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5岁的蒲江县老人杨守银订阅华西都市报已经有13年了,每一份报纸都是他的宝贝,从未舍得扔掉。13年订阅的报纸密密麻麻地堆在他家中的楼梯上,每摞报纸堆2米高,现在已有11摞。杨守银对此感到十分自豪:“家中的报纸堆起来有22米高,相当于7层楼。”
杨守银告诉记者,曾经有人想出钱买下杨守银收藏的这些报纸,但是被他一口回绝。“只有我的报纸是保管得最好的,坚决不卖。”杨守银说,只要别人提出要翻看某一天的报纸,他都能一一找出来。
华西都市报让杨守银受益良多。
杨守银是蒲江县某协会的成员,该协会有自己的刊物,他常常投稿。由于经常看华西都市报,杨守银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信息,他的写作水平也与日俱增。
“以前我获得过刊物颁发的三等奖、二等奖,今年我获得了一等奖”。杨守银骄傲地说,这些进步都来自于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看报积累。
杨守银以前是社区居委会主任,现在是村上的基层干部,是“五老调解队”中的成员。杨守银告诉记者,“五老调解队”是由老代表、老教师、老党员、老军人、老干部组成的队伍,专门调解村民之间的纠纷。在调解过程中,杨守银常常会用到自己在报纸上了解的法规政策、相关案例。“比如老年人供养问题,我就会搬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村民讲解其中的相关条款,化解矛盾。”
做了两年的调解工作,杨守银总结了4个工作法则:正己、结论、责任、答案。不久前,工作突出的他被评为“五老调解队”的“先进队员”。杨守银说,这都是因为自己在调解工作中运用了这4个工作法则,才深受村民好评。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元玲
新闻推荐
“法治社区·成都行”大型采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摄影孙培可“法治社区·成都行”采访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依法治社区”将纳入依法治区工作督察考核范围“法律进社区”是依法治省、“六五...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