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经接近尾声,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各项攻坚克难的工作却还在继续。
这一年,国土资源系统啃下了哪些“硬骨头”?又打赢了哪些硬仗?我们不妨从国土资源系统的“1+1+1”来聊聊。
1个 关 键
提升要素保障稳增长
点击:
今年,四川省争取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2万余公顷,比上年增加近2000公顷。截至11月底,审核建设用地912件,批准2.67万公顷,供应土地3.8万公顷,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及时落地。
全景:
稳增长的关键就是保障重大和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为此,省国土资源厅明确,积极支持500个省重点项目、50个省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并且单列计划用地指标1220公顷,保障天府新区建设。”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支持“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和“百镇建设行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做到应保尽保。
此外,持续推动矿业经济发展。在深入推进地质找矿战略行动,页岩气、锂辉石、铀矿、石墨等矿种勘探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做好矿业权审批登记出让服务工作。今年,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785个,批准探矿权转让18个,审批延续、变更、新立采矿权303个。招拍挂出让采矿权194宗,价款2.7亿元,探矿权成交30宗,金额1.59亿元。“在矿产资源管理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让矿产资源得到更为高效地利用,从而提升国土资源要素的保障作用。”省国土资源厅相关处负责人说。“总之,要把省国土资源厅此前出台的16条稳增长措施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保障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矿产资源保障水平,全力服务全省稳增长大局。”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说。
1个 纪 录
因地灾死亡人数创新低
点击:
今年以来,全省已完成96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搬迁安置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17366户。汛期成功避险50起,避免了3515人因灾伤亡。全省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3人,创历史新低。
全景:
地灾防治从来都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生命工程”。今年伊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全力推进地灾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希望以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来应对每年汛期都来势凶猛的地质灾害。
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仅今年,四川省就筹措专职监测补助资金9800余万元,对3.2万多处省级专职监测隐患点给予补助,实现了专职监测体系的全省覆盖,强化了专职监测体系建设机制。其次,强化了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气象局、省电视台共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目前已发布3级及以上预警142次。同时强化了主动预防避让机制。突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人口密集区等重点防范区域,对已查明隐患点逐点划定危险区,编制防灾预案,公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避灾场所等。最后,强化汛期驻守督导机制,调集31家专业地勘单位的553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34支汛期应急工作组,驻守各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督导及应急抢险工作。
今年四川省创造的地灾防治新纪录表明,这套严密高效的防灾体系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国土资源系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扶贫攻坚要素保障、***、对口帮扶等一系列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今年9月,省国土资源厅出台支持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十条措施,从政策、项目投资等层面明确支持贫困地区的系列措施。今年,省国土资源厅为“四大片区”共安排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180个,建设规模212.89万亩。
1个 突 破
改革创新全面开花
点击:
截至12月1日,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均已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能机构整合。全省累计批复增减挂钩试点项目1257个73.58万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总规模达12万亩……
全景:
“成交!”9月7日10时40分,郫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槌音落定,郫县唐昌镇战旗村一宗面积为13.447亩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每亩52.5万元的价格由四川迈高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竞得。四川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成功出让,标志着四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全省各项国土资源领域的改革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以全面深化改革来强化国土资源的保障能力。目前,全省市、县两级已全部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改革也在持续深化中。截至今年,全省共批复增减挂钩试点项目1257个、73.58万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总规模达12万亩。“水库水面”用地和采矿用地方式改革也在积极探索中。
同时,深化全省国土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已经全面清理拟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转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
但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的改革创新仍需进一步突破。“国土资源领域的改革任务繁重,涉及面广,社会期望值高,必须全面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用地用矿方式改革等多方面取得突破,依靠改革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模式,提升国土资源要素保障能力。”杨冬生表示。
□本报记者 赵若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明海文/图刚刚从北京举办的“2015爱故乡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领回奖牌,郫县人吴国先还没来得及从领奖的兴奋中缓过劲,就又面临搬“家”的抉择。所谓的“家”,是他在郫县红光镇宋家...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