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档案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遗产项目:蜀绣
遗产级别:国家级
蜀绣又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蜀绣工艺历史悠久,其记载最早出于西汉文学家杨雄的《蜀都赋》:“锦布绣望,芒芒兮无幅”,杨并另作有《绣补》诗。宋代历史文献中称蜀绣“穷工极巧”。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蜀绣以其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等独特的风格著称。成都地区因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盛产丝帛,因此蜀绣的制作生产“冠于天下”。2006年5月蜀绣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针续接蜀绣缘
成都的蜀绣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郫县、青羊及金牛区等地,从业人员有二千余人。2015年夏天一个炎热的下午,我来到文殊坊。进入古街上不远处就看到一块写有“梦苑蜀绣”的黑底金字牌匾。门前大厅是展示各式蜀绣作品的商铺;楼上古色古香,陈设雅致,这便是孟德芝工作室以及蜀绣工坊。
蜀绣传承人孟德芝从事蜀绣三十余年,她熟练掌握了蜀绣的全部针法技艺,能刺绣蜀绣的各类产品,尤其擅长蜀绣双面异色绣和双面异形绣。这里陈列了她多年创作蜀绣的得意之作,精品只展不卖。她随和而干练,透露出一缕特有的静气。她笑称:“无论遇到多么烦心的事情,只要在‘绷子\’前坐下来,就心静如水了。多年下来,绣花的工作逐渐成为了一种心灵功课,我很知足。”
生产蜀绣的工具主要是绷子(也称绷架)、针和上千种颜色各异的丝线。绷子有竹制的和木制的,以木制为主。目前,蜀绣实用品以“机绣”为主,“手绣”次之。蜀绣工艺品则基本上是手工刺绣,体现出一股浓郁的手艺味儿。
我问及大门上的匾额“梦苑蜀绣”的来历。她说,“这个‘梦\’,说来真是话长啊。”她递给我一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德芝》的精美画册,她的自序标题就叫《圆梦》。她写道:“听窗外鸟鸣嚶嚶,看庭前春花灿烂,任思绪随意翩飞……盼蜀绣桃李遍天下;盼一生的心血凝结成《蜀绣》一书;盼蜀绣技艺世代相传,传承永远;盼蜀绣事业恢复发展,再创辉煌。‘梦苑\’,‘梦苑\’,梦能圆吗?我想,会的。”
她的名字很凝重,随家族字辈排行而来,颇有“民国范儿”。姓孟,谐音“梦”,看起来,孟德芝真与各式各样的“梦”缘分甚深。孟德芝给我讲述的第一个梦是大学梦,却因为自己的小小疏忽而彻底梦碎了。
1978年,孟德芝在成都6中高中毕业,由于从小喜欢阅读世界名著,她是文科快班学生,学校七十多名考生里只有她和一个同学两人上了录取分数线。那时的高考是先填志愿后考试,考下来后科目分数当然是有高有低,所填的志愿难免错失,结果最后未能录取,大学梦就此破灭。
她性格倔强,没有听从妈妈复读再考的建议。她妈妈在成都市蜀绣厂工作,她由此进厂成为了一名绣工。她拿起绣花针,牵动万千彩色丝线,重新铺排自己的人生。针脚就像岁月的脚步,那个破碎的梦,在一针一线的弥合中,生发出了奇异瑰丽的光彩。她说:“如果当时我填报志愿低一点的话,我的人生多半就与绣花针、与蜀绣无缘了……回首往事,我真的应该感谢命运!”
梦往往都太过美好,但圆梦的过程则充满艰辛。梦只是一种愿景,能否把愿景变为现实,还需要有圆梦的持续行动。孟德芝说:“我的梦更像一张纸上的画稿,尽管美轮美奂,但这不是我创作出来的;当我一点一滴、一针一线把它完美呈现在一面锦缎上,我等于把自己对美、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妙到毫巅,我感到了一种大欢喜……”
刺绣世家的接力梦(采访实录)
蒋蓝:听说你来自刺绣世家,从小深受刺绣熏陶,是吗?
孟德芝:我的外婆唐正英是新都人,从小就以刺绣为生。当年新都乡间绣工用传统工艺绣制出来的日用品,一般都送到成都科甲巷的店铺售卖。妈妈包世群9岁开始跟外婆学绣花,后来嫁到成都,从街道合作社干起,后来成为成都蜀绣厂的高级绣工。在我印象里,妈妈也常常到科甲巷店铺里去接活儿,领回家来刺绣。
当时的民间刺绣品也很注意与时令结合,比如端午节来了,母亲就会制作一些精美的丝线菱角包,很多人购买回家挂在床头;清明节、儿童节来了,又会制作一些丝线缠绕的铜钱鸡毛毽子,很受孩子欢迎;七夕节之前,她又会刺绣出一些“鹊桥相会”题材的面巾、被面、枕套……我是伴随着母亲的绷子长大的,耳濡目染,喜欢上了刺绣。从上小学起,我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穿针引线。由于人太矮小,妈妈在凳子上再加一个小凳子抱我坐上去,我就这样慢慢开始了刺绣。
蒋:进入蜀绣厂,你拜师了吗?
