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结合自身实际为参与治理作出“承诺”
蒲江县首个村级综治中心在大塘镇双石村建成肖萍本报记者陈博文/图
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蒲江县连续三次在四川省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连续取得荣誉的背后,蒲江县推行的是怎样的治理之道?带着疑问,四川法制报记者走进该县大塘镇进行深入了解。
查看县上、镇上的民生资讯及办理各项事务,足不出户即可实现;荷塘边及重要路段有没有事故发生,在自家电视上就能随时看……日前,四川法制报记者在蒲江县大塘镇双石新村感受到了生活服务的便利所在。
在全市大力推进依法治理,不断完善服务网格的大环境下,蒲江县大塘镇逐步规范便民服务、群众接待、网格化服务管理、大联动微治理等基层创新治理途径,包括双石新村在内的全镇7个村(社区),在治理中充满了民主与法治元素。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大塘在依法治镇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先后创建省级文明村3个,市级无邪村1个、文明村2个,建成四川省级安全社区,荣获成都市“三星级平安乡镇”“成都‘法治示范社区\’突出贡献奖”。
智慧管理覆盖农村生活
“三岔路口的鱼塘有几个娃儿在耍,你们过去看一下,不要掉水里淹着了。”前不久,大塘镇双石新村村委会主任唐克军在村上综治中心大屏幕上观察到一处安全隐患,迅速通知村上治安员前往现场。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和服务村民,如今已在双石新村成为了常态。记者了解到,结合成都“雪亮工程”项目建设,大塘镇去年在双石新村建成了蒲江县首个村级综治中心,而今年,大塘镇已全面在各村(社区)推进村级综治中心建设。
在双石新村综治中心,记者看到六块高清屏幕拼成的一整块200多寸的大屏幕,从上面可以调取查看到全村32个主要地段的实时动态情况。唐克军告诉记者,双石新村的每户村民也同样能通过家中的有线电视看到这些画面,很多时候,村民还可以帮助村上查看村内环境情况,有无可疑人员车辆出没等,而这些只是大塘镇“智慧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一部分。
据了解,所谓“智慧信息化平台”就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视屏幕,将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联通的一种智能化电视网络系统,可实现群众直接参与社会基础治理工作,例如村民通过家中电视查看村内环境,就是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体现。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以来,双石新村就再未发生过村民财物被盗的事件。
除了查看村内情况,该平台还有许多其它功能,比如针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紧急呼救的“一键报警”服务,可以让村干部或网格员快速赶到现场;又比如“政务ITV”功能,为群众提供了民生办事指南,记者采访时恰好遇到了要为新生儿上户的双石新村居民张大哥,他兴奋地带着记者到他家中,演示如何在电视里查阅新生儿的入户流程及要准备的资料等。“在屋里就能晓得,不用跑冤枉路。”张大哥说。
记者还了解到,像政府资源配置、招投标、行政审批、党员发展、财务公开等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事项,村民家中的电视上也能看到,大家坐在家里就能监督到县、乡镇、村(社区),这无疑推动了法治良序构建。目前,大唐镇“智慧信息化平台”设置的内容还在不断增加,真正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县上大小事。
值得一提的是,放眼整个蒲江县的“雪亮工程”建设,截止到今年7月,全县134个村(社区)已完成建设129个;监控点位方面,着眼够用、管用、合理,规划了661个,确保重点场所、主要路口、重点部位监控无死角、全覆盖,这些点位同步接入村级平台、乡镇综治中心、乡镇派出所、县综治中心和公安110指挥中心等。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95%以上的农民新村未发生一件刑事案件,85%以上的农民新村未发生一件治安案件。
创新方式让治理有活力
当前,蒲江县正积极构建平安建设防控网,其中一项措施是实施组团联防。对此,大塘镇严格按照“划小治理单元、联户式参与联防”的理念,把一个网格又划分了多个组团。
就拿大塘镇双石新村来说,该村曾经叫双石村,2014年动工打造,将分散式居住改为集中式居住,2016年打造完毕并实现分房入住,共有480多集中居住户。为了让更名后的双石新村焕然一新,460多户按片区划分了多个网格,设置了网格员,网格员承担了大量事务,如服务和管理居民、化解小的矛盾纠纷等。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了真正体现近邻的作用,双石新村在每个网格里的住户被划分为多个组团,每个组团由5—10户群众共同推荐选举产生组团团长,以组团团长为核心、群众自愿参与为辅助,主要开展组团内自治联防和大组团区域联防,从而实现了村民之间“邻里互助·组团联防”的组团联防工作模式。
