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3月8日,郫县安靖蜀绣博物馆。蜀绣大师邬学强端坐绣架前飞针走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头像已呈现出完美的油画效果。“绣了将近两年,《双圣图》终于快完成一面了。”
《双圣图》是由蜀菁馆策划,邬学强担纲刺绣的又一项蜀绣创新作品。在薄如蝉翼的丝绢上,一面绣制油画风格的亚里士多德,一面绣制工笔画风的孔子。中西两大古代先贤,用蜀绣独特的双面异色异形技法完美展现。
创新才能打开高端市场
“亚里士多德已经基本上完工了,只是还需要修修补补。”邬学强边说边往亚里士多德胡须处扎了看似凌乱的几针,一缕大胡子看上去就更加蓬松;而他用白色的线在头像的额头处稍加处理,人物的皮肤肌理就更显自然。“我想要的效果就是,既能让人看出这是蜀绣,同时又和油画、工笔画一样逼真。”
邬学强如此和自己较劲,在于蜀绣的创意和市场一直相当尴尬。“这是因为大多数蜀绣人在蜀绣厂改制以后,还没从工人的角色中转变,不愿意在图案和创意上下工夫。”邬学强说,蜀绣最经典的作品就是《芙蓉鲤鱼》或者《熊猫抱竹》,然而传统图案没有版权保护,再加上几大名绣的针法已经大同小异,谁都能依葫芦画瓢。“只有不断推出有知识产权的创新作品,才能重新吸引关注,打开蜀绣的高端市场。”
2013年,在蜀菁馆馆长钟明的策划下,邬学强带领12位绣娘花了将近一年,绣出了全长6米、宽0.6米的大型蜀绣《交子行市图》。这幅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的绣品,运用了蜀绣的二三十种针法,绣出宋代成都的繁华街景栩栩如生,在第二届蜀绣创意作品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15年,邬学强参与绣制的大型锦绣作品《南方丝路图》,同样在成都国际非遗节上俘获了观众眼球。
工笔画和油画合体“双圣”
邬学强说,相比《交子行市图》和《南方丝路图》的宏大,《双圣图》的亮点除了针法,更在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创意。“蜀绣以前最爱绣的就是动物和花草,风格也以表现工笔画居多。而《双圣图》首次尝试了把工笔画和油画完美合体。”
为了表现出油画粗犷的质感,邬学强选择了乱针绣、车拧针等技法来完成亚里士多德的创作。在此之前,他得从1000多种颜色的丝线中,挑选出三四百种颜色的丝线,然后再用白色的颜料在丝绢上绘出人物轮廓,最后才能穿针走线。为了在绣品中完美表现油画的立体效果和层次感,有的地方必须要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层层覆盖,比如亚里士多德的胡须,最多的地方绣了9层,丝线重复堆出了1毫米左右的厚度。邬学强还大量采用了长短不齐的乱针、一针接一针向外转弯的车拧针,让人物的大胡子生动得恍如要随风颤动。
邬学强透露,即将开工的孔子像,他打算用蜀绣的滚针、长短针等传统针法,来表现工笔画的细腻、平顺和光泽,预计明年就可完工。未来,这幅双面异色异形的创新蜀绣,有望被博物馆收藏。而如此大费周张策划创作《双圣图》,钟明和邬学强都希望借机绣出蜀绣新水平,拓展蜀绣高端收藏品市场。
新闻推荐
国内首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白皮书在川发布本报讯(记者卢薇)3月26日,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宜信普惠在成都共同发布《四川农村金融发展白皮书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调查》。据介绍,这是国内首...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