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郫都新闻 > 正文

专家详解新版总规刷新成都

来源:成都日报 2015-12-08 21:50   https://www.yybnet.net/

城市定位明显提高

成都新的发展定位已经跳出四川省和西南地区发展范畴,具备在西部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重大发展作用。

城市规划区域扩大

新总规城市规划区范围整体空间区域调整不多,但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却有着天壤之别。

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新总规要求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用疏堵结合的方式促进中心城区的良性发展,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对天府新区高要求

从“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转身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标志着天府新区开放平台重要性得到很大提升,开放的程度和要求更高。

2015年11月26日,国务院批复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这对成都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具有怎样的意义?又将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新版总规里的关键词

【关键词:格局】

●“一区双核六走廊”空间新格局

“一区”指规划区,面积3753平方公里,涵盖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9区,双流、郫县2县以及新津普兴、金华两镇行政辖区范围。“双核”指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六走廊”是指成(都)温(江)邛(崃)、成(都)灌(都江堰)、成(都)青(白江)金(堂)、成(都)龙(泉驿)、成(都)新(津)、成(都)华(阳)发展走廊。

●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城镇体系

除了中心城区这一特大中心城市外,成都还将构建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68个特色镇,形成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关键词:生态】

●“两环两山,两网六片”总体生态保护格局

要保护生态用地约133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区和第二绕城高速路两侧各不少于500米生态隔离带构成的“两环”,面积达4477平方公里的龙门山和龙泉山“两山”生态保护区,由市域水网和绿道网构成的“两网”,以及防止城市粘连发展的“六片”生态隔离区。

●建构“三圈七片、七河多园”绿地和河网水系布局

“三圈”为府南河环城公园及三环路、绕城高速两侧绿地。“七片”为三环路与绕城高速之间7片楔状绿地。“七河”指在中心城区以内的锦江(府河、南河)、沙河、江安河、清水河、摸底河、东风渠及毗河等7条河流水系。“多园”主要包括人民公园、塔子山公园、凤凰山公园、成都市动物园、高威体育公园、金沙遗址公园、武侯祠、文殊院、杜甫草堂等多处城市公园。

【关键词:交通】

●形成“一市两机场”的航空格局

●市域范围“五环二十四射”高快速路网

●中心城区“三环十七射”高快速路网

●“环加放射”11条城市轨道线路

【关键词:天府新区】

●形成“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结构

“一带”是指居中的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两翼”是指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一城”指的是天府新城。“六区”则是指依据主导产业和生态隔离划定的6个产城一体的功能区,包括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成都部分)、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成都部分)以及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成都部分)。

城市定位明显提高

出场专家

尹强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成都总规项目负责人

顾京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成都总规主创规划师

据介绍,上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准于1999年,至今已历时16年之久,其间成都以及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经历很大变化。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故编制了成都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

此次国务院批准的本版总规,成都的城市性质是“四川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上版总规城市性质为“四川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专家表示,从前后总规对比可以发现,成都新的发展定位已经跳出四川省和西南地区发展范畴,具备在西部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重大发展作用。原有的“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被“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所取代,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已上升至国家功能层面予以明确,“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表述强调了成都在西部区域整体层面的引领作用和功能影响的方方面面,城市职能中提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信息枢纽;国家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等,更加细化了要素层面的全面表述。

新版总规的城市性质,是对成都在西部地区乃至国家战略层面发挥作用的全面肯定和对未来发展预期的明显提升,专家普遍认为,这一定位是基于近年来国家整体发展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全面考量。

从新版总规的城市性质以及职能可以看出,除了必要的省会、历史文化名城以及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等区域空间范畴下的作用,新总规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金融中心、科技中心、信息枢纽、旅游等高端功能,在制定的发展目标中明确了“建设成为以现代高端产业为主导,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说明成都从自身条件出发,深入落实了国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及“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发展思路,体现了成都转型发展的路径、意义和决心。

