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左杉)记者8月11日从郫都区农林局获悉,成都市郫都区将以“水旱轮作与乡村林盘保护”为主题,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
据了解,郫都区,是望丛二帝农耕之地,也是四川省农业发展先行区,近年来开创了全国农家乐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战旗村经验等发展模式。
然而作为这样一个农业发展先行区,却面临着现在发展中的难题:仅有耕地29.84万亩,亩产值1.16万元。同时,位于成都市上风上水区域的郫都区,又是成都市重要的水源地,成都市区90%以上饮用水源来源地。
“作为全省10强县、都江堰精华灌区核心区,有责任率先擦亮农业这块金字招牌。”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都江堰双遗产浇灌下的农业文化遗产,郫都区将积极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从供给侧发力,努力供给有机绿色农产品、创意休闲景观、田园城市形态。
目前,该区已确定近19万亩区域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初步确定三道堰镇、新民场镇、唐元镇共6个村4.69万亩核心区,花园镇、友爱镇、安德镇、唐昌镇、古城镇14.3万亩为精华区的申报思路。该区将首先采用市场化手段对涉及区域内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让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春保证水稻,其余以小麦、油菜、蔬菜进行轮作,打造稻鱼共生、稻油(菜)轮作特色农业主题公园,实施“百千万工程”,构建每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收入的生产体系。
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还将积极恢复灌区渠系,再现灌区水系纵横、田地阡陌的农耕景象;发掘春苔会等农耕文化,建立农耕文明陈列馆等,让川西传统农耕文化成为全区农业旅游的名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立峰)8月8日,记者从省旅发委获悉,在日前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第三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名单中,全国共有40个单位被提名。四川省入选的两家单位均来自成都:洛带古镇文化艺术创客...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