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家人在商量去哪里吃年夜饭,我又提出去吃鲢鱼宴。
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我当然不存在“回乡”的问题,但我每年对年夜饭的吃法,还是很有讲究的:有时在自家折腾,有时在外面享受。
我之所以提出吃鲢鱼宴,是因为鲢鱼宴所在的成都外西三洞桥畔,承载了我儿时的记忆以及我喜欢的大画家张大千的怀念之情。时光带走了很多东西,我们只好力所能及地寻找一些往事的印痕,尤其是在春节这样的时间节点。
这些年,我们在成都过的春节,至少有五六次都是在三洞桥畔鲢鱼店的桌子上度过的。
鲢鱼宴当然有个店名,出于避免广告之嫌,我将其模糊称为“带江草堂鲢鱼”。这家鲢鱼店很有历史来头,年左右开业,是由郫县邹姓男子开的。这里有一条小溪流水淙淙绕古老的王建墓,滔滔南流,竹林茅舍,景色迷人。
年夜饭成了我“卖弄”历史的场所,尽管妻子经常笑我给孩子们掉书袋。是的,我喜欢跟他们在餐桌上讲一些老掌故。
“九一八”事变前,这个店还是个幺店子,卖些凉粉、凉面等极为普通的小吃,后来又搭棚开设茶馆,兼卖冷啖杯等。抗日战争时期,城里人跑防空警报,这里便成了避难的客居之地。一时热闹至极。这里因河里鲢鱼多,邹老板就地取材,开始烹饪鲢鱼出售。
当时,由于店主的手艺高超,招来了各阶层顾客,生意越做越好。顾客中有位叫陈践石的雅士觉得原店名太俗,便借用杜甫“每日江头带醉归”的诗句,取名为“带江草堂”。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到成都筹备抗日美术展览,成都文化名人、藏书家严谷孙先生在“带江草堂”宴请张大千。以美食家著称的张大千对邹瑞麟的绝活“大蒜烧鲢鱼”赞不绝口。从此“带江草堂”更加名扬巴蜀。年,郭沫若在此品尝鲢鱼时,写下“三洞桥边春水生,带江草堂万花明”的诗句。年,陈毅元帅在“带江草堂”和亲友聚会。品尝之余,他即兴吟诵了“野田观鱼稼,溪边饮酒来”的诗句。
年春节前,我再次来此店寻踪,但见店面以郭沫若的诗句“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作对联悬挂在店堂大门,店内还有不少热爱张大千的文化人留下的墨宝。寻觅店家后院,但见小河流水依旧,河边还多了一座农家乐,我等老友吃罢鲢鱼又在此品茗玩牌。悠游之余,我突发灵感偶成打油句:“谁说前蜀为繁华,我言今朝胜往昔。时逢盛世正当歌,带江草堂好鲢鱼。”
在成都度过的每个春节,我虽然没有什么回不去的乡愁之类的感叹,但也经常在想,年夜饭,是一家人从平日忙碌到过节休假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我们凝聚在喷香鲢鱼上的眼光又穿越时空,回到嬉戏的童年,回到和小伙伴吆喝一声从石桥上噗通跳到河里捉鲢鱼的快乐日子……
新闻推荐
市民游览创智法治公园公园里锻铜铸造的一个“鼎”形雕塑本报记者郝飞文/图地标简介2015年,郫县在原创智公园的基础上改建成的一座独具特色的以法制建设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占地80余亩,总投入17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