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紫竹观音。
四川的佛雕多,大佛也不少。根据这些佛像的知名度和大小,我们罗列了其中一些,看看你是不是有眼福跟它们亲密接触。
A·大佛类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楫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此佛。
荣县大佛:在自贡市荣县县郊,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雕刻于唐朝,佛像坐南面北,是一尊释迦牟尼摩崖石刻造像,佛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是世界第一大释迦牟尼佛现世佛,第二大石刻大佛,仅次于乐山弥勒大佛。
荣县二佛:荣县二佛在荣县的二佛寺,说是“二佛”,是因为从大小上来讲,这个佛像比荣县大佛小,“二佛”佛像通高5.8米,是一尊坐着的弥勒佛。尽管从时间来说,二佛的建造时间在唐代中期,比荣县大佛的时间要早。
龙华八仙山大佛:在宜宾屏山县龙华镇八仙山上,有一座立佛,高达32米。自从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武装炸毁后,这座偏居川南深山悬崖之上的大佛,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立佛。据造像风格推测建立在明代,但何人所建,为何而建,还是个谜团。
禹迹山大佛:在南部县的禹迹山,有座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禹迹山大佛一般被认为雕刻于唐代,高约18米。面颇丰满,两耳及肩,双目微启平视,鼻尖粗壮,鼻尾直贯额心,嘴角微微上翘,容态肃穆安详。头有肉髻,袒胸束腰,裸肘赤足,左手平举与胸齐,掌心向上,托舍利一枚,右手高举,掌心向左,拇指与中指、无名指相扣,作施“说法印”状。身着僧衣,外为镶花袈裟罩体,刻工精细,造像严谨。面南而稍向西,负岩而立,除背上部与山崖相连外,全身不与岩石相属。下肢离崖2米,可环腿游览。
仁寿牛角寨大佛:牛角寨大佛也是四川颇具知名度的一座大佛。这是一尊开凿于唐代的弥勒佛胸像,通高15.85米,依山而造,坐西向东。牛角寨大佛在全省知名,除了它大以外,还有个说法是它是乐山大佛的“蓝本”。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者雷玉华说:“从造像风格上看,开始于唐,宋代才完工。即上半身为唐代雕出,胸及以下完工已在宋代了。”如此看来,一个在乐山大佛造好时还没完成的佛像雕塑,会不会是乐山大佛的蓝本,还真不好说。毕竟佛像雕塑不是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佛像的规制、各种比例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按照经文记载来。加之乐山大佛和牛角寨大佛都雕刻的是弥勒佛,从这个角度想,二者有相似也不见得能说明什么。
安岳释迦牟尼左侧卧造像:在安岳的卧佛院摩崖造像中。卧佛全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头东脚西,向南左侧卧于距地表5米处的崖壁上。卧佛头有螺髻,双目微闭,形体修长,身着袈纱,袒胸,两手平伸,赤双足,神态安详端庄。
B·石窟类
从四川省文物局提供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来看,在全省范围内,比大佛更“抢镜”和“吸睛”的,是一个个的石窟和“千佛崖”或“千佛岩”。仅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成都、自贡、泸州、绵阳、广元、内江、乐山、南充、阆中、巴中、眉山、资阳、甘孜都有摩崖造像和石窟。
比如邛崃的邛崃石窟、荣县大佛石窟、绵阳卧龙山千佛岩石窟、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乐山夹江千佛岩石窟和通江千佛岩石窟都是唐代建造的。蒲江石窟的造像时间从唐代延续到清代,泸州玉蟾山摩崖造像的年代从唐至明。从北魏到清代,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一直都有进行。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这是省内一处规模宏伟的石窟群,在长约420米、高约40米的崖面上,密布的龛窟多达13层。现存大小龛窟四百多个,造像七千余尊。在这些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是居于中心位置的大云洞,共计造像234尊,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
安岳的石刻造像也很有意思。安岳众多摩崖造像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安岳石窟(卧佛院摩崖造像)和毗卢洞摩崖造像,前者雕刻时间从唐延续至宋,后者集中在宋。在卧佛沟长约0.5公里的两侧岩壁上,凿有大小龛窟138个,其中佛教造像84龛,共计1593尊,其中最主要的是释迦牟尼的卧佛。
毗卢洞摩崖造像,现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最有名的是一尊高约3米的“紫竹观音”,也有人叫她“水月观音”。和一般佛像的庄严感不同,这尊观音的形态显得世俗而妩媚:她坐在一张弧形荷叶上,上身稍左侧;左手抚撑叶面,右手放在膝盖,一双秀丽的赤脚,左脚悬于莲台,轻轻踏着花蕊,右腿弯曲上翘,脚踏莲叶。
蒲江县“飞仙阁”。蒲江临溪河岸岩壁上,有个著名的“飞仙阁”。这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摩崖造像古迹,现存造像共有92龛777尊,多数为唐宋时期的摩崖佛教造像。清乾隆《蒲江县志》载,汉文帝时,一个叫“莫公”的将军远征云南,凯旋归来驻军于此,见这里山清水秀,便留下隐居潜修,后来功成,骑仙鹤白日飞天而去,后人建阁塑像祭祀他,这阁便称“飞仙阁”。由于飞仙阁摩崖造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几年前,9号龛中两尊稀世石刻的头像被贼人齐齐锯走,很是遗憾。被盗的9号龛造像,曾被载入《中国美术全集》、美国《亚洲艺术档案》。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杨丹毛逸)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垃圾明胶等问题后,成都市食药监局对可能涉及的企业进行排查。据排查通报,成都市现有2家取证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尚未发现使用废料、回收料的...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