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次全国质检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蒲江县有关负责人以《实施“四个三”工程,撬动地标示范区富民强县——蒲江县地标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从示范区建设机制、示范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带动富民强县3个方面对蒲江县地标产品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作了介绍,受到了参会各方的肯定,标志着蒲江县地标工作向更高标准迈进。
蒲江县的茶叶、猕猴桃、柑橘三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年来,蒲江坚持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增长极,以实施“三业”并举、“三化”促动、“三品”(品种、品质、品牌)提升、 “三产”融合的“四个三”工程为抓手,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6月,蒲江县全面启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2013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蒲江县为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加快了茶叶、猕猴桃、柑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带动了富民强县。
以政府为主导,着力构建 “三大工作机制”——第一、着力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建立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综合服务、巡查执法“四位一体”示范区监管体系。第二、着力构建“龙头带动”机制。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现有茶叶、猕猴桃、柑橘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成功引进联想佳沃集团、云南传承果业、本来生活网等知名企业。第三、着力构建“基层参与”机制。对严格按要求种植的农户实行“优惠提供农资、优先收购、优价收购、免费技术指导、免费病虫防治、每年给予补助、年底返利”“三优两免一补一返”政策,提高农户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示范区种植农户100%主动接受统一管理。示范区所辖乡镇成立了“综合服务站”、村社成立了“综合服务室”和“技物服务室”。
示范区建设带动了产业兴县——蒲江县先后获评“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四川省茶产业强县”、“中国特色产业百强县”等。2015年,茶叶产量1.48万吨、产值11.4亿元,比创建前分别增长45.3%、56.1%;“蒲江雀舌”获评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保护)20强,品牌价值172.78亿。猕猴桃产量5.7万吨、产值6亿元,增长124%、142% ;“蒲江猕猴桃”获评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晚熟柑橘产量12.26万吨、产值8.8亿元,增长138%、163% 。“蒲江丑柑”、“蒲江雀舌”、 “蒲江猕猴桃”分别获评2014年和2015年最具魅力农产品称号。
带动农民增收——开展示范区创建以来,地标产品销量逐年递增,产品销售价格成倍增长,茶农、果农收入年年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5年,“蒲江雀舌”鲜叶均价达120元/公斤,较创建前增加50元,茶农涉茶纯收入人均增加2000元;“蒲江猕猴桃”鲜果、“蒲江丑柑”鲜果均价分别达18元/公斤、12元/公斤,较创建前分别增加9元/公斤、8元/公斤,果农涉果纯收入人均增加4200元。近几年来,年收入20至30万元的农村家庭比比皆是,农户团购奥迪车、团购城市新房等喜事不断。
本报记者 刘浏
新闻推荐
卢泽明文/图数十年的成都,草席想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过夏物品,而如今,草席早已淡出了成都人的生活。在蒲江县公议村,至今还流传着手工编织草席的手艺。蒲江县名得名于草席草席为蒲江特产,俗称蒲席。蒲...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