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少城,就是开明进入成都建立的王城。蒋蓝 供图
开明王朝系年。望丛祠供图
郫都区红光镇独柏村出土的战国蜀铭文铜戈。蒋蓝 供图
丛帝鳖灵,一手创立的王朝为什么叫“开明”?为何要迁都?成都之名何来?这些问题,困扰人却很有趣。
□蒋蓝
A
“开明”即“启明”
史载,公元前316年,开明王朝在被秦国灭掉过程当中,王族的一支在王子蜀王泮率领下仓皇南下,抵达了现在越南北部建立了瓯雒国,蜀王泮于是号为安阳王。蒙文通先生在《越史丛考》中指出:“开、安二字音近字通。明、阳二字古音皆在阳部,本常通用。则开明之与安阳,本一词之同音异写,后世不谙其故,遂若为二。”这样一来,情况就变得清晰起来:开明、启明、朱明、昭明等词组的中心是明,也就是阳,开明即是太阳。这也符合古蜀人一直崇尚太阳、光明的泛神崇拜之风。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直径85厘米的“青铜五辐太阳轮”,中部呈半球状突起,周围有5条辐呈放射状,外侧有一圆圈和条辐相连接,这个造型与先民所作崖画中的太阳形状相似,在太阳器上残留着彩绘的痕迹,其用于祭祀的功能明显。这表明,开明王朝,仍然是一个崇尚光与火的族群。
蜀尚王杜尚,也称开明尚,是蜀圣帝的长子。周朝时期古蜀国第十位国君,开明氏蜀国第九代国君。南宋罗泌的《路史·余论》卷一认为:“开明子孙八代都郫,九世至开明尚,始去帝号称王,治成都。”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徙治成都”是五世开明尚时的事,扬雄《蜀王本纪》就明确认为“开明帝下至五代有开明尚,始去帝号,复称王也”,“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究竟是开明五世还是九世移治成都?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直到“蜀陵”的发掘。
冯广宏在《论成都商业街开明氏陵》一书中认为,2000年在商业街58号院“蜀陵”发掘过程里,“应该安排8具大型船棺,方告圆满。由此可见陵墓原葬有8代蜀王,那第八代开明八世的葬具,应当就是这位置特殊、棺木特别的13号特大船棺,亦即‘今王’开明九世的直接上辈,也许即其生父,故规格远胜前代。正因为此棺过分豪华,随葬品一定格外丰富,所以盗墓贼格外垂涎,反而破坏得最为彻底。照此看来,迁都的蜀王可确定为九世。”
这说明,不但是开明王朝的民众集体迁居了,而且连蜀族祖坟也一并迁到了成都。迁都者应是九世开明尚。
B
广都与瞿上、樊乡
在古蜀王朝的广都区域,有两座历史久远的古城,一座史称瞿上,另一座史称樊乡。广都与瞿上、樊乡,都在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广都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明朝杨慎《山海经补注》云:“黑水广都,今之成都也。”
《山海经》提到了一种水鸟——瞿如,外形像野鸭子。瞿字从双目从隹,隹为短尾之鸟,双目则是突出鸟的眼睛。瞿上,应该是大眼睛水鸟麇集的高坡坝子。
尽管任乃强先生提出瞿上城在彭州海窝子,是基于对郫的考证,但更多的学者认为瞿上在成都以南。如《路史前纪》卷四云:“蚕丛纵目,王瞿上。”宋人罗苹注:“瞿上城在今双流县南十八里,县北有瞿上乡。”清朝《四川通志》卷四十九云:“瞿上城在双流县南十八里。”而民国时期双流县学者李澄波实地考查后认为:“瞿上城在今新津县与双流县交界之牧马山蚕丛祠九倒拐一带。”蚕丛祠内蚕丛塑像雄伟,其目纵。乡人至今尤称蚕丛为“蚕丛太子”。
蚕丛为什么定都瞿上?推测起来,那时尚无都江堰,岷江流至川西平原后一无约束,泛滥成灾已是常态。因此治水成了杜宇最为棘手的事情,首先就得选择一个安全的都城。成都平原上牧马山为浅丘,却是平原的腹心地带,定居正是上选。
何为樊乡?成都平原曾是一片水泽连缀而成的汪洋,古蜀人从岷山迁徙而来,先在成都平原周边高地寻找适合居住、生产之地,这从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都区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6座史前遗址群可得到证明。经过不断治水,成都平原逐渐从汪洋泽国变成了陆海,治水成效的显现,蜀人从成都平原周边逐渐向中心迁移,居住方式也随之不断演进。历史学家谭继和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古蜀人经历了巢居(在树上筑巢)——干栏式民居(在木桩或竹桩底架上建筑高出地面的房屋)——楼居的发展历程。”为了防止野兽侵袭,蜀人用竹子在干栏式民居外面筑起篱笆,后来,蜀人的居所进阶到更高级别后,就把樊篱围起来的故乡称为樊乡。
再后来,蜀人的居住方式发展成家家户户竹林茅舍、小桥流水,形成了成都平原独有的生态文化——林盘文化。而川西林盘具有经济、生态与美学等价值,被誉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可谓是成都平原乡村生活的活化石。
C
大水灾与新都城
开明朝自九世开明尚定都于成都凤凰山之南,那里刚好是山地过渡到平原的结合部。为何要开始修筑都城,即今学者所称之为成都的“北少城”?这也是“烧脑”的问题。
“北少城”是王城,周长9里(当时1里约合现在442.5米),四面环以夯筑的城墙。北墙约在今王家塘街一线,东墙约在今白丝街以东一线,南墙约在今骡马市一线,西墙约在今青龙巷口至青龙街西口之间一线。同时,开明王朝在今成都北较场武担山一带修筑了宫殿,以作为统治中心,但建筑今已不存。