孟:外婆、妈妈算是我刺绣的启蒙老师。进厂正式拜工艺美术大师肖福兴为师。肖老师身材高大,粗手大脚的,我最感惊奇的就是,绣花针在他手里几乎是看不到的。太神奇了,那么小的绣花针在师傅手里得心应手,居然能刺绣出那么精美的作品。是肖师傅的谆谆教诲和倾心的指导,使我在蜀绣艺术人生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不了解蜀绣的人,总是称蜀绣艺人为“绣娘”。实际上在蜀绣历史上,大师多是男性。肖老师一见我开针,就说,看来你有些基础……尽管当绣工了,我还是一副学生打扮,背书包去上班,大家都叫我“孟妹儿”。
蒋:你记忆中当年印象最深的作品是什么?
孟:一次年轻绣工举行作品评比,我得了一等奖,奖金5元。我高兴得很,买瓜子请大家吃。1981年,我作为学员代表参加了蜀绣杰出大师彭永兴和肖福兴领衔绣刺的巨幅双面绣“芙蓉鲤鱼”的刺绣,作为成都市市花“芙蓉”与蜀绣的代表作“鲤鱼”,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这幅绣品宽426.5厘米,高200厘米。在薄如蝉翅的绿色底料上,两组娇艳的芙蓉花随风摇曳,32条红黑鲤鱼在池水中悠闲地畅游。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件精品仍然存列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被蜀绣界引为傲。这件作品成就了一代蜀绣人,也是我刺绣人生的开始。
蒋:当时的蜀绣厂不仅卖产品,而且也作为旅游景点吸引着人们。
孟:蜀绣厂后来搬到草堂东路,由于是花园式的工厂,成都人称之为“三美工厂”:人美、作品美、环境美。全厂三百多人,上下班时只见美女如云,职工引以为荣。厂里也接待外地旅游团参观,经济效益还不错。我后来被选为厂工会主席,在这二十多年里,我逐渐成长为厂里的技术骨干,掌握了蜀绣全部针法技艺,能刺绣各类精品,尤其擅长异色绣、异形绣。1991年我领衔制作了巨幅双面绣“九寨沟熊猫”,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礼品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1992年我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些,既是我外婆的梦,也是我妈妈的梦,当然也是我的梦想,我实现了!
蒋:能不能谈下蜀绣的历史,你见过的蜀绣作品最早是何时?
孟:《史记》中有蜀国和秦国通商的记载,蚕桑织品的出现为刺绣的兴起创造了条件。随着丝织品的出现,民间刺绣日益兴起。春秋时蜀人已将刺绣用于服饰,发展到秦汉时期已具有一定技艺。文学家杨雄曾在《蜀都赋》中,高度赞扬蜀地刺绣的精湛技艺,蜀绣之说就源于此。可见当时成都“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场面。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载蜀地有绣的文献。我见到的蜀绣作品里,晚清、民国时期的绣品印象很深。蜀绣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坏,古代作品上的丝线颜色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一种淡淡的褪色,就像时光的痕迹。
蒋: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盖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你从艺三十多年,最困难的是什么?
