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蒲江新闻 > 正文

蒲江县法院将巴蜀茶文化巧妙融入纠纷调解中本报记者龙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7-17 18:20   https://www.yybnet.net/

蒲江县法院将巴蜀茶文化巧妙融入纠纷调解中

□本报记者 龙腾飞 文/图

“茶碗盖斜放于茶托上,表示虽是矛盾双方,但彼此尊重;碗盖扣于碗侧,表示同意对方的意见;碗盖扣置于桌面,表示虽没达成一致,但是可以另约时间再谈……”这一系列来自民间的生动“茶语”,如今正被蒲江县法院的调解员们用于工作中。在古色古香、茶香四溢的成都蒲江县人民法院“盖碗茶调解室”中,当事人一边喝茶、一边在轻松的氛围里调解矛盾、打开心结。

这间全国法院系统第一间结合地方传统与调解艺术的盖碗茶调解室,如今已运行一年有余,今年以来,盖碗茶调解室已成功调解纠纷130余件,调解率在95%以上。

大多数的调解室,背墙多张贴着“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等劝解用语,但“盖碗茶调解室”里却不见一字,这里配备了古意盎然的桌椅和茶具,还运用楠竹打造了文化墙,意蕴当事人要“虚怀若谷”,面对纠纷“点点头、弯弯腰、不失气节”。同时,调解室还特别制作了12扇装饰门,意蕴当事人“心有千千结”,法院敞开的大门都能化之于无。“四川自古就有在茶馆喝盖碗茶解决纷争的习惯,加上蒲江本身是茶乡,所以我们建成了这样一个最具地方特色的调解室,利用文化来融洽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古板说教的方式。”调解室的最初创意设计者、立案庭庭长杨锦刚说。

巧用茶语,巧释“心结”。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们将巴蜀茶文化巧妙融入到民间纠纷调解中,12种“茶语”,通过不同的盖碗摆放方式,有理有节地传递着当事人的态度。

蒲江县人吴某至今仍然记得一次 “特殊”的调解经历。去年,吴某在帮助邓某装卸水泥时不慎摔伤,经过多次与邓某商谈赔偿事宜未果,诉至法院。受理此案后,法官将双方约至“盖碗茶调解室”。“每个人面前,摆的是热腾腾的盖碗茶,一边喝茶一边谈,没吵没闹,一个多钟头就把问题解决了。”吴某回忆说。

“虽然面对的都是纠纷矛盾,但至今‘盖碗茶调解室\’没有摔过一杯一盏。”杨锦刚说。

这样的探索在蒲江县法院并不少见——

针对部分当事人带着婴幼儿到法院参加诉讼,孩子不便看管的情况,蒲江法院还建成了设施齐全、服务温馨的“母婴休息、儿童看护室”,这是由蒲江法院的女法官夏青亲自设计和布置的。房间内不仅配备了儿童床、玩具、宝宝餐椅、微波炉、隔尿垫等,还提供牛奶温热、更换尿布、儿童玩耍、专人照顾等贴心服务,让当事人可以安心参与诉讼。

为真正破解“门难进、脸难看”等问题,蒲江法院还精心打造了420平方米的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将114个服务子项整合到六个平台25个窗口,实现“一中心六连台”的集中模式。就是从这里,蒲江法院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从官本走向民本;从后台走向前台;从分散走向集中……用智慧和心血实实在在地诠释着“警民亲”的深刻含义。

新闻推荐

记者黄泽君在国务院举行的全国教师工作暨两

本报讯(记者黄泽君)9月7日,在国务院举行的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蒲江县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是四川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地区。“两基”是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蒲江县法院将巴蜀茶文化巧妙融入纠纷调解中本报记者龙)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