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四川开展12年
□本报记者 张立峰
“建房坡还在,种地塘依然;寻声林盘里,烟飘话农闲。”7月14日,记者前往郫都区唐元镇长林村,只见石板路在菜园与绿茵间蜿蜓,清溪静静地从村旁流过,极具川西民居风格的独栋小楼依山而建,在楠竹的掩映下格外清幽。而在12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模样:农居多是土坯房,且布局分散、落败,泥土道路坑洼不平,农田零星,土地利用效率低。
是什么改变了昔日乡村脏乱、落后的面貌,又是什么让农村成为城里人寻找乡愁记忆、体验慢生活的理想胜地?7月14日,记者随省国土厅前往成都市郫都区、崇州市、都江堰市等地,寻找美丽乡村蝶变的密码。
激活一个村整合土地释放空间
郫都区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12年前,长林村总面积2299亩,人均占地1.61亩,但宜农地只有1699亩。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农地中沟渠达21条,总占地面积接近40亩。在分散承包的耕地之间,田土坎面积达49亩,39个农家院落占地近358亩,废弃的独立工矿及荒草地77亩,土地利用效率很低。
2006年,改变的时机来临,四川省决定在成都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唐元镇长林村被选为试点村。经过前期反复宣传和认真商讨,长林村人逐渐理解了增减挂钩政策,对其支持率达到了80%以上。
67岁的村民江子通告诉记者,这是他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他回忆道,那时候一家6口人挤在父辈留下的砖瓦房里,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年收入才1万多元;现在不仅住上了两层、总面积180多平方米的新房,土地综合整治后又把自家土地进行了流转,每年光流转收入就有2万多元。
长林村村支书马德如说,增减挂钩政策释放了发展空间,实现了从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转变,长林村成立了各类专业合作社5家,人均收入从之前的4000元上升到2017年的2.3万元。
改变一座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长林村的成功试点,给土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了让土地变资本,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及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008年,成都市农村产权交易所应运而生。“通过增减挂钩可以将整理出的指标拿到农交所挂牌交易,也可以用于抵押融资。”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6月,成都已向村组集体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3.3万本,向农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78万本、林权证64.9万本、集体土地使用证件165.7万本、房屋所有权证157.1万本。(紧转02版)
新闻推荐
■天府早报记者段祯近日,成都暴雨的相关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连从天府广场发掘出土的石犀也没能幸免!昨日,网上流传了着...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