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都的农业大县,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浪潮中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我们从订单化的手工制茶工作室、年轻的90后乡村酒店经营者、水果种植的技术能手、把蒲江生态农产品搬到网上的年轻电商创业者们,得到了答案:蒲江县的“双创”促进就业工作找准与“国际接轨的有机农业基地、生态工业基地、健康休闲基地和宜居、宜游、宜业生态新城”的结合,服务特色产业,深入推动“互联网+就业创业”。把蒲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契入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线,茶叶、猕猴桃、柑橘等蒲江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都在成为蒲江就业“双创”的主战场。
技能支撑创业
带动一方增收致富
在大兴镇三和村,高级评茶师黄建君的名声在外。他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同时也是一家制茶工作室。每到春茶采制的季节,黄建君的农家小院总是散发着阵阵茶香。
这家小小的制茶工作室,在蒲江乃至成都周边的品茶圈子里名气很响,最低1000多元一斤的高端生态茶,还要提前预订才能买到。
黄建君,从小受爱茶的父亲影响,19岁就开始做茶。从学徒做起,慢慢做到制茶师、高级评茶师,再到茶厂生产技术主管,一晃就是28年。2013年,他离开工作的茶厂后,黄建君谢绝了众多的邀请,回到乡下承包了茶园,搞起了自己的制茶工作室。
“蒲江出产茶,茶叶是茶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以更好的炒制技术,带动茶叶产生高附加值,打响蒲江茶叶的名气和品牌,让种茶制茶的人能增收致富,是我的心愿。”仅今年春季,黄建君工作室的定制茶就销售了7000多斤。
在摸索制茶工艺的同时,他也带出了20多个徒弟。其中不少如今已是外省茶厂的技术主管。为了让黄建君的创新创业带动更多人,蒲江县就业局引导黄建君申请了尖山红品牌,开起了网店,通过“互联网+”来发展高端的私人订制炒茶。
【点评】:
蒲江县就业局负责人介绍说,茶是蒲江农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大,参与人数多,就业部门以创新创业为抓手,结合茶产业发展,深入推动技能培训,向自主创业者提供政策和项目支持,从而带动更多的种茶人、制茶人,开辟新渠道、新模式,融合体验、观光旅游、电商等相关产业,打造品牌,促进产业升级,激发茶产业促进稳定就业、带领茶农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动能。
看好家乡旅游前景
大学生回家创办乡村酒店
西来古镇外的寿卧路旁,三层古色古香的乡村酒店,一位年轻小伙子忙前忙后。今年24岁的王智立,在家里人的支持下,建起了一千多平方米营业面积,拥有26间客房的乡村酒店。虽然生意才起步还显得有些清淡,但是小伙子干劲十足,把大学学习的营销策划实践到自己的创业中。蒲江县就业部门了解到王智立的创业事迹,主动上门提供酒店管理营销的咨询服务,协助他印制广告宣传单,到周边乡镇发放,邀请电视台美食栏目做节目,实施网络宣传。
如今,酒店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小王又开始盘算新的方案:今后的旅游热点还会是在乡村,我正在联系周边的特色水果种植基地,以后客人来了可以带到基地采果,既多一项娱乐内容,也能帮助周边乡亲一起增收。
【点评】:
蒲江县就业局认为:都市现代农业中的产业互动,促进就业创业空间很大,一个成功的旅游创业项目能起到带动一片的效应。回蒲大学生王智立投身乡村旅游发展,可以说找准了家乡的特色产业,并且在经营中也找到了产业融合的营销方式,未来必将与蒲江乡村旅游的大发展共同成长。
蒲江就业双创工作举措速递:
蒲江县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创新创业各项工作,并在财政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安排了创业资金700万元,主要用于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产学研联合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以及创业导师队伍组建、大学生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创新创业培训等。
蒲江就业部门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在基层服务平台设立29个创业服务窗口,实现了创业培训报名、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业务下沉。并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团,将创业培训、创业讲座、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创业项目推介进社区,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质量。目前专家团拥有31名部门业务骨干、成功企业家及行业带头人。
搭建创业交流平台。依托蒲江县创新创业园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溶入蒲创荟众创空间。开设就业局官方微信平台—创客在蒲江,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创业项目推介,引导创业舆论,举办“蒲创荟·创业有位来”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主题活动,参加“创业天府·2015成都市创业大赛”,形成创业者的集群效应,使创业者有组织,有归属,有交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粟新林李颖)作为第三届农博会重要子活动,20日,第二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现代农业好项目产融对接会如期举行,本届高峰论坛围绕“创新、国际、资本、科技”四大主题内容,继续为农...
蒲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蒲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