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管理办法》,成都市评选出了2015年“十佳”“优秀”农业职业经理人,来自全市各区(市)县的30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带头人获得了这项荣誉。他们在各自的农业经营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实现了自身收入的增长,还积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培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截至2015年底,成都市已培养出了近万名业务水平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优秀职业经理人。这些农业CEO活跃在成都市各区(市)县的田间地头,在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
农业职业经理人
一手拿锄头一手拿书本
成都天府新区丹龙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李成龙是此次被评选为“十佳”农业职业经理人中的一员。1982年开始从事水产养殖的李成龙,30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养殖和销售经验,是当地有名的养鱼大户。2013年他自主报名参加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通过培训他逐步了解、接受了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开始在养殖中引进新品种,生产中使用新技术。李成龙说,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让他第一次接触到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进行生产、销售,这大大提升了养殖基地的生产效率和销量。2015年,李成龙的养殖基地面积达到7000余亩,年收入超过千万元。由于李成龙的养殖基地已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经常有全国各地的同行来基地参观学习,2015年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也将其列入了实训基地。
在邛崃火井镇雅棚村,杨国武的川王谷绿地家庭农场里一片繁荣景象。这个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已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的“高才生”把农场打造成了一个“小、精、全”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不到200亩的农场里,种有粮食、蔬菜、药材、花卉,养有鸡、鸭、猪、羊、鱼。对于首批加入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杨国武来说,成都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给他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多次的集中培训不但让他补充了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让他对现代农业经营有了新的认识,在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品牌的建立以及休闲农业的打造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同样在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中成长起来的还有崇州集贤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王茂君。作为新型农民的带头人,王茂君当上职业经理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拿起锄头,而是拿起了书本。“到处去参加培训,学习了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在跟一些同学交流的时候,自己的思路变宽了。我觉得合作社要发展,不能单纯靠传统种植。”王茂君认为,提高土地的附加值,一个是尝试种植新品种,一个是提升传统作物的附加值。有了发展方向,王茂君开始试验性地发展立体养殖,在部分稻田里养殖了甲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带动当地村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农业CEO”培训
打造职业农民的“朋友圈”
在蒲江,农业职业经理人还聚合在一起,打造了职业农民的“朋友圈”。蒲江县新贵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新贵透露,通过参加成都市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与不少当地职业农民达成共识,要打造蒲江农业特色产业人才库。2015年6月中旬,王新贵和他的同学们发起成立了中国首家新型职业农民协会——蒲江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将蒲江特色的猕猴桃、柑橘、葡萄、生猪、茶叶等产业整合起来,通过规范的生产体系、销售体系、特色品牌和人才队伍,让蒲江特色农业更有合力。目前,蒲江县新型职业农民已达800余人,已成为蒲江农村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蒲江的职业农民“朋友圈”是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资源信息库的一个缩影。成都市农委已牵头建立了市和区(市)县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资源信息库,对外公开农业职业经理人特长、绩效、诚信等信息,促进他们在县域、市域内的交流聘用。2014年,崇州市隆兴镇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王志全通过当4个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种植粮食面积超过2000亩,已实现了年薪40万元的收入。
综合培训方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都模式”
成都市农委科教体系处负责人介绍,成都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主要从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管理技能的种养能手、有意投身农业事业的返乡农民工、城镇居民、复员转业军人和熟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其他人员中产生。通过自主报名,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符合基本条件、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纳入培训计划。
据介绍,自2012年开始,成都市每年将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15年达到800万元,每年新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2500人以上。成都市还对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进行了优化和创新,采取理论+实践、培训+考察、集中+分产业的综合培训方式。2015年以来,成都市组织涉农高校院所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增培训2500人,成都市农委还牵头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分级评定制度,开展初级、中级、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评级。目前,成都市已拥有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近7000人。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受到中央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被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都模式”。成都市农委副主任潘斌表示,在“十三五”期间,成都市还将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力争到2017年,全市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15000名以上,促进农业用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65%。本报记者 黄燕 文/图
链接
成都市2015年度“十佳”农业职业经理人
李成龙张德容杨国武王茂君任建忠
何中富李志伦刘成钢郭长林卓建川
新闻推荐
项目入手 真抓实干 建好国际合作园区代表委员热议支持中韩创新创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
正在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向大会建议,把“支持中韩创新创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抓手来着重布置。建议提出后,得到了在...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