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蒲江新闻 > 正文

国庆长假 留守孩子怎么过

来源:四川日报 2015-10-08 07:48   https://www.yybnet.net/

——川 报 记 者 回 乡 观 察( 上 )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国庆七天长假,不少人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假期,或旅游赏美景长见识,或在家观看缤纷的节目,然而在远离大城市的乡村,留守孩子又是怎样度过的呢?暂别学校的日子里,他们是否拥有安全有趣的假期活动场所,是否有丰富的假期活动,是否能缓解远离父母的孤独?今日,我们推出《川报记者回乡观察》,为您讲述留守孩子的七天长假生活。

留守学生(儿童)之家

专业服务盼扩容让“家”热起来

□本报记者 钟振宇发自雅安市名山区

国庆七天大假,农村留守娃往往难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欢度假期,那村里的留守学生(儿童)之家等设施,是否发挥了作用呢?国庆期间,记者来到备受关注的雅安市名山区几个留守学生之家探访。

近城的“家”

团委购买社会服务每周六都搞活动

10月4日上午,记者驱车赶往了距离雅安市名山区约五公里的城东乡官田村。这里的留守学生(儿童)之家位于村委会,宁静和整洁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办公楼一楼,记者见到了一处挂着“留守儿童之家”“七彩小屋”“心理援助中心”等牌子的房间,但门关着。楼前坝子里静悄悄,只有一位大妈在清扫院子。大妈说,“每个星期六这里都要开门搞活动,到时志愿者也来。”

房屋右侧几米,就是村委会办公室。记者在这里巧遇村主任马广跃。马主任介绍,今年8月,名山团区委整合社会资源购买服务,由雅安当地的一家教育机构在该村实施留守学生(儿童)关爱项目,每周六开展一天活动。

在村委会对面,正做作业的2年级女生李馨懿告诉记者,“老师对我们很好,辅导我们功课,带我们做月饼、玩游戏,还有外国英语老师,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前几天我带孙女进城,很多交通标识她都知道是什么含义,这家机构的老师教学很认真负责。”马广跃说,相比以往普通志愿者,今年来的专业机构就是不一样,他们的理念是让小朋友在玩耍中学知识,用有趣的活动吸引娃娃参与,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快乐,有很多别村的家长也带小孩来参加活动。

较远的“家”

孩子就在街上耍差点撞上面包车

记者下乡观察后发现,像这样的关爱和服务,不是所有村的留守娃都能够享受到的。

当天下午3时许,记者前往距名山区30多公里远的红岩乡金龙村。这天,村里有人结婚办九大碗,街头非常热闹。在集中安置小区的道路上,不少孩子正在骑自行车追逐或摆弄玩具推车。在记者眼前,两个孩子去玩耍时险些撞上电摩托和一辆刚起步的长安面包车。

多名孩子都告诉记者,他们都在几百米外的红岩乡中心小学就读,学校里有一间屋子挂着类似留守学生之家的牌子,活动室里有图书等物品,但是很少开放。校园里也有游乐设施,但假期学校大门紧闭。国庆期间,这里孩子们的生活就是做功课、街头游玩和跟着老人吃九大碗。

对此,官田村的马广跃建议说,如果专业机构开展活动的时间能再多一些、点位更多一些就更好了,可以让更多孩子受益。如果财政资金有限,可以周六在一个村,周日在另外一个村开展有益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

农家书屋

全天候开放很难儿童类图书很少

□林凌 发自三台县秋林镇星光村

10月3日,星光村里,10岁的周云飞又和两个小伙伴开始了假期每天的固定游戏:一个在前面骑着自行车,两个在后面追着跑。父母在外打工,老人忙着农活,这个假期,孩子们只能自娱自乐。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不去村里的农家书屋看书时,三个小孩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书屋不开,开了里面的书也不巴适。”孩子们所言是否属实?如果属实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记者进行了调查。

探访

假期书屋大门紧锁儿童类书不超10本

星光村的农家书屋设在该村村委会,10月3日记者到达时,发现村委会大门紧锁。多方联系,记者见到了67岁的图书管理员张永田,他正在地里忙着栽种油菜。说明来意后,张永田带记者来到农家书屋。科技类、文学类、法律类……上千册书籍按21个小类整理编号入柜。农家书屋面积不小,有接近100平方米,书桌、板凳硬件条件也都不错。

张永田告诉记者,星光村的农家书屋2012年投入使用。村民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选择现场翻阅,也可以选择借走。这些书籍中最受欢迎的是生产技术类书籍,尤其是涉及到林木果蔬种植的专业书籍,这类书籍占书屋比重最大。

但记者发现,虽然书籍种类不少,适合学生看的儿童类书籍总数却不超过10本,“来书屋看书的孩子不多,一年也不会超过5个。”张永田告诉记者。

翻开借阅登记本,记者统计之后发现,从投入使用到现在,3年来仅有23人次在农家书屋借书,其中没有一本儿童类书籍。

窘境

管理员身兼数职全天候开放有难度

“根据相关管理制度,农家书屋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对村民开放,可要做到这点很难。”说到农村书屋的管理,村支书冯桂琼一肚子苦水。她告诉记者,张永田的图书管理员身份只是兼职,“他还是村里的保洁员和广播员,村上3公里路段的黑白垃圾都得由他一个人负责。”

为什么不聘请一个全职图书管理员,冯桂琼总结为“囊中羞涩”。据她介绍,图书管理员的工资由镇上公共运行维护资金提供,全年仅有400元,村上也拿不出多余的钱,这点钱不可能聘请一个全职的图书管理员,“张永田现在身兼三职,一个月也才480元工资,这还是村里硬挤出来的。”