孟:我觉得最困难的是开始掌握双面异形绣的技术。薄如蝉翼的纱上刺绣龙、凤,稍不注意就伤到手指,这还不说,而且还容易弄脏作品……蜀绣中的双面异色异形绣,堪称蜀绣的绝活。要掌握这项技法,必须基本功扎实,掌握针法多,手法好,要有对色彩的感悟和把握。既要传承传统针法,又要创新现代针法;既要擅长飞禽走兽,又要擅长各类人物。将这些技法融会贯通,才能绣好一幅双面异色异形作品。除了须有刺绣的天赋外,没有十年尽心尽力的扎实积淀,是不可能做到的。
蒋:你曾提到,2005年是你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
孟:当年成都蜀绣厂改制,全厂职工买断工龄下岗,各奔东西,很多绣工另谋职业,脱离了蜀绣行业。蜀绣进人了发展的低谷期。我老公也下岗了,儿子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需要学费啊,还要自己要买社保……买断工龄的几万元钱杯水车薪。我当时就想,我有刺绣技艺,天干饿不死手艺人。
当时在成都市抚琴东北路8平方米的一间铺子里,老厂长高德华借给我一千多元交了半年房租,我开始了创业。我收录了两名学生,同时开始做绣品。那年冬天的成都,天气特别冷,我和学员头包围巾,脚踏电热垫,坚持刺绣作品;我一有机会就骑车四处联系业务。应该说,我一生里遇到危机时,总会出现奇迹。除了原单位的同事伸出援手订制我的作品之外,接到的第一笔大订单,就是绣制几百件“金沙神鸟”。为了宣传蜀绣,我随成都民间艺人们到龙泉山等地表演刺绣,自行车驮着绷子走山路;为了节省费用,姐妹们轮流做饭,凑钱度过下岗后的第一个春节。
蒋:当时媒体也报道了你的事迹。
孟:金牛区委、区政府的领导看了报道,开始关心我。2006年黄忠社区服务中心免费为我们提供了两间工作室,创立了“绣工培训基地”,并提供7万元的创业基金,协助建立了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后来中房集团成都公司的领导在文殊坊“民间工艺品主题街”开街时,出资帮助我建立了“梦苑蜀绣”精品商场。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成长为蜀绣界的品牌企业。9年多来,公司现有黄忠社区服务中心、文殊坊、都江堰、绵竹4个培训基地;有70多名专兼职员工,其中绣工50多名,基本上建成了集创作、教学、生产、经营蜀绣工艺品为一体的经济实体,走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中恢复和发展蜀绣事业的新路子。成都市妇联将我自主创业的经验加以推广,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创立了“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模式,探索蜀绣的产业化发展,带动了数千农村妇女、下岗女工、待业青年从事蜀绣生产。第四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该模式被誉为“生产性保护非遗项目”的成功经验。
蒋:你的作品获奖无数,请讲述其中最难忘的作品。
孟:2006年我得知,全新打造的文殊坊决定在10月1日开街。4月份开发商邀请我带领绣工在一间巨大的玻璃房子里,向市民展示、推广蜀绣。这是面积达55平米的巨幅“老成都地图”,要求在半年时间内完成。 2006年4月,我带领16名绣工开始每天分两班工作,每天来参观、拍照、录像的人络绎不绝,半年时间内参观者上百万人,极大地提高了蜀绣的知名度。这一巨作完成,创造了题材最新、面积最大、绷架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蜀绣四个第一。
蒋:你主创和创造了许多蜀绣题材,有没有十分特别的?
孟:花鸟、芙蓉、鱼、人物、书法,在我三十多的蜀绣刺绣生涯里太多了,但绣国旗还是第一次。2009年9月初,我就开始领衔绣制五星红旗,最后终于在当年10月1日前,在金沙博物馆举行的庆祝活动现场收针并展出,献给新中国60岁生日。这幅特殊的国旗收藏在金沙博物馆。
蒋:2012年,你被国家工信部、文化部、人社部等部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就在这前后,你接手了一个富有深意的作品……
孟:是的。2012年年初,人民大会堂确定在人大常委会大厅的过道墙壁上镶嵌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的刺绣作品。在蜀绣、苏绣、湘绣和粤绣四大名绣中挑选优秀制作团队来创作这一组作品。我带领的蜀绣团队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按照人民大会堂的要求,蜀绣负责“秋天”这一主题的刺绣,要将一幅秋意盎然的高原雪山摄影作品《高原秋色》用蜀绣表现出来,艺术要求相当高。可以说是要用针线“画”一幅油画作品。
为了尽可能绣出同原作一样的色彩效果,我专门到苏州去购买了1000多种色彩的蚕丝。由于作品的色彩很丰富,很多颜色杂驳在一起产生色差,配色十分困难。我和成员们只好先做一些配色的实验,然后再绣制。最后,我们决定采取乱针绣和蜀绣传统平针绣结合的手法。蜀绣一般不采用乱针绣,大量采用乱针绣给刺绣增添了很多难度。作品于7月中旬必须送往北京,由于时间太紧,工艺要求高,从4月4日开始,我和30多位绣女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甚至还采取三班倒的方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幅作品后来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美术界的好评,我感到这也是蜀绣的艺术魅力。三十多年来,我从一个绣工成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有幸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蜀绣制作,这也是命运和蜀绣对我的厚爱。
新闻推荐
播种、喷洒农药、航拍、探路……原本不太为人所知的无人机,最近却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活跃在各种生产生活领域。就连今年的春晚都有它的身影:29架身披金猴装的无人机,为孙楠进行了伴舞。5月2...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