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蒲江新闻 > 正文

带好致富头 共建小康村的女支书

来源:成都商报 2015-08-27 19:26   https://www.yybnet.net/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支部书记是一个村的主心骨,不管是乡村建设还是遇到艰难险阻,51岁的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支部书记姚庆英,始终冲在第一线。她将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归结为:不能只盯着自家那本“小账”,还要算全村发展这本“大账”。

带动村民致富 把村子建设成果园

两河村由两个村合并而成,合村之初,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开展,干部没人当。姚庆英和爱人在外做石材生意,每年收入几万元,镇党委多次动员她回乡参选村支部书记。“说实话,刚开始家里人都反对,我也很犹豫,但转念一想,自己是喝两河水长大的,面对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期盼,我一咬牙接过这副担子。”这一干就是20多年,天生一股子韧劲的姚庆英从没打过退堂鼓,不管再苦再累再难。

“如何带领两河村群众致富?”自1994年上任以来,姚庆英从未间断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索。

多年前,两河村还是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为主的传统村庄,农民收入仅够自给自足。通过考察,姚庆英发现两河村的土壤、地形适合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杂柑,她便带头种了30亩杂柑,收到成效后,她挨家挨户宣传、引导农户种植杂柑品种“不知火”2000亩。短短几年,两河村柑橘产量和经济效益双双翻倍,村民们挖到了致富的第一桶金。而后,在姚庆英带领下,两河村陆续完成了200亩草莓、1000亩猕猴桃基地建设。

日子越来越好,姚庆英和村班子干劲十足,新点子不断萌发。依托西来古镇旅游资源优势,姚庆英又多方筹资300余万元,打造了集骑游健身、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于一体的西坡果岭。纷至沓来的游客打响了两河村的名气,更促进了生产方式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今年初,利用互联网平台,村里成立了农村电商合作社,为本地农家特产扩大销路。

到2014年底,两河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村”。面对荣誉,姚庆英十分坦然:“当个好干部,自己要去开发致富门路,带领群众一起致富。”

村委会换届 她给侄子投了反对票

村班子有了引领致富的能力,姚庆英又将重点转向村班子治理上,打造出一块群众信任的金字招牌。“村民最关注最重视的,就是公平公正。我公开承诺:绝不优亲厚友、绝不斤斤计较、绝不吃‘欺头\’,绝不让党的富民惠民好政策短斤少两。”

说起容易,做起难。村干部生在当地、长在当地,什么关都好过,人情关最不好过。有一年村委会换届,姚庆英的侄子也被推为村主任候选人。一些党员说:“姚书记,就选你家侄子吧!”姚庆英一估摸,侄子虽有他的长处,但经验、威信都还不足,不能拿两河村的前途做人情,就投了反对票。对此,侄子“记恨”她很久。“通过这些事,干部群众认为我处事公道,说话算话,慢慢信任我、支持我,从而信任和支持村两委工作。”姚庆英说。

村支部书记大到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小到调解邻里纠纷,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精通。姚庆英的拼劲用在了不断学习“充电”上。这些年,她利用集中学习培训、外出考察交流的机会,重点学习了先进地区的致富经验和村务管理方法,在她的带领下,村班子成员成了村里的“百事通”。

支部书记除了要有本事,让群众信服外,心中还要时刻装着群众,把群众当亲人。碰到困难群众,姚庆英就自掏腰包拿出一点钱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谁家有红白喜事,就主动送上一份薄礼,一起吃坝坝宴,喝碗碗酒,联络感情。“十处打锣,九处在”,村民的一句玩笑话,透着对姚庆英工作的肯定。

守护村庄20年 心中有张活“地图”

“一下雨晚上就睡不着,担心村子进水。”姚庆英在下雨的夜里从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两河村处于临溪河和一条小河之间,沿河有170多户、500多人居住。

15年前,这里曾发过一场大水,她对下雨、打雷天就特别敏感。姚庆英心中有一张清晰的“地图”,上面标注着170多户沿河村民的具体位置,谁家有老人和孩子,她都一清二楚。

在遇到艰难险阻时,作为村支书的她,始终冲在第一线,2010年8月19日,凌晨2点,听着外面唰唰的雨声,姚庆英感觉这次雨不同以往,便一下子从床上爬起来。此时村里已经断电,“恐怕要出事!”冒着瓢泼大雨,她到村中查看,发现往日水流平缓的临溪河水变得湍急,河床水位已经升高许多。

“不行,要把人马上转移!”姚庆英果断决定。凌晨2时50分,15名基层党员干部被召集到村委会,18名民兵应急队员全部到位。“分成3队,先转移地势最低的5组、6组、9组,其他组电话通知到每家每户!”不到10分钟,姚庆英就布置妥当。“快起来,来水了!我们马上过来!”在赶往5组组员杜文成家的路上,姚庆英打电话通知他。从睡梦中惊醒的杜文成这才发现,水已经进屋10公分高了。慌乱之时,姚庆英带人赶到了,将老人和孩子接上车,杜文成把500公斤粮食转移到楼上。

新闻推荐

“成新蒲”示范带成效凸显 蒲江寿安成为远郊田园城镇亮点

作为蒲江县东部经济增长极,蒲江寿安采用“产城一体”开发模式整体打造6000亩山水田园镇,获得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先机。而率先发展的家庭农场与“成新蒲”示范带相得益彰,使寿安成为成都市远...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带好致富头 共建小康村的女支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