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发现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基层乡镇聚落遗址,该遗址堆积丰富、埋藏较浅、保存完好。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现场的发掘负责人杨波介绍,2017年6月至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联合对指路村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的房址、窑址、水井、道路、护城河、排水沟等遗迹,出土了罐、瓮、盆、钵等陶器,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构件,此外还有铜钱、铜镜、竹木器和铅器等各类遗物。尤其罕见地发现了一块刻有“X子乡”字样的双耳罐残片,确切地表明此处遗址在当时是乡一级的基层聚落。
此外,考古工作人员还在一条宽4米的汉代道路附近找到一个盖弓帽,这是汉代“豪华马车”顶部车盖的零件,证明此处遗址在当时是较繁华的一个聚落。杨波告诉记者,从发掘所获资料来看,指路村遗址遗迹十分丰富,是成都平原目前所见保存最好的战国秦汉时期的聚落遗址,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少见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认为,指路村遗址的发现,对认识秦汉时期基层聚落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成都平原由古蜀文明向汉文明的变迁过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夏谕王勇达兴文)近日,大安区“团结镇生姜"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这是该区首个、自贡市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大安区团结镇种植生姜的历史悠久,农技人员...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