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振杰)记者近日从四川省环保厅获悉,自启动“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工作以来,四川省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积极行动,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坚决打击各类偷排、漏排、破坏环境资源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取缔环境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散乱污”企业。
近日,省环保厅向社会公布了截至目前整治“散乱污”企业工作中的十起环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
该批典型案例分为三类。一是电镀作坊超标排污类,包括成都市郫都区团结镇白马村张道平电镀加工作坊超标排污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成都市双流区彭镇羊坪社区7组18号电镀厂超标排污污染环境案,绵阳市三台县刘书君电镀加工点违法排放污染物案。三个电镀工厂或小作坊排放的废水中锌、镍、铜、铬等污染物各有较严重的超标,四川省环保部门坚决给以打击,三个案子已被依法移送当地公安机关。
二是养殖场违法排污类,包括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强强清真养殖屠宰场私设暗管偷排废水,屠宰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处理后直接排入火星社区排洪河;崇州市隆兴镇高塔村刘加怀养殖场私设暗管排放废水,将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均超过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的养殖粪便,通过预先埋设的暗沟排入千功一支四斗渠。两家养殖场已被依法处理。
三是塑料加工厂环境违法类,包括眉山市青神县罗波乡宝镜村4组废旧塑料厂违法生产排污、彭州市丽春镇代氏塑料加工厂规避监管。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理完丽春镇代氏塑料加工厂违法行为后,彭州市举一反三,对全市34处非法塑料颗粒加工厂实施了关闭,同时各镇切实落实属地管理和网格化环境监管职责,强化监管巡查,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杜绝污染环境。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还包括,成都市温江区伍安海豆腐加工作坊利用渗坑违法排放污染物,需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即投入生产;眉山市东坡区三明编织袋加工厂违法排污;乐山市市中区强平轻质砖厂超标排污。
据介绍,四川针对企业“散乱污”、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地进行严厉打击。目前,乐山正对全市9个“散乱污”行业领域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为期3个月的大排查、大整治;宜宾市已取缔“十五小”企业共计 1396家、土制小作坊468户;成都、眉山、绵阳等地已查处多起环境违法案件,且全省的整治工作还在继续。
在整治“散乱污”企业过程中,四川省环保部门对“散乱污”企业进行严查重处,力求起到打击一个、震慑一方的效果。同时,省环保厅积极推动“三无”企业取缔工作,做到环境监管不留死角、监察执法不留盲区,全力改善环境质量,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延伸阅读>>
四川环保督察“全覆盖”守护环境安全
记者从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从去年6月至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通过对全部21个市州的环境问题深挖细查,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落实生态优先理念,巩固绿色发展成果。
据介绍,这一轮省级环保督察由领导干部带队,发动了20多个省级部门、300多人次参与,到今年3月已覆盖所有市州,并下沉到全省183个县(市、区)中的142个,对1994个点位进行了“重点督察”。过程中,督察组对799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个别谈话,约谈52人,问责184人;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703家,实施行政处罚479起,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行政拘留24人、刑事拘留19人。
通过督察,四川梳理出各类环境问题8924个,其中污染源类问题、基础设施类问题、综合管理类问题分别占问题总数的31%、24%、15%。通过“问题清单”,四川有针对性地建立“整改台账”,确保问题整改对号入座、不留死角。截至6月23日,全省已完成环境问题整改6671个,整改完成率74.8%。
“要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说,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将以环保督察为契机,强化依法行政,层层压实责任,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打造开放合作平台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五届成都农博会4天展期现场成交超8亿元
成都市刚刚召开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