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20多年茶叶的成佳人唐瑞,没想到自己会投身于一份新的事业,今年8月,成佳镇麟凤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吸引外来业主投资乡村客栈,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参与乡村旅游配套服务,作为合作社负责人的唐瑞,比自家制茶生意投入的精力还多。
与唐瑞的新事业对应的,则是成佳镇在乡村旅游发展上的新探索。这个已经闻名全国的中国绿茶之乡,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新的乡村生活示范,已经全面启动。
产业新动力:
激活乡村资源
以“茶”为媒创新产业多元化发展
这几天,麟凤新村的几个路口,开始安装视频监控了。在偏远的乡村,这算是一个新鲜事。“麟凤村现在基础最好,安装监控,是为了今后的旅游作配套准备。”
松林簇拥四周,麟凤新村如同生长在茶园里的农民新居,到过麟凤新村的人都会陶醉于这里优美的环境。如今,麟凤村人要把这一优质的生态资源,与所有前来茶乡旅游的人共享,开发乡村客栈,让你拥有高品质的茶乡度假生活。
目前旅游专业合作社,已经有15户农户参与,刘念是最早加入的村民之一,家里老人仍然习惯住在老屋,自己和丈夫、小孩三口人居住在麟凤新村,20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利用率并不高。“空闲的房屋能产生经济效益最好”,乡村旅游的开展,与刘念一样想法的村民一拍即合,早早加入合作社,参与培训,准备迎接未来的游客。
据成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茶乡多年,积累了非常好的生态本底,乡村的基础设施年年提档升级,现在呈现的美丽乡村,天然的具备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激活美丽乡村资源,让乡村旅游更有品味,让乡村生活更有魅力。”
农民+合作社+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一种把农户资源拿出经营,市场营销和管理引进专业公司,合作社起到平台作用,保障农民和外来投资者都取得公平收益。“有了持续增收做保障,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茶产业已经是标杆,如何继续转型?让产业持续发力,农民持续增收。”成为当前成佳镇党委政府考量工作的重点。
开辟更多增收渠道,力求产业文章多元化。目前,全镇正在打造西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彩色茶园,打造5000亩的茶林混植的彩叶林,让林业产业和茶叶产业融合,打造茶园里的多彩世界,既是景观,也是增收产业,每亩林木一年为农户带来2000元收入。
像麟凤新村这样的新村建设,已经在成佳镇全面启动,今年将实现8个村社区的全覆盖。在全域景区化的建设中,美丽乡村的资源将逐步做大,乡村旅游产业的动能也将得到扩大。
乡村新风景:
打造乡村生活模式
新“茶”人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胡孝敏是一个乡村创客,他把自己的很多文化创意项目搬到了蒲江,这些天,他在麟凤新村的“守艺部落”装修进展很快。一幢三层小楼,四间客房,每间一个手艺人,每间一个或印染、或木作、或版画的风格。“你可以理解成一个传统手艺的传习所,也可看成是手工艺爱好者的俱乐部,更是一种文化与乡村结合的生活方式。”
胡孝敏说,传统的手工艺很有魅力,放在优美的乡村环境,是相得益彰的合作。他的想法,其实与成佳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不谋而合,“做有文化味的乡村旅游,才能体现差异化。”未来希望这些村民不仅仅把房屋拿出来参与产业,而且能成为手工艺的制作者,体现乡村创意,发展原汁原味的乡土手工艺作品,这既是提升当地旅游文化品质,也是旅游产业的新挖潜点。
一个农村簸箕上的油画、一个带手工印染的鞋垫、茶叶包装上的手工画,处处都能展现茶乡旅游的特别。“这是我们希望展现既有乡村环境又有乡村文化的一种乡村生活示范,让农民学会做新时代的农民。”引入文化项目,融入本地,从改变农民观念开始,建设真正的美丽乡村。未来,在成佳,新“茶”人也将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守艺部落”的隔壁,结合农村“3+2”读书荟,一个农村公益图书馆也在装修,未来这里还是“留守学生之家”,每周每月“守艺部落”的手工艺艺术家,会和孩子们一起开展手工艺活动,既是传承,也是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家园。
这样的茶乡,美丽吗?这样的乡村,你羡慕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庆刘玺)近日,蒲江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前提,以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为根本,以规范交易行为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率先在县域范围内试点...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