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蒲江新闻 > 正文

村史馆、电子阅览室、培训中心、文艺队……蒲江 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让村民享受“文化大餐”王嘉

来源:成都日报 2016-05-20 21:53   https://www.yybnet.net/

焕然一新的楼房、干净整洁的庭院、设施完善的物业……这不是城里的现代化小区,而是蒲江县多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普遍现状。从传统散居到集中居住,变化的不仅是农民的居住环境,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集中居住后的新村民如何享受文化权益,如何提高文化生活水平?集中居住后,资源变多了,政府又该如何管理运用?作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西来镇两河村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实现“N”种可能

在蒲江县西来镇小五面山下,有一片灰瓦红墙的农村新型社区——两河村“两河逸园”。步入村口的两河村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门口显眼位置摆放着“两河村文化活动室群众文化活动公示栏”和“西来镇两河村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欢迎你”两块公示牌。透过公示牌,可清楚看到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包含了早教中心、村史馆、电子阅览室、“3+2”读书室、科普中心、培训中心、计生服务中心、民政服务中心、养老助残中心、社区救助中心10个部门。“公示牌上只标注了一部分,还有很多内容没有标注呢。”西来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杨忠告诉记者,“我们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按照群众需求配置了这些服务项目。针对这里农产品销售难的特殊情况,我们还专门配备了电子商务室。”

值得一提的是,两河村的村史馆也颇引人关注,“结合全域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以及‘三美\’示范村创建要求,在全村村民共同参与下,你家出一把锄头,我家捐个簸箕,村史馆就这样建成了。”杨忠告诉记者,按照“记住乡愁、留住乡音、铭记村史”的主题,村史馆不仅成了展示村上荣誉、展现村先进人物和描绘村貌变化的窗口,更成为承载两河村历史文化、凝聚民心的重要载体。

除了优质硬件设施,两河村的文化活动软件也不甘落后。“我们充分利用文化志愿服务,打造文艺队伍,创立特色文化品牌。”杨忠坦言,两河村依托县文体旅游局“蒲草进万家”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成立了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小组。据悉,目前,两河村已有志愿者15人,其中有独立培训能力的志愿者2人。在已建立的文艺队基础上,根据形式、年龄段和爱好等,分别组建了太极拳、广场舞、柔力球等文艺队伍,总人数达60余人。此外,从2007年就开始举办的两河村重阳节,以镇政府、村支两委、文艺队伍和企业共建共筹的模式,每年举办一次,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已发展成为两河村远近闻名的品牌活动。

寿安镇长秋新村

依托文化活动中心线上线下联动

2012年,蒲江县启动了长秋乡整乡生态移民工程,长秋乡70%以上的农户和68%的人口搬迁下山集中居住,长秋乡的高韩村、古佛村、开源村和石码村四个村共同组成的长秋新村由此诞生。新村建成后,四个村集中办公。“为避免资源浪费,新村在规划建设之初就统筹各方需求,打造了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农技推广、卫生计生、便民服务、民政服务、体育健身、社会救助、应急预警等各类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集中居住后,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李林莉再也不是“空壳司令”了。

“在乡、村一级的基层文化口,工作人员大都兼顾科学、教育、卫生等多部门工作,工作量可想而知。”李林莉告诉记者,接下来,如何将四个村和一个乡的文化资源盘活、用好就成了关键。为此,长秋新村创新服务模式,综合文化中心签约“3+2读书荟”,通过社区力量管理公共文化资源。“‘3+2读书荟’的加入,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更规范了新村文化中心的图书管理。”李林莉说。“3+2读书荟”的引入,不仅为农家书屋提供了图书配置方案和书籍采购服务,还指导农家书屋进行书籍管理和借阅流通管理,发展当地志愿者负责日常守馆工作,每周派工作人员到现场工作和指导。此外,还定期举办讲座、小型论坛、开展文化科技展活动等。“自‘3+2读书荟’引入以来,已组织开展了10余场培训、讲座等活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李林莉说。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长秋新村以微信、QQ等网络媒体,通过自愿选择、自愿加入的形式,组建了以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为主的QQ讨论群“中国不知火第一乡”,以党教宣传为主的“长秋乡党员交流群”,以讨论志愿者活动、文化发展、培训交流等为主的“长秋乡文化志愿者讨论群”,以及以产品讨论、技术指导、市场宣传为主的“本来长秋一家亲”微信群4支网络文艺小分队。

本报记者 王嘉 市文广新局供图

新闻推荐

我市在8个相对贫困村开展试点——创新金融扶贫模式 融资对接会开到村里陈泳

听说市农发投公司专门来村上召开“***融资对接会”,蒲江县西来镇双流村村民徐公俊早早就带着资料赶到了现场。2014年开始,他承包了50亩杂柑和100亩猕猴桃,今年正是第一年坐果的关键时候,“要是...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史馆、电子阅览室、培训中心、文艺队……蒲江 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让村民享受“文化大餐”王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