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机构编制保驾护航。今年以来,成都市郫都区委编办坚持从党政机构改革、产业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街(镇)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力,以廉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加快推动郫都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工作体系。□禾雨,改革创新 激发活力 成都市郫都区以机构编制护航高质量发展。
服务营商环境建设 全面完成党政机构改革
今年是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围绕这一主题,郫都区创新设置特色机构,在全区37个党政机构限额内,因地制宜创新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金融工作局、新经济和科技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等特色机构。同时,认真落实“规定动作”,严格对标设置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17个机构,应对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将政研室调整为区委工作部门,为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对应设置应急管理局,确保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在拟定部门“三定”工作中,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经过调整,郫都区级部门内设机构总额未增加,业务科室数量均未少于本部门内设机构总数的70%。改革后,郫都区处级干部职数减少8.6%;内设机构总数减少5%;科级干部职数减少3.6%。
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郫都区全面完成区档案局等10家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对6家职责萎缩、交叉的事业单位进行了优化调整,对使用“委、办、局”命名的40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更名,完成138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要素规范,共收回事业编制220余名,盘活了事业编制资源,激发了事业单位活力。
行政审批效率提升,也是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郫都区认真做好权责清单工作,及时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动态调整,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制定出台《郫都区行政审批专项会商制度》《郫都区行政审批联合审查制度》,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服务产业功能区建设 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在成都,一场以“产业功能区建设”为主题的变革,正成为经济发展主战场的重要脉络。郫都区委编办持续发力产业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助推产业功能区集群创新、产城融合发展。
采取新组建、独立设置、挂牌等方式,设立川菜、影视、氢能及智能智造产业管理机构。同步制定出台《郫都区产业功能区员额选聘工作总体方案》,建立以员额总控、岗位管理和全员聘用为核心的新型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完成产业功能区“三定”规定、职责任务清单制定工作,按照突出主导产业、扁平化设置的要求,明确产业功能区党工委管委会内设工作部门;产业功能区所在街道重点突出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区平安等五大职责。
此外,当地扎实推进镇(街道)职能转变,结合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深入推进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各镇(街道)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差异化建立健全职责任务清单,下放部分区级管理权限,加强基层审批执法服务,推动服务人员力量下沉,扎实开展“责任甩锅”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成效显著。
服务中心大局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切实加强清理规范,对全区机构设置、领导职数管理、编制管理开展全面梳理和自查自纠,确保改革成效落到实处。加强审核管理,做好机构改革人员转隶工作,目前涉改部门行政人员转隶工作已顺利完成。强化协调配合,做好垂管部门机构编制及人员的上划工作,顺利完成全区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和规划国土管理体制调整改革。做好信息维护,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了郫都区各部门职能清晰、运行顺畅,各项重点工作推动有力。
结合机构改革,郫都区将原部门派驻或设置的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由区纪委监委收回,实行综合派驻,共设2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为郫都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同时,郫都区委编办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健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水平。
新闻推荐
杜宇的影视形象。望帝陵望丛祠在今成都市郫都区,是为了纪念古蜀国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鳖灵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