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市首条有轨电车示范线——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开工,预计2018年完工通车。明年下半年,还计划启动都江堰有轨电车的建设。昨天9点半,记者来到郫温路,发现道路中间和两侧都有围挡。“我们采取的是中央布线的形式,所以需要对道路进行拓宽和管线迁改。”成都现代有轨电车公司总经理朱俊平介绍道。昨天上午,郫温路还进行了属于前期工程内容之一的行道树移栽。
【项目一览】
规划线路走向为西客站-西站一路-规划成黄路-IT大道-天润路-合作路-天映路-IT大道-南北大道-静园东路-德富大道-红展东路-郫温路-何公路-望丛中路-望丛西路-梨园路-横河路-郫县西站
线路全长27.17公里
开通初期站27座
近远期设站33座
平均站间距开通年为1.04公里
近远期为0.85公里
规划线路走向为新业路-天河路-犀安路-校园路-犀团路-港通北三路-广场路-港泰大道-红光站
线路全长11.87公里
开通年设站13座
近远期无预留站
平均站间距0.91公里
载客量:常规公交的4-5倍
据成都地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波介绍,目前,成都已有较为成熟的常规公交客运体系和正快速织密的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而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运量公交网络尚有待完善。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中运量公交系统的典型代表,以电驱动,近乎于零排放,且噪音小;建设成本低、周期短,综合造价每公里约为1.5亿元,约为地铁的1/3至1/5,建设周期约为地铁的1/2;车辆遵循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灵活地增加列车的编组数量,以增加载客量,载客量可达到地面常规公交的4-5倍。
据悉,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总投资约54.58亿元,计划采用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投融资模式。
“Y”形布局:开通即成网
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呈“Y”形布局,起于西客站,终于郫县西站和红光站,全长39.04公里。其中,高架段约0.9公里,占2.3%;地面线约38.1公里,占97.7%;开通初期设站40座,近远期46座。据悉,该线路是成都首个“一起点两终点”的轨道交通项目。
西客站至郫县西站段,规划线路走向为西客站-西站一路-规划成黄路-IT大道-天润路-合作路-天映路-IT大道-南北大道-静园东路-德富大道-红展东路-郫温路-何公路-望丛中路-望丛西路-梨园路-横河路-郫县西站。线路全长27.17公里,开通初期站27座,近远期设站33座;平均站间距开通年为1.04公里,近远期为0.85公里。
新业路站至红光站段,规划线路走向为新业路-天河路-犀安路-校园路-犀团路-港通北三路-广场路-港泰大道-红光站。线路全长11.87公里,开通年设站13座,近远期无预留站;平均站间距均为0.91公里。
为什么要设置成“Y”字形?朱俊平指着线路图解释道:“在‘Y’左侧分布着华为等产业园区,在\‘Y’的右侧分布着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院校,两边的客流需求都比较大。”正因为这种独特设计,所以该线路开通即形成网络化运行的格局:西客站-红光站、西客站-郫县西站、郫县西站-红光站。
【运行先看】
可与多条地铁线和成灌线换乘
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将与4条地铁、市域铁路相交,实现换乘,共同成网。主要换乘站包括:西客站与地铁4号线、9号线换乘,天河路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西南交大站与地铁6号线换乘,望丛祠站与地铁6号线换乘。此外,郫县西站还可与市域铁路成灌线换乘。
全线共设“一段两场”,即郫温定修段(功能相当于车辆段),新业路停车场及红光停车场。
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建成后,近期将承担郫县、高新西区与中心城的骨干快速公共交通(3.5环外)以及与上一层级轨道交通网络的衔接;在地铁6号线建成后,其将主要承担郫县、高新西区与中心城的加密补充公共交通功能及区域内骨干公共交通功能,并与轨道交通车站、对外交通枢纽、常规公交、非机动车形成一体化的绿色交通体系。
全天运营16小时 平均时速24公里
“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车辆计划采用国际领先的100%低地板钢轮钢轨现代有轨电车。由于车门宽、地板与站台平齐,对老年人及残疾人来说,乘坐更方便。与地铁、公交枢纽进行转换时,对于携带大行李箱的市民而言也更快捷。”于波表示,线路开通初期,运营时间计划为6:30至22:30,全日运营16小时,高峰期行车间隔5分钟,采用右侧行车,最高行车时速约70公里,平均运行时速约24公里。
据介绍,线路车站设置以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为基本原则,按站台型式可分为岛式与侧式两大类,上、下行线的站台将视情况错开布置。
【新闻延伸】
成都全域800公里规划线路
预计产生200亿元产业带动
据悉,IT大道示范线的车辆数预计为40辆,将全部实现“成都造”;加上相关装备,预计将会产生约10亿元的产业带动。而目前成都市全域范围内规划的有轨电车线路全长为800公里—1000公里,“以800公里为计,按目前的产业带动系数来计算的话,至少也可以产生约200亿元的产业带动。”朱俊平表示。
“成都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是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繁荣、促进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的需要。”于波表示,成都市域范围内的新城、新区为有轨电车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市场与产业的结合,不仅能够带动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同样也将为成都市建设有轨电车系统提供技术保障,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有轨电车系统的优势和竞争力。因此,有轨电车建设在推动产业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将促进轨道交通产业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成都市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为成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在成都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也是支撑卫星城快速发展、实现‘独立成市\’的需要。”于波表示,有轨电车可以作为卫星城内部的客运骨干系统,有利于锚固城市交通走廊和交通节点,塑造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使其既与特大中心城市密切联系,又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相对独立。所以说,在卫星城快速发展阶段建设有轨电车,能够充分发挥其引导城市开发的功能,支持卫星城建设。本报记者 袁弘
新闻推荐
2015“非遗进校园”成果大展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校园篇)赠书
昨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校园篇)》赠书仪式在成都市青少年宫举行。这次赠书仪式的8本非遗小读物由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10所第一批“非遗传承基地学校”编写,以喜闻乐见的方式...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