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雪钰) 6月5日至6日,由市工商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旅游局、市商务委、市食药监局组成多个联合执法检查小组,分别对成都市锦江区太古里、青羊区宽窄巷子和杜甫草堂、郫都区三道堰、都江堰市青城后山泰安古镇、双流区黄龙溪古镇、龙泉驿区洛带古镇等主要商圈和景区景点进行两天的集中执法检查。
记者跟随一队联合执法检查小组前往了锦江区太古里、武侯区锦里等地。在锦里一家名为“熊猫乐活”店铺的一个货架上摆放着十多个熊猫毛绒玩具,执法人员发现商品的标签上虽有韩语和英语,但并无中文标识。随即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商家立即下架处理无中文标识的商品,待整改附有中文标识商签后才能上架销售。
据统计,为期两天的集中执法检查中,共检查各类涉旅经营者1200余家,下达《监督意见书》或《责令改正通知书》30余份。执法检查中,执法检查组对经营者存在的未亮照亮证经营、宣传资料含有“打折商品概不退换、最终活动解释权归xxx公司所有”等字样的霸王条款、广告用语中含有“买2得3”促销表述含糊不清,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的内容,以及现制现卖的饮品和食品无外包装标签标识、无“三防”设施设备、未明码标价、计价单位不明确等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了现场责令改正;对存在商品标签标识不规范和“三无”的小商品,执法人员均当场责令经营者进行了下架处理。
“全面排查成都市旅游市场坑蒙拐骗、虚假宣传等违法现象,提高思想认识,对重点案件提办、重办,把旅游市场整治与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结合起来,切实做好涉旅市场整治工作。”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建立完善部门间联动协查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市场监管职能优势和作用,加大对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查处。要健全快速畅通的维权投诉举报渠道,在全市主要商圈、重点景区景点设立游客维权服务中心,为游客和消费者提供咨询、消费纠纷投诉和维权服务。要建立健全“红黑榜”信息公示制度,充分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成都信用网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作用,及时公示、公开涉旅经营者(服务者)违法处罚信息、消费投诉重要信息、典型案例、消费知识等,倒逼经营者和服务者诚实守信,警示不法商家,让违法经营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新闻推荐
成都5月网络理政报告:收到群众诉求2万余件房子、环境污染和买卖东西 占诉求前三甲 住房类诉求接近两成
成都5月网络理政报告:收到群众诉求2万余件住房类诉求接近两成制图/高翔6月7日,成都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公布5...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