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菲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刘芳菲的名字,总不免让人想起这句诗。只是人间百花争妍时,这“芳菲”悄然绽放在乡间。
33岁的刘芳菲,是成都青羊区金沙小学副校长。2012年起,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开启了跨区域学校委托管理的探索实践,青羊区金沙小学启动了为期3年的托管蒲江县金钥匙学校行动。去年,初为人母的刘芳菲,带着奶娃来到蒲江金钥匙学校,出任这所乡村小学的执行校长。一年多来,她成了134个农村娃的“妈妈”。
担心幼子 父母力挺帮忙带
接到调令去蒲江时,刘芳菲有过纠结。“我刚做妈妈不久,当时儿子还在哺乳期,离不得人,但我平时上课,哪有时间管他?这是我最大的顾虑。”同时,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她,能不能胜任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心里也没底”。
让她打消顾虑的,还是父母。“我妈说,没事,我们带娃儿和你一起去。”刘芳菲说,她母亲是退休教师,曾经当过知青,深知优秀教师资源对乡村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她和爸爸一起,带着奶娃娃,和我一起来到了金钥匙小学。”位于蒲江县西来镇敦厚社区的金钥匙小学,离蒲江县城有20公里,“从成都来这里,单程就要3个小时”。
乡下支教 带着学生圆梦想
说起自己的134个孩子,“刘妈妈”如数家珍。
“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比赛,我们的孩子刚拿了二等奖,这是蒲江唯一一支代表队,也是我们四川省三支代表队之一。”
“刘妈妈”的骄傲,在于孩子们的梦想成真。“这里的孩子们相对更内向,我们做心愿征集时,有个叫李雪的小姑娘说想成为一名舞蹈家,我当时蛮感动的,虽然孩子们身在闭塞的乡村,但仍旧有梦,我们请来青羊区少年宫的老师,教孩子们舞蹈,这次比赛的领队就是李雪,她开朗多了,脸上总挂着笑容。”
刘芳菲说,学校里50%都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孩子,更需要关爱。她和几位支教老师,在放学后组织了“留一张小书桌”活动,类似城里的“托管班”。“放学后,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完成作业,还有老师指导,都是全免费的。”
孩子们也没让她失望,现在学生综合质量评估常在蒲江县名列前茅,“孩子们进步,我就开心。”
丰富课堂 村小来了“洋老师”
“我刚来时,没摸清楚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刘芳菲说起一件“囧”事,“为了引入一个课题,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是谁说的吗?以往在城里学生们都是争先恐后地抢答,但当时现场一片沉默,冷场了。”
“好多孩子不是留守儿童,就是贫困家庭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少一些。”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她在金钥匙小学里,首次开设了涵盖体育、艺术、语言近20门的“免费选修课”,还建起了义工社、话剧社、合唱团等学生社团。
去年圣诞节,她还从金沙小学里请来了2名金发碧眼的“洋老师”。“很多孩子都没见过外国人,一下就沸腾了。”她回忆起孩子们的趣事,“一开始还是胆怯,不好意思说英语,等外教上完课后,慢慢活泼大胆了,说‘Bye’、\‘See you again’等等。”
老师的梦想
让134个孩子坐坐旋转木马
“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长处,动手能力特别强,也很勤劳,我们学校不少孩子,虽然年龄不大,做饭、清洁不说,一些农活儿都能做,这和城里不少孩子‘十指不沾阳春水\’不同。”刘芳菲说,只是,环境、教育等资源的缺乏,让孩子们少了许多开阔眼界的机会。“这次去北京参加舞蹈比赛,我们去了20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坐火车、坐电梯,他们很兴奋、很开心,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时,有小姑娘还抹眼泪了。”
在金钥匙小学的日子里,刘芳菲致力于给每个孩子更合适的教育,“不一定能做到,但一定要做”。但目前,她最实际的梦想,就是让她的“134个孩子,能来城里玩一回儿童乐园,游戏和活动是孩子永远的快乐来源,孩子们没玩过乐园项目,我希望他们能坐坐旋转木马等,感受童年的乐趣,留下快乐回忆。”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路延
互动
三十而“礼”为30名教师圆梦
华西传媒集群、华西圆梦基金正在面向全省征集30名老师的梦想,并帮助他们实现。同时,主办方也邀请有爱心的企业、个人,为教师圆梦,向恩师献礼。如果您是四川省范围内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如果您有什么梦想没有实现,都可以拨打教师节30周年特别热线(028)96111,把您的梦想告诉我们,我们将尽力为您圆梦。
新闻推荐
四川天府新区晋升国家级新区,在更大范围内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壁垒。摊开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从新区核心区出发,40分钟内可达成都主城区和彭山、新津县城,60分钟内可达成都北部地区及眉山、邛崃...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