城市规划区域扩大

新总规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9区,双流、郫县2县以及新津县普兴、金华两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为3753平方公里。表面看来,新版规划区面积仅比上版总规3260平方公里的范围大了493平方公里,整体空间区域调整不多,但对比两个时期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却有着天壤之别。上版总规编制时期中心城区周边城镇多以县城和独立城镇的形态存在,随着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周边城镇发展日新月异,大部分已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明显加强,随着天府新区范围的划定和规划的形成,规划区全面统筹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城乡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更加紧迫。

专家表示,国务院批复中特别强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在统筹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中心城区转型提升和功能疏解、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也说明了城市规划区范围扩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据专家介绍,成都中心城区这十多年来一直面临着规模快速增加的压力,尽管制定了建设天府新区的发展战略,促进了人口和功能的疏解,但建设用地在上版总规批准的1999年即已突破了规划2020年248平方公里的规模限制,人口规模也已翻倍,单中心摊大饼式的发展必然面对由此带来的潜在矛盾和突出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人居环境恶化等。

从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一系列发展方针可以看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城镇化。对成都来讲,一方面,平原物华天宝,沃野千里,宝贵的耕地资源必须得到珍惜和保护;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严格控制住城市的无序扩张,避免成都大城市病的产生。新总规还要求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用疏堵结合的方式促进中心城区的良性发展,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新版总规规划市域形成“一区双核六走廊”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城镇空间格局,双核分别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确定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2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36平方公里以内,通过城市开发边界和环城生态区的划定限定了城市发展空间,可以适度疏解中心城区功能,保障了走内涵、集约发展道路,推进了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和集约发展。

对天府新区高要求

据介绍,这次新版总规的范围包括了天府新区成都部分,含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共计1293平方公里。明确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定位。与原先天府新区的定位对比,核心变化是从“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转身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标志着天府新区开放平台重要性得到很大提升,开放的程度和要求更高;此外,规划更加强调了宜业宜商宜居、高端产业集聚和统筹发展等。

新版总规突出“四管”

出场专家

曾九利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表示,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类似于“城市宪法”,是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纲。新版成都总体规划在上版基础上,结合中央的新精神、住建部新要求和成都发展实际,进行了探索创新,重点突出管方向、管格局、管边界、管标准,以突显战略性、强化结构性、树立权威性。

●管方向——主要指制定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指导城市发展。

新版总规明确了城市发展目标,即“建设成为以现代高端产业为主导,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为实现这一目标,确定了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空间优化、产业转型、枢纽强化、文化引领七个方面的策略,指导城市发展。

●管格局——要确定城乡发展的总体格局,体现一张蓝图管到底,避免实施走样。

首先确定生态格局。市域内保护“山、水、田、林”自然生态本底。划定生态隔离区和生态保护区,严格保护生态资源,防止城镇连片发展。构建“两环两山,两网六片”的总体生态保护体系。中心城区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形成“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的生态绿地系统。建构“三圈七片、七河多园”的绿地和河网水系布局。并通过生态廊道、绿道串联中心城区与市域生态功能区,形成“城绿相融”的格局。

第二是确定空间格局。市域层面,大城小镇应协调发展,空间形态应呈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新版总规确定了由1个特大中心城市、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68个特色镇构成的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中心城区为扇叶式布局,并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在三环外建设副中心。建设历史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城市功能现代、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总体形态。

●管边界——强化总规的刚性,确定禁建区、限建区,以及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线。

如禁建区包括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等。禁建区内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性建设,现状与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应择期搬迁。

●管标准——统筹各项规划建设标准,覆盖城乡,多规协调。

在市域层面,新版总规明确了城镇体系中不同层次的建设标准,按照中心城区、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特色镇、农村新型社区6个层次进行标准化配置,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网络化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体系。

在中心城区层面,首次将中心城区划分为71个控制单元,对各控制单元内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配套标准和公园绿地指标进行明确并严格控制,体现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保障中心城区按照“四态合一”的理念,强功能、优品质,彰显生态和文化特色。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袁弘 采写

新闻推荐

607亿元 郫县豆瓣跻身中国品牌价值榜 列“加工食品类地理标志产品”全国第一

本报讯(杜敬秋记者刘浏)被誉为“川菜之魂”的郫县区域公共品牌“郫县豆瓣”再放异彩。昨日,记者从郫县市场监管局获悉,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联合...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专家详解新版总规刷新成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