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权为基础,四川瞄准主攻方向,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一手抓土地流转,一手抓新型农业主体培育。
冬种小麦、夏栽水稻,还有千余亩西瓜和订单泡菜,趁难得的冬闲,乐山首个种植业家庭农场主刘海兵作盘点:3000亩“海滨农场”一年耕耘,换来60多万元的纯收入。
目前,全省已有45万户规模养殖户、5.2万家农民合作社、1.7万个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四川种田新“力量”,共流转耕地1547万亩,土地流转率增至27.7%,崇州“农业共营制”等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在全省遍地开花。
2015年,全省农村改革全面提速。3月,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第一证”在泸县颁出;9月,郫县唐昌镇战旗村一块13.447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落下入市 “第一槌”;全国第二轮农村改革试验区有序推进;30个县试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全省19市、70县同时发力,多层次、功能齐的农村改革体系初步形成,“农字头”改革已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部分事项走在全国前列。
以新村建设为抓手夯实家园升级的“四川载体”
“新村建设,东部看浙江,西部可看四川。”2015年11月19日,在成都启幕的首届中国美丽乡村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说。
让朱启臻点赞的,正是遍布蜀乡的幸福美丽新村。2013年,省委部署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作为“四川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作为蜀乡新村升级版,“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成为新内涵。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明确首要任务:扶贫解困。2015年11月,雷波县渡口乡鹿角湾村90户彝族老乡头一回在彝家新寨里过彝族年。村支书谭培森没想到,新寨首先在这个极贫村实施。省委农工委负责人指出,四川省把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住上好房子”成为扶贫解困目标之首。
巴中市巴州区花溪乡新庙村贫困户李自秋进城跟子女生活,腾出住了大半年的农村廉租房,村上正在评议换谁住。在新庙的144套巴山新居中,预留13套廉租房,仅以每月40元租给贫困户。让贫困户住有所居,农村廉租房这项创新举措,已在全省推开。
不仅聚焦贫困户。今年初,四川省决定,在乌蒙山区3市9个连片扶贫攻坚重点县实施“乌蒙新村”建设,至此,“三大板块”扩容至“四大板块”,与“四大片区”对应。从巴山新居到乌蒙新村,从彝家新寨到藏区新居,新村区域品牌不断叫响。
2015年,全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123个,累计达9199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19.2%。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21日至22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率队来川,先后深入郫县、泸县和宜宾市翠屏区,就农村改革和乡村旅游等三产融合情况进行调研。在郫县,...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