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郫都新闻 > 正文

从供给侧寻变 成都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 写在第五届成都农博会开幕之际

来源:成都日报 2017-06-28 01:13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美丽新农村

再过两天,成都市将迎来成都现代农业一年一度最大的盛事——第五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农博会)将于6月30日——7月2日在成都新会展中心1-5号馆盛大召开,将以“新供给、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搭建农业创新创业交易、农产品出口贸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展示及贸易的平台。

经过短短5年的打造,成都农博会已经成为四川省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和行业关注度最高的综合性农业盛会,并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其竞争“内核”在于成都近年来围绕农业供给侧深化改革,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改革为纲领,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以结构为抓手,成都农产品供给效率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以发展为目标,成都农业“三大体系”逐步完善,力争到2022年,农业、林业两个产业总产值双过千亿元。

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下,成都现代农业肩负着国家使命。按照“一心引领,两区示范,三圈辐射”的思路,成都市正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续写成都农业未来发展新篇章。

【新动能】

先行先试 培养持续发展新动力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6月9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部署推进会在成都市温江区召开。成都农村产权制度“十年改革”的路径和成就,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们纷纷赞叹。

而就在几天后,西南四省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又在成都郫都区召开,来自重庆、云南、西藏、四川的观摩团来到郫都区,认真考察学习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成都试验田”。

像这样的“国家级”会议,在成都一直不断。对应的数据令人惊叹——在全国33项农村改革中,成都市承担的就有13项。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都,从来就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农业农村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动能。

改革的核心是农村产权制度。成都市对未确权到户的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和股份量化,按照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确权赋能”为核心,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目标,开展了覆盖全域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累计颁发各类农村产权证书近900万本,颁证率达到99.5%;共颁发股权证183.86万本,股份量化面达到98%,并建立了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系统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

产权归属逐渐明晰,各项权能不断完善。在成都的“先行先试”中,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被激活,农民有了持续增加的财产性收入,成都农村大地焕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力。截至目前,成都农交所农村产权交易14079宗、累计成交金额达到584亿元;全市土地流转面积477.4万亩,流转率达到59.9%;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金额186亿元;农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25%。

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全新号角下,唯有改革,唯有创新,才不辜负大好的机遇和基础。站在新征程的起点,成都列出了深化改革、突破攻坚的6项改革清单: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进一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逐步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农村土地制度;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股份量化工作,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集体经济发展制度。到2022年,100%的村(组)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0%的村(组)有集体经济收益;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济林木(果)权证制度,强化集体林权权益保护;

深化农田水利综合改革。巩固提升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建成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管理平台,开展产权评估、产权交易、抵押融资等试点;

健全支农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项目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创新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农业农村电商服务“三合一”机制。到2022年,全面建成全域一体的“农贷通”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新供给】

三大体系 助推“量变”到“质变”

瞄准供给侧调结构——

沿着水泥路驶入蒲江县复兴乡,标准化猕猴桃T型架排列得整整齐齐,青翠的藤蔓上,一个个套着纸袋的猕猴桃已有鸡蛋般大小。一片果园里围满了人——村上的职业经理人专门从省农科院请来专家,指导当地农户实施土壤改良,“今年已经是第3年了,土壤品质明显上升。”旁边的水泥路上停满了车,还有一个多月就到成熟期了,采购商们提前赶来看货、订货,“来晚了就抢不到最好的了!”销售商吴泽明告诉笔者,“这批货是供高端超市的,田间价每公斤10元,虽然比其他地方都贵,但最好卖。”

同样是猕猴桃,有的地方几毛钱一公斤还卖不掉,有的地方10元一公斤还要抢,这折射出成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这也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瞄准的方向。”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这是成都市党代会提出的现代农业新目标,也是整个成都农业农村工作的全新体系。瞄准供给侧,成都市将从优化“三大体系”(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供给和农村发展机制,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据介绍,在生产体系上,今年成都将瞄准绿色、有机、高端的目标,重点推进全市100万亩菜粮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高端设施农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同时深入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建设,加快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生产环节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在农业产业体系上,成都市将加速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电商、高科技农业、农产品加工以及休闲观光农业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着力推动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创客小镇,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

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经营体系。在完善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农村科技、金融、人才等全方位保障体系的同时,成都市还大手笔启动了“天府源”市级农业公共品牌建设。按照从田间到餐桌的36道工艺要求,“天府源”成都农产品将从品质管控7大核心关键点着力,从水土环境检测、标准种(养)殖、保鲜贮运、文创包装、电商渠道、线下推广、大数据应用等关键环节入手,构建起与不同产品特点相适应的品牌产品整体品控流程,力争到2020年底,“天府源”公用品牌价值达到50亿元。

【新发展】

三产互动 新农村有了新气象

统筹城乡深入推进——

千亩红提、千亩金银花、千亩荷花……从成都到安仁古镇的快速通道上,市民们总是被崇州桤泉镇群安村余花龙门子所吸引,这本来只是一个充满田园风味的村民聚居地,却被众多慕名而来体验农事,感受乡村气息的市民们变成了一个景点。

这,便是成都“小组微生”新农村建设的神奇魔力。

街安路距大邑安仁仅1公里,6米宽的稻香旅游环线,蜿蜒58公里,串起崇州市10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区,而余花龙门子就在数个荷花田、红提园、油菜花田(水稻田)的环绕之中。按照“小组微生”的模式,这个曾经非常普通的川西小村庄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即“小规模集中”,新村点位规模控制在50户至300户,建设“紧凑型、低楼层、川西式”特色民居,既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又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组团式布局”,新村由几个大小不等、错落有致的组团构成,形成自然有机的布局形态;“微田园设计”,规划出前庭后院,房前屋后因地因时种植,形成“小菜园”“小果园”,既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又体现乡村田园特色;“生态化建设”,保留山体、水体等生态本底,利用大地景观,采用当地树木林竹进行绿化,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乡土文化相融合。

““小组微生”营造出了田园风光,发展乡村旅游,为农民致富增收拓宽了门路。”据群安村支部书记余江涛介绍,现在的群安村,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貌和“耍法”,一年四季以赏花摘果农事体验为主题的乡村特色节庆活动不断,每年带来的游客高达60余万人,年综合旅游收入上亿元。

桤泉镇群安村只是成都市众多幸福美丽新农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都市运用统筹城乡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按照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理念,探索形成了“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体制机制。目前全市已建成形态优美、配套完善、产村相融的“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86个,总投资71亿元,超过2.63万户、约8.4万人入住新居。而“小组微生”也成为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的新载体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得到了农业部的肯定,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4.0版”。

新闻推荐

电子科大与郫都区共建“菁蓉智谷”

6月16日,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和菁蓉逆向创新孵化基地合作协议书。在现有合作基础上,郫都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将紧密合作,加快建设以菁蓉镇为核心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共...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供给侧寻变 成都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 写在第五届成都农博会开幕之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