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蒲江新闻 > 正文

各地加大力度整改薄弱环节本报记者刘佳近期针对五乱有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9-25 17:48   https://www.yybnet.net/

——各地加大力度整改薄弱环节

□本报记者 刘佳

近期,针对“五乱”有所反弹的情况,各市州、各部门全力开展“治‘五乱\’,防反弹,迎国庆”活动,对本地、本领域的治理工作开展自查自纠,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通过查找问题和差距,梳理出“五乱”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治理工作的针对性。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仅要打好‘突击战\’,更要注重打好‘持久战\’。”一位乡镇干部表示,“只有坚持‘治管\’并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五乱\’反弹问题。”

自查自纠:治理仍存顽症

记者在基层采访,说起“五乱”反弹问题,不少人都反映存在这样的现状:党委、政府提出治理“五乱”的目标,突击整治垃圾乱扔、摊位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的问题,各地执行有力,也基本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可过不了多久,一些地方又变回老样子,归根结底,一部分人在心里放松了这根“弦”。

自贡、泸州在本次自查阶段,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反思:部分干部群众缺乏长期性认识,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强;有的把环境综合治理与发展、与其他工作对立起来,担心抓环境综合治理会影响发展、影响其他工作,还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唯一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产生了“等、靠、要”的消极工作态度。自贡市治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必须思想先行,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高度重视、自觉投入,大力抓好本行政区域的治理工作。

治理工作发展不平衡,也是各地反映的普遍现象。除重视程度外,眉山治理办认为,还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关,虽然加大了对“五乱”治理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基础建设滞后,中心城区与城郊结合部、重点城镇与一般乡镇、主干线与边远农村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必须加快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市政管网、市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抓好农村生活垃圾设施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切实解决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问题。”

摊位乱摆问题仍普遍存在。有业内人士分析,从1996年农贸市场建管分离至2009年间,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投入新建农贸市场,新建的农贸市场往往是利用边角余料 “捆绑”出来或“挤”出来的,市场功能不到位,导致市场管理混乱,摊位乱摆甚至影响交通。同时,有的城区市场容量不足,且无专门夜市、小商品市场,占道经营、沿街叫卖现象也常能见到。

对此,有专家建议,要理顺农贸市场管理体制,创新市场管理方式,做到市场管理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加大市场建设投入,积极争取市政府每年在土地出让金收益、主副食品调控基金和城市维护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专项用于城乡国有市场开发建设、市场升级改造和市场日常维护管理。

尝试创新:破解治理保持难

每天清晨,蒲江县光明乡韩桥村村民胡良珍都会推着保洁车,挨家挨户收集垃圾,然后在中转站进行分拣。“我做环卫工作2年多,自从实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以来,村里卫生有人管,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也不乱倒垃圾了。”胡良珍说。

像胡良珍这样的保洁员,在光明乡的4个村共有32名。他们担负着每天定时收集垃圾和卫生保洁的职责,成为乡村美容师。而乡里在全省率先探索的以自然堆肥坑代替可降解垃圾池的垃圾处理模式,让保洁员们自豪:“抓好以户为单位的一级分类堆积、村保洁员二级分类收集、乡镇清运人员三级分类运输,每月全乡不可回收垃圾可减少一半。”

“保洁工作苦、累,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最难的环节,可更难的是在保持上。”光明乡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干部赵西林告诉记者,由于不少群众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如何使群众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是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化的一道难题。为将垃圾分类持续下去,光明乡试点“一工两金”制度:农户自愿每年每户派出一名义工从事清扫路面等环境治理一天;群众自愿缴纳自律金和激励金,自律金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费,标准为人均10元/年;激励金即年终根据每月议事会成员对农户检查评比结果发放的奖励金,标准为人均30元/年。“目前看来,老百姓在享受美好环境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到环境综合治理中来,这种机制发挥了很大功效,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治理工作的反弹。”赵西林说。

在此次自查行动中,达州治理办发现,“要我治理”而不是“我要治理”的思想在广大群众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主动参与意愿不强,甚至有人认为,环境综合治理是党委、政府的事情,“群众还未完全改变陈规陋习,极易形成‘治理后回潮,回潮再治理,再治理再回潮\’的尴尬局面。”

事实上,记者也注意到,在群众真正当上环境综合治理“主角”的地方,“五乱”反弹现象很少,“环境美”已成常态。有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卫生评比奖励办法等管理制度;有的地方把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只有让群众真正成为环境综合治理的主人翁,环境卫生意识才能得到增强,整个社会才能呈现出整洁清爽、文明和谐的新气象。

新闻推荐

记者黄泽君第十三届西博会蒲江县集中签约仪

本报讯(记者黄泽君)9月29日,第十三届西博会蒲江县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此轮签约仪式上,蒲江共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56.8亿元。其中,德国博世集团包装技术亚太研发中心项目选址蒲江,这也是博世集团继欧...

蒲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蒲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各地加大力度整改薄弱环节本报记者刘佳近期针对五乱有)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