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起立!老师好!”伴随着班长洪亮的声音,培训班的课程正式开始。200余名学员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不时拿起笔记录下来,有些学员还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找老师答疑解惑……这是5月15日-21日,由中组部、农业部组织的2017年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培训基地的情景。凉山州有15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及经营管理骨干了参加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是按照2017年中央“三农”重点工作部署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工作,聚焦贫困地区产业***和农民创新,以学员观念转变、思路拓展和能力提升为目标,结合培训基地特点和培训主题,邀请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面对面传授实际工作经验,邀请有关专家讲授“三农”政策、产业扶贫、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精神养成、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内容。
来自会东县铁柳镇大柳树村的石榴合作社理事长、种植大户贺国利讲,现在合作社最想解决销售和运输上的问题,这次他有针对性地来听课,感受较深的是课程接地气、很实用。
“通过老师系统的讲解,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经营和管理上也有了新的想法,回去之后也打算大力发展电商。”参加培训的会理县新安乡回龙村的李富平这样说到。年仅27岁的他如今已是冬桃种植大户,他认为在培训班上还可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分享彼此的经验,取长补短,对今后的种植和经营很有帮助。
传统农民注重“低头拉车”,新型农民则应该“抬头看路”,看市场的转型需求,看消费的发展方向。本次培训重在帮助学员转变观念、拓展视野,与市场观念相融合。通过开展培训,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经验的平台,将使学员进一步提升理念,开阔思路,增强能力,成为创业致富的“领路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农村工作的“热心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从而进一步提高凉山州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促进全州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
(姜凌燕)
新闻推荐
两位医生指着光片上的包块问病人:“哪儿来的呢?是甲状腺还是胸腺?”,病人萌萌地答道:“不是的,我是从郫县来的。”17日晚上,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医学生是如何成长为医生的?》的微博,配图是九幅风...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