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通过对出土人骨的进一步研究、DNA信息统计和比对,可能解开谜题
■天府早报记者郑其
“高山古城遗址的一系列考古发现,给了我们更多成都平原史前生活画卷的信息。甚至在以后,通过对出土人骨的进一步研究、DNA信息统计和比对,我们极有可能会知道古蜀人究竟来自于哪里,解开谜题。”昨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发布了成都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的一系列考古成果,该遗址出土了目前成都平原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墓地,对于开展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古人种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勘探遗址内外200万平米
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这些文化一脉相承的遗址出土的古蜀国礼器等文物,向人们展示了时代遥远的古蜀国的精致手工和瑰丽想像力。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也让人们各种推测古蜀人祖先来源于何处。有人推测古蜀人在种族上属于蒙古利亚种,也有人认为古蜀人来自于羌族,还有人提出来源于欧罗巴人种……不过,古蜀国的族属来自是哪里至今没有定论,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不过,通过对成都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的一系列考古,古蜀人究竟来源于哪里这个谜题,有望揭开。
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位于大邑县原三岔镇赵庵村古城埂,这座遗址距今大约4500至3700年左右,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与新津宝墩遗址、郫县古城遗址等7处遗址同属于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根据考古人员初步确认,高山古城遗址的城墙修筑时代属于宝墩时期。
从2012年以来,考古队工作人员在遗址内外200万平方米的区域内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了丰富的遗迹现象。目前,已清理了墓葬89座、人祭坑1座,并出土少量随葬品。
研究人骨寻找古蜀人的来源
昨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陈剑介绍,该遗址
发现的墓地是目前成都
平原年代最早、最为完整
的史前墓地。其中,在人祭
坑和人牲坑内各发现骨骸
一副,且保存完好。“在城墙
附近发现的人牲坑里,人骨
保存完好,但扭曲变形严
重,似乎是由于外力绑缚所引起的。其中,人牲坑的骨骸通过初步研究,发现是儿童的骨骸。”陈剑表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有使用儿童进行奠基活动的现象。
陈剑介绍称,在距今约有5000至5500年的茂县营盘山遗址等地此前也先后出土过人骨,通过对人骨进行合作研究,有信息显示其人种为蒙古利亚人种。“考古工作是一项需要很多资料才能进行解题的工作,现在,随着考古证据的增多,我们已经有了多个成都平原史前遗址的人骨出土,通过DNA技术分析和研究比对,极可能会得出古蜀人来源于哪里的这个谜题。”陈剑表示,下一步,将对大邑县高山古城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研究,从中寻找古蜀人来自何方这一答案。
出土3枚4000年前的山核桃
说起核桃,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的人和事便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把胡桃带回中国。胡桃,便是核桃的另一个名称。在昨日的采访中,陈剑表示,在大邑高山古城遗址目前已经出土了3枚核桃楸(即:山核桃)。那么,这个核桃与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核桃有何不同?
据介绍,出土的这3枚山核桃从形状、大小来看,与普通的核桃没有太大差别。出土后,经过保湿处理后,这3枚距今4000多年的山核桃正处于冷冻保存状态中。“核桃有很多种类,我们常说的山核桃属于胡桃科山核桃属,有20多个种,其中有4个原产中国,与张骞带回的是胡桃属于不同种类。”陈剑表示,使用山核桃的随葬习俗目前仅见于成都平原,或许和当时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但具体答案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才能了解。另外,在随葬品中还发现有象牙镯。
陈剑表示,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水稻、粟、黍等植物种属,并发现了大量的斧、刀等石器以及罐、壶等陶器。陈剑表示,该处遗址出土的陶器和器物群数量丰富,种类繁多,为完善宝墩文化的分期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据悉,高山古城遗址入选了2015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新闻推荐
2016“菁蓉小镇”杯成都创客足球赛队员昨正式亮相早报讯(记者郑其)距离2016“菁蓉小镇”杯成都创客足球锦标赛正式比赛还有11天时间,相信除了比赛时的排兵布阵以外,大家最为关心的另一个话题就是比赛...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