摘枝头丑柑本报记者 谢明刚 摄
本报讯 (记者 侯初初) 多年前,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曾是出了名的“弱村”“穷村”。如今,该村人均年纯收入达3万多元,户户有小轿车,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从1994年起担任两河村支部书记至今,姚庆英引导全村群众发展现代产业,把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作为村支两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了农民收入倍增。
“要改变落后面貌,支部必须强起来!”姚庆英以换届为契机,大力倡导“目标选人”,先后回引多名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和产业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每年初,村两委班子成员公开作出履职承诺,年底向村党支部全体党员交“成绩单”,向全体村民报“工作账”,接受党员和群众测评。姚庆英和丈夫带头对自家60多亩果园进行品种改良,党员们也带头学技术、改品种,很快调动起群众的发展热情。同时,实施土壤改良,启动有机柑橘产业认证,打造“两河口”品牌,全村水果供不应求,群众收入连年增长。短短几年,全村发展优质晚熟杂柑2000多亩、猕猴桃800多亩、冬草莓200多亩。
“我们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发展得更强、环境打造得更美、生活过得更好。”党的十九大后,姚庆英信心更足了,“到2020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到2035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我们要把丑柑通过蓉欧快铁卖到欧洲去!”
新闻推荐
成都检察机关成功实现追诉并最大限度挽损本报记者王一多2月4日—5日,本报连续对2017年度(首届)“成都检察机关典型案件”进行了发布,今日,本报继续发布12起典型案件中的第五、第六件,分别是程某某...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