开明朝建立了都城,自然会有街道。《华阳国志》称,开明王所迁的目的地为“赤里街”,旧说街在今成都城南一带,就是北接红照壁的南大街。理由在于,古人按照五行学说推测,火色赤,位于南方,所以赤里街应该在城南一带。而要害在于,山川相对封闭、自成文化体系的开明时期,何来黄河地区的五行文化影响到蜀地?这明显是采用现成的文化标签来“倒贴”古人。
这一推论,四川大学任乃强教授并不赞成。他认为赤里当在秦成都城以北,在昭觉寺与四川磨床厂之间的赤土埂,或者平阳山附近的浅丘之间,那一带泥土颜色为赭红,叫作“赤里”,才名副其实。古蜀先民喜欢在台地上生活,因为可以避免洪水侵袭。所以,那里很快形成一条街道,比较热闹。蜀王官室也在这里修建,显然看重这里的安全条件和深厚基础,自然不会选择水泽满地的城南。也就是说,最初的赤里街,位于开明都城内的东北方向。“赤里街”由此成为成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大街。
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古蜀时代曾多次发生洪灾,水灾确实给古代蜀人造成诸多的不便。如《太平御览》卷八八八引《蜀王本纪》说,杜宇时大洪水,直到鳖灵开凿了玉垒山以除水害后,才使“民得陆处”。考古揭示,三星堆古城的湮没就与突发的山洪有着绝大的关系。成都平原上早期城址的遗弃,也大都与水灾有关。还有成都十二桥商周遗址,也因水灾而导致了古建筑群的湮没。显而易见,开明王朝很可能由于大水灾对原先的都城与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才决定在成都建立新的都城。
开明九世对内开展各项改革,也与其逐渐增强的经济实力有关。首先是效仿中原礼制,建立宗庙礼乐。二是开明王朝积极对外扩展、对内改革,建立蜀地农业发展制度。开明王朝政治上对外开疆拓土、对内设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这一系列改革促进了农业文明的高度繁荣。农业文明的繁荣,又为开明王朝开疆拓土提供了持久的人力和物力保证。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迁徙成都开始建城,开明尚做出了一个因势利导的伟大决定。成都则由此而兴盛,随着都城的建立而成了开明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枢纽,成都从此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文明中心。
D
“成都”的含义
成都人往往会面临一个大问题:“成都”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成都之名,历史上首次予以解释的是《太平寰宇记》的作者宋朝人乐史,“成都县,汉旧县也。周太王逾梁山之歧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但是乐史的说法有两个明显的硬伤:第一,“成都”并非汉旧县;第二,《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王“逾梁山”,但并无“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句。
宋人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路郡名”条指出:“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历史学者王文才先生赞同此说,在其《成都城坊考》中“史称: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不过,有现代历史学者认为,“成都”得名是在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之前。“成都”本不是对成都这个城市名称的“发明”,因为远在之前,就存在“成都”这两个字或这个词了。有人甚至认为,“成都”二字是西南民族语“高原人居住的地区”的意思。这至少表明,开明王朝来此定居前,这里已经叫“成都”了。
雅安市荥经县是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1985年出土于荥经县古城村的战国时期的青铜“成都矛”,其蛟部錾刻有“成都”二字,它印证了至少在战国晚期成都的城市称谓就已存在了。同样处于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成都市蒲江县船棺墓葬群,2017年再次发现了镌刻有“成都”铭文的青铜矛,这柄青铜矛与荥经县出土的成都矛外形上颇为相似,“成都”二字均为阴刻铭文。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成都市双流县)迁往成都,才开始构筑城池。显然,“成都”的最初含义,不是“建成的都邑”,而是“终了的都邑”。羊子山土台、十二桥遗址与三星堆第四期文化在年代上大致处于同一时期,都反映出当时古蜀国人的先进文化状况。那时,成都作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城”的历史,已然开始。
新闻推荐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雪颈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问题,又称为颈椎病,患者经常会发生四肢乏力等...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