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郫都新闻 > 正文

三大产业互动 激活第六产业我市花木种植户跳出单纯的种树卖树传统思维,寻找新商机

来源:成都日报 2015-12-20 21:36   https://www.yybnet.net/

价值链

去年成都旅游1.8亿人次中,有8900万人次是本地周边游、乡村游,总数占了50%。

产业链

赏花基地建设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开展花卉、水果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具体部署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着力打造赏花经济,实现三次产业联动发展,以赏花基地为抓手,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将基地变景区,配套新农村建设,可以涵盖更多的农业资源。下一步,将在赏花基地建设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比如,将积极开展花卉、水果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积极开发与花相关的纪念品,以景点景区作为摄影、影视基地等。而成都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成都旅游1.8亿人次中,有8900万人次是本地周边游、乡村游,总数占了50%。这也为花木产业向乡村旅游产业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上个月举行的四川省农博会上,温江桂花种植大户祝鸣川带来了自己生产的桂花酒、桂花红糖、桂花绿茶等产品,受到与会客商的追捧。有“西南桂花王”之称的祝家,在温江、郫县、双流、崇州等地种植桂花1200余亩,但将桂花转化为产品,这还是刚刚开头。“苗木市场不景气,对种植户来说,这正是一个转型升级的契机。”祝鸣川说。

根据四川省花卉协会的数据,成都市集中种植绿化苗木的前四名区(市)县分别是:温江,20万亩;郫县,10万亩;都江堰,10万亩;崇州,10万亩。近两年来,市场下滑已是广大花农共同面临的困境,记者走访了若干区(市)县后发现,有头脑的花木种植户已开始从单纯的种树卖树的传统思维方式中跳了出来,背靠大树转换发展思路,寻找新的商机。

动起“花脑筋” 延伸产业链

今年27岁的祝鸣川刚从父亲手里接下公司时,苗木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路。好在这个年轻人思维新、脑子活,从今年起,他与不同的农产品生产商合作开发桂花衍生产品,从卖树走向卖产品。

祝鸣川桂花基地的核心地带都是树龄20-50年的高大桂花树。过去桂花盛开时,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而今年,祝鸣川雇人将桂花都收集起来烘干。9月在这片桂花林里还举办过一场PARTY,祝鸣川邀请了若干好友,来此品鉴各种桂花产品,再辅以古筝、书画等艺术欣赏。“过去这里就是一个纯粹的苗圃,现在我想把它打造成一个桂花产品的体验中心。”祝鸣川讲道。

昔日的“桂花王”只靠种树卖树,一年的销售收入保守讲也有2000万元。但今年已快结束,祝鸣川的销售收入才只有500万元。“基本上刚够公司今年的开支,包括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有点捉襟见肘。”小祝笑了笑,像是在自嘲。但说起新开发的桂花产品,他马上又恢复了自信。

“我们的桂花红糖尤其受欢迎,朋友圈里都非常喜欢,都说有点像巧克力,冲成水后有桂花的香味。”目前祝鸣川开发的产品还在内测阶段,要到明年4月才能拿到上市销售的执照,但在他的朋友圈里,桂花产品已经受到了追捧。一位朋友用他这里的桂花干花自己制作了桂花糖和香薰,给了小祝不少灵感。目前他正在准备和温江一家米酒厂合作开发桂花米酒,跟蒲江一家米花糖企业合作开发桂花酥,同时加紧打造体验中心。“到明年9月桂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体验中心就肯定能成形了。”

说起从卖树到卖花的转型,记者发现,崇州的樱花产业已经转型好几年了。崇州市三郎镇规模种植樱花,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格全,共有40余个品种。三郎镇茶园村村主任田凤林介绍,茶园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着樱花种苗,80%的村民加入了樱花专业合作社。过去,合作社主要进行樱花种苗销售,生意也曾十分红火。但因为近年来苗木市场不景气,合作社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已经与日本的商家签订合作协议出售樱花。每年盛花期,合作社便组织村民采摘樱花。三郎镇每年出售的樱花就有4吨-5吨,农户通过卖花普遍增收500元-1000元。

记者了解到,从三郎镇收购的樱花用作原料出口日本后,用途主要有提香、泡茶、泡澡、做糕点、做酱等。“可惜的是,我们自己还不具备对樱花进行深加工的技术,目前来说只有为他人提供原料,产生的附加值有限。”田凤林末了又加上一句,“希望这一局面将来能够有所改变。”

苗圃变景区 发展乡村游

除了卖花,一些苗木种植户也在尝试其他方向的转型,比如旅游产业。

在郫县友爱镇,一家棕榈树种植园把自己打造成了房车露营地。按营地负责人石忠华的说法,公司之前在成都、重庆、广东等地拥有1400多亩苗木基地,高峰时仅成都基地年销售额就能达到2500万元,但2014年却下降到了600万元。由于行情低迷,公司不得不另寻出路,投入了近2000万元将棕榈园改造成了房车露营地。据了解,今年9月房车营地正式运营以来,30多台房车每到周末都供不应求,接下来还将开发二期营地,公司也将从园林公司完全变成旅游公司。石忠华坦承,这样的转型投入很高,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总不能坐以待毙嘛,努力转型还可能有希望,不转的话,过去的投入就全赔了。”

从卖苗木到卖景观,还有温江寿安天星村打造的植物编艺公园。记者在天星村13组编艺公园核心区看到,树木掩映中,道路、沟渠都十分整洁,最吸引人的是,地里排列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编艺作品,有花瓶、亭子、中国结,还有各种动物,十分有趣。据了解,这些作品是由紫薇编制而成。将原来的普通紫薇苗编织成形后,原来仅仅价值几十元的树苗,就可以卖到几百、数千元不等,且销路很好。

“苗子卖不动,又不能挖来吃。这种情况下,政府一引导,农户自己就积极主动地发展编艺产业了。”据寿安镇副镇长、挂职天星村第一书记的黄伟介绍,镇、村两级还筹资对院落环境进行了提升,将编艺基地变成了公园,又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并专门请来旅行社为其包装策划,推出了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编艺作品,这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带着孩子前往游玩,编艺公园已小有名气。

打算朝乡村旅游转型的,还有都江堰安龙镇的盆景产业。今年年初海棠盛开之际,安龙镇海棠公园、川派盆景公园正式与游客见面。当地政府利用农户多年来从事海棠种植、盆景制作的根底,将其集中连片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公园,并发动群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据介绍他们举办的乡村旅游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使原来单纯从事花卉产业的农户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本报记者 李娟

新闻名词

第六产业

所谓“第六产业”,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发展,并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第六产业”(即“1+2+3”等于6,“1×2×3”也等于6)创新发展,带动农产品的深加工、观光旅游等服务业形态。比起单一的某个产业,“第六产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新闻推荐

新年游郫县复得返自然 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2016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三天的元旦小长假怎么安排?来郫县吧,位于三道堰镇的青杠树村,刚刚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这个被誉为“世外桃源”的村庄,美得令人心醉。还是在三道堰镇,沙西线旁,由法国设计...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大产业互动 激活第六产业我市花木种植户跳出单纯的种树卖树传统思维,寻找新商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