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是绵延的五面山,近处是缓缓的蒲江河,青山映水,这里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必然选择——在蒲江寿安新城,10万平方米的樱花岛已经成为蒲江远郊型田园城镇样板的标志性生态公园。
如今,跨越奋进中的蒲江寿安镇又多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全国重点镇。作为一个发展基础相对欠缺、人口与面积都相对偏小的镇,靠什么来推动镇域经济的发展?
一如樱花岛的建设,从市政配套,到基础设施,再到产业园区,在市场机制的运作下,寿安镇成长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全国重点镇。
“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绿色低碳、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断完善和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能力,推动经济民生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寿安镇负责人如是说。
□张明海图片由蒲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市场导向
企业成为新城建设主体
在寿安看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最关键在于路径的选择。
而对于寿安这样一个财政“欠发达”的小镇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此方面,寿安选择了市场化方向主导并形成了独特的“寿安模式”。
2010年4月,由青羊工业建设发展公司、蒲江兴蒲公司、成都旭龙投资公司联合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成都青蒲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统筹推进寿安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
总体而言,“寿安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投资和建设均由政府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主;二是由园区招商转变为载体招商;三是由土地招商转变为厂房招商。“以市场化为主导,改变了政府大包大揽的建设模式,也确保了规划与建设的接地气和科学性,避免了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再次腾笼换鸟\’问题。”寿安镇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寿安新城在以市场化为导向中已实现撬动40多个亿的“杠杆效应”。
绿色低碳
发展高端生态工业经济
寿安,同时也是蒲江生态建设的主战场。而地处成都第三圈层、森林覆盖率超过50%的蒲江县,是成都市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
如何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优化自身良好的生态本底、发挥好生态优势?在经济样态的选择上,寿安坚持发展高端生态工业。
对已动工配套项目运用环保低碳技术,拒绝任何污染项目入驻,对企业员工及当地群众开设低碳生活民间大讲堂……寿安,正一点一滴编织绿色生态梦。
而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区的建设,则进一步推动寿安绿色工业的转型升级,这也将成为继太仓“中德产业园”之后,全国又一个国际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园区,形成“东有太仓、西有蒲江”的局面。
总投资3500万欧元的德国博世包装机械制造项目,成为寿安绿色工业的引领标杆。5到8年时间内,寿安将以此为依托,建成西部一流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打造成为成都市生态田园城市样板以及西南地区首个绿色低碳小城镇。
产城一体
打造人居和谐示范之城
产城一体,是寿安新城建设的核心理念。
寿安决策层认为,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难以持续发展,而只有产业没有城市,同样也不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产业支撑上,成都合联新型产业园、蒲东印务创业园业已成型,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呼之欲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区5到8年内完成合作园起步区开发建设1750亩,形成德资独资、合资为主等100余家德资企业聚集,实现产值80亿元以上,税收6亿元以上。
城市建设上,“一心”、“两轴”、“三区”,构成了寿安新城的基本骨架。“一心”即指行政商业文化中心;“两轴”是指历史人文轴线和城市形象轴线;“三区”是指以绿色印务包装产业为主的绿色产业区,以老场镇为核心的活力老城区,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的田园新城区。
根据规划,5年后,寿安新城工业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年税收将超过15亿元、人口将达到8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初步建成“新兴产业之城、山水田园之城、人居和谐之城”。
新闻推荐
11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在成都举行——“2014中德(成都)职业教育对话”。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德国、我国江苏等国家及地区的企业以及教育机构,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新事件:成都...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