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监控食品安全——
“亲,谢谢您对我的关注,我是安全的‘三月瓜\’,我的身份信息如下……”4月11日中午12时,成都大蓉和拉德芳斯店门口矗立了一块食品溯源广告牌,出于好奇,前来就餐的王敏扫了一下广告牌上的二维码,手机立马显示出该餐馆采购的十几种蔬菜信息和菜品,点击自己爱吃的“三月瓜”,便弹出一个检验报告,由此可知这个“三月瓜”的农 残 抑 制 率 为10.3%、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值50%,批发自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陈刚,种瓜人来自牧马山蔬菜种植合作社……
“平台上线才一年,目前成都已有6000多家餐饮单位加入了这一溯源平台,包括大量学校食堂、医院食堂及大型餐饮店等。”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李波透露,这是成都试点推行的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项目“源本生鲜”,项目全国首创采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实现食品安全溯源监管和电子商务经营的无缝衔接。
□本报记者 周伟图据昵图网
直击网络监管“痛点”一个“三月瓜”端上餐桌必须闯“三重关”
“这是我吃得最放心的一顿,要为成都这样的举措点赞!”放下筷子,王敏将“三月瓜”菜品及溯源报告发到了朋友圈,并写了“只有看得清清楚楚,才能吃得放放心心”的文字,赢得了广泛点赞。据与“源本生鲜”合作的多家餐饮单位负责人透露,通过这一模式,其食品安全风险降低了80%,并赢得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点赞。“我们采用B2B模式,即学校、超市、酒店等消费群体通过计算机、手机等终端向溯源平台采购肉类、蔬菜等生鲜食品,并由溯源平台对购买的食品进行快检、配送的O2O(线上线下)电子商务模式。”成都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项目运营商——成都顺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川江透露,这一模式戳中生鲜电商监管“痛点”,实现菜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交易,在“源本生鲜”上销售的农产品都需要经过三重检验才能端上餐桌,“监管部门向合作的近100家供应商配置了快检装备,并对抽检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每天供应商对有需求的每类食品都要进行快检,并将快检结果上传至平台,合格方可进入物流配送,而‘源本生鲜\’平台运营商及监管部门还要对平台食品进行快检和抽检,设置3大关口。”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食药监局工作人员透露。
而据了解,未来该平台还将新增小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监管功能,将政府掌握的食品经营主体数据和日常监管执法奖励等数据与经营诚信数据相关联,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监管新模式。
挖掘生鲜电商“爆点”上线一年平均每天订单超100万元
去年4月正式上线,8月拿到资本融资,10月开始全国布局,全年交易量近3亿元……目前“溯源平台”注册用户已有6000余家,遍及成都主城区和部分县市,对外已发展到重庆、西安、青岛三个城市,每日下单1300余家,单日食材交易额超过100万元,包括成都知名学校、医院及酒店等,“我们完全是为这一项目而生,目前项目已获得了两轮共计4000多万元的资本融资,阿里巴巴一高管也对该项目进行了投资。”刘川江透露。而为推进这一项目,成都市政府和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将该项目作为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电商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创新项目予以扶持,先后补贴500余万元。
为何这一项目能赢得市场和政府的看好呢?刘川江认为,这是因为其项目的创新性及在市场上的广泛前景,“一罐天娇牌郫县豆瓣,我们集体采购成交价为42元,而需求方去拿则要48元,因为量太少。”刘川江举例表示,普通的中小型餐饮一天食材采购量并不多,还要分别到不同几家商铺去采购,在采购时还要与商贩砍价,商贩也不会对餐厅进行整合配送,在这种情况下,“源本生鲜”的服务就解决了餐饮经营者食材配送、价格等痛点,解放了一定的人力,带给用户更多的附加值。“只要交易量累积到一个数量级,我们的议价能力还会加强,该模式的优越性还将进一步彰显。未来我们还考虑建成‘农产品撮合交易平台\’,改变农产品交易模式,助推订单农业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胡敏张明海一年前,坐在过道上看完首场“菁蓉汇”路演的通甲优博CEO徐一丹没有想到,一年后,同样地点,他会站在舞台中央——4月15日,成都举行“创业天府·菁蓉年汇”,表彰过去一年在成都创新创...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