双石新村村民杨大姐常年在外地打工,独居在村里的老母亲一直是她的牵挂,“就担心她哪天出意外倒在屋里没人晓得。”杨大姐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了网格员,还有了组团团长,老母亲身边有那么多人,我在外打工也放心多了。”
记者走在川西风格的集中居住楼房之间,感受到干净整洁、鸟语花香的环境氛围,让人以为是走进了某个高档小区,这和以往印象中环境脏乱差、空气里还夹杂鸡屎鸭粪气味的农村形象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走着走着就能找到“答案”。记者注意到,每户村民居住的楼房门前都挂了一块显眼的牌子,上面写的都是各家各户作出的2-3条承诺,这些承诺都是结合自家实际情况作出的,每户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写到:“主动帮助邻里解决困难;不在小区喂养家禽。”
另外,党员家庭的承诺牌与普通住户不同,是显眼的红色,承诺的内容也更具有示范代表性,比如,住在双石新村的党员雷波,他的承诺是:“积极响应村上的号召,积极参加村上的活动;积极主动缴纳小区卫生管理费。”“承诺天天挂在自家门口,每天都在提醒自己,而且自己的行为也被大家监督,当然就不敢不遵守。”大塘镇党委副书记王崇鉴告诉记者,正是村民的一句句承诺,让农村的好形象一点点建立起来。
相反,村(社区)也要对村民们承诺一些民生事项,比如平安建设、便民举措等,这些“承诺”都要通过在村务公开栏和“雪亮工程”政务ITV上,向全体村民公开,年底,村议事会、监事会、业(院)委会及村民代表民主评议,评议结果记入村(社区)班子成员抓综治工作实绩考核档案,纳入村(社区)综治目标考核,作为村(社区)全年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样,村(社区)也要将村民作出的承诺作为“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户”评选的基础。
据了解,这就是蒲江县134个村(社区)全面推行的平安建设“双诺双评”工作制度。据统计,2016年蒲江县134个村(社区)两委向群众公开承诺开展治安巡逻、矛盾纠纷调处、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平安建设工作事项400余项次,95%的承诺事项在年底通过群众民主测评;10余万户村民公开承诺平安建设事项20余万项次,均全部实施了村民互评。
不同普法对象重点不同
法治乡镇、法治村(社区)的建设,离不开普法教育持之以恒的开展。
今年以来,大塘镇在推进普法教育上明确了领导干部、镇村干部、青少年人群、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为重点对象。针对不同对象,该镇又确定了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要实现目标,例如要使领导及镇村干部牢固树立权责分明、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求的依法行政观念;使群众树立自觉学法守法、遵章守纪的依法治县观念,树立依法维权、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的依法自治意识。
针对领导干部,注重的是依法治县的能力提升,结合每月工作例会,由分管领导负责,在每次例会上向大塘镇各位领导及镇村社干部宣传法律知识,着重提高领导干部和镇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治镇的能力。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已开展集中学习活动6次,每次70余人。
村镇普法方面,注重提高干部的法律素质,利用例会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以会代训,学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平安创建活动,实行领导干部“一月一法”宣讲;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积极宣传专业法律法规。
青少年普法方面,结合“未成年人维权行动月”活动,通过“送法进校园”“体验教育活动”“家长法制课堂活动”等途径,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增强了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新闻推荐
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党支部书记姚庆英:一手把“弱村”带成先进村【党代表感言】姚庆英:两河村的发展,核心是强化党的领导。我们坚持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