没有专人管理,无法固定书屋开放时间,自然会流失一部分孩子,但在冯桂琼看来这并不是农家书屋不能吸引孩子的主要原因,她告诉记者,学生节假日回家,都不会专程到农家书屋借书。“我们那儿适合学生的书就几本,还没有新的,娃娃不得来。”“我们也想更新一些书目,添置些适合中小学生的书籍,却没这个能力。”冯桂琼说话时不无遗憾,她也表示,以后会尽量保证书屋开放时间,同时争取社会资金更新书目。

县城青少年宫

假日大门紧闭娃娃只好广场耍

□本报记者 熊润频发自蒲江县城

到青少年宫参加兴趣班,下课后跟小伙伴一起玩滑梯、打乒乓球、下棋,甚至爬花园、爬假山“探险”……记者记忆中的童年假期愉快而充实,

如今的孩子们如何过假期?

10月1日,记者在家乡蒲江

县城进行了探访。

老地方

青少年宫大门紧闭平日主要搞培训

蒲江县青少年宫位于蒲

江县城桫椤路上的一条小巷

里。10月1日上午,记者来

到巷子口,看见两栋居民楼

后面露出半边黄色楼体,上

面竖排着四个红色大字——

“青少年宫”。走到近前,L

形二层小楼前面的院子停满

了各色车辆,但整栋楼却大

门紧闭、空无一人。走廊绿色

柱子上小黑板上,还有粉笔

留言:下次上课时间10月

18日。

“青少年宫假期不开放吗?”面对记者的询问,巷口服装店女老板点点头,说:“青少年宫平时就是搞美术培训的,节假日都没开。”

果然,记者下午3点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青少年宫不仅依然上演“空城计”,连院子外的大铁门也上了锁。

青少年宫假期不开放,孩子们去哪里玩?记者询问了当地同学才了解到,在县城西边实验中学那里,还有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但那里也只是提供一些课外辅导和夏令营,没有娃娃耍的地方。”

记者随后的实地探访证实了同学和朋友们的话——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不仅跟青少年宫一样在国庆大假期间关门闭户,楼前的宣传板上,也只有今年秋季的招生信息、课程安排。

新玩处

图书馆设少儿馆但容纳人数有限

除了兴趣班,偌大的县城,就没有专门针对孩子们的活动场所?

“那要看娃娃有多大。”在当地当老师的朱晴对记者说,“小点的娃娃,我们一般都带去世纪广场,坐摇摇车、旋转木马等;大点的娃娃最多去图书馆看看书。”

朱晴所说的图书馆,是距离青少年宫不远的蒲江文化艺术中心。记者1日上午来到这里时,发现大门口的侧墙上还挂着“蒲江县少儿艺术团”“未成年人文化活动中心”的牌匾。除了传统阅览室外,这里还开辟了“3+2读书荟蒲江少儿馆”,布置充满童趣,内有《十万个为什么》、《开明国语课本》等书籍,孩子们或坐或站或趴,安静而惬意地享受着书籍的乐趣。“我们今年3月20号才开馆,除可带孩子来免费阅读、借书,每个月还会免费举办书法、绘画、美术、音乐、趣味英语等活动。”负责少儿馆日常管理的志愿者傅山告诉记者,不过这里尽管假期开放,记者目测,大概只能容纳百名小朋友左右。

而记者遇见的一名70后家长赵鲲表示:“感觉现在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比较分散,比如少年宫只有培训,看书只能去图书馆,打球要去球场,不像我们小时候,一个少年宫什么都有,孩子们都在里面玩得开心,家长也乐得轻松。”

童 言 童 语

孩子们想要怎样的假期

雅安市名山区红岩乡金龙村5年级留守学生刘帅(化名):“我想外面的哥哥姐姐带我出去旅游!”

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不是每年都能回来,他们只是打电话回来问我的学习和生活。平日都是爷爷奶奶照顾我,但是他们还要下地干活,我只有和街上的孩子一起耍。今年学校六一节组织过一次活动,我很开心。但是这样的活动太少了。要是假期和周末都有外面的哥哥姐姐陪我耍,带我出去旅游,那就太好了。

三台县秋林镇星光村10岁儿童周瑜:“我想有台电脑跟爸妈视频聊天!”

我特别喜欢放假,可以随便看电视、随便找小伙伴玩耍。但是要是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不放假天天上学也行。要是他们工作忙不能回来,我去上海看他们也行。今年暑假我就去上海跟爸妈一起过的,虽然白天他们上班,可晚上可以陪我,总比现在一个人在家强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爸妈给我买一台电脑放在老家这边用,想爸妈时,就可以跟他们视频聊天了。

蒲江县南街小学一年级新生赵傲 (化名):“我想全家一起去旅游欣赏美景!”

国庆大假小伙伴都出去玩了。我爸爸回来了,他不打麻将的时候,开车带我去成都的游乐场玩,我们还一起去看了电影《熊出没》,我好开心。现在最喜欢的还是爸爸给我买的ipad,可以看动画片,但是爸妈不让我多玩,我还是喜欢全家一起去出游,既能欣赏美景,也能增长见识。

新闻推荐

11月底前,双向转诊覆盖全省

分级诊疗试点一年,全省县级医院就诊人次增长6.1%,省级医院下降4.55%第三方调查显示,城乡群众对分级诊疗政策赞成率超8成10月16日上午,29岁的周通达来到蒲江县医院就诊,而过去,他总会选择到成都的大医院...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国庆长假 留守孩子怎么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