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业一直是成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去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产业主营收入近1100亿元,已成为成都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昨日,记者从市工商局、市品联办获悉,今年成都市食品行业新创4件中国驰名商标(饭扫光、蜀之源、蒲江雀舌、赖汤圆),成都市食品行业驰名商标总量达到27件,成都食品行业形成品牌化集群发展趋势。
传奇美食“饭扫光”
年均产值递增30%
有人说郫县豆瓣是川菜之魂、四川泡菜是川菜之骨。以泡菜为辅料的川菜系列是整个川菜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之一。传统泡菜风味正是“饭扫光”的灵魂,“饭扫光”便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技术改造传统泡菜的杰出代表。
相传,困难年月,四川有一知青来到一农家,适逢午饭时间,桌上仅有自制风味小菜一碟,知青顿觉饥肠辘辘,但羞于启齿,于是以尝辣椒为由尝得一口,谁料那风味小菜香辣无比,知青急忙说:“饭、饭……!”农妇顿生怜悯之心,于是盛来米饭。那知青狼吞虎咽般很快就将农家的米饭一扫而光,农妇苦笑着说:“饭都被你扫光了!”于是“饭扫光”由此得名。
后来,“高福记”在此风味小菜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改良。精心挑选竹笋、香菌、蕨菜、金针菇、木耳,以及大头菜、青菜等为原料,沿用传统的泡椒炒制工艺加工而成,经过改良后的“饭扫光”一问世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饭扫光”独特的香辣口味让人痴迷。是什么秘籍让一道小菜如此具有传奇色彩?原来,“饭扫光”美味的精髓就是泡椒炒制工艺,通过该工艺加工而成的“饭扫光”是一道名副其实的、可以随声携带的川菜。
今天,“高福记”对“饭扫光”口味和品质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采用现代生物工程与食品工程技术改造后的“饭扫光”不仅口味更加鲜美,而且风味更地道、特色更浓郁,确保了品质卫生与安全,成为一款集美味与安全健康于一体的传奇美食。
“饭扫光”上市销售以来,经过十多年不断的研发和工艺创新,在众多川菜中脱颖而出。公司的营销网络已经覆盖全国70%的大中型城市,末端通路市场已经拥有合作伙伴——经销商600余个,产品已经进入全国大中型超市3000余家、小型商店95000余家、餐饮企业300余家;目前产品已经远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绩每年以30%的速度快速攀升。
“饭扫光”率先采用传统工艺炒制而成,是对四川泡菜工艺的升华。产品原料采用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工艺进行发酵,保留了传统泡菜乳酸香味,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传统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原料中的农残也得到有效分解,既美味营养,又健康安全,成就了传奇美食——“饭扫光”,也将“饭扫光”打造成了方便川菜的代表名片、代表品牌。
蜀之源
打造百年酒企
继水井坊、全兴、渔樵仙、金盆地之后,“蜀之源”成为成都酒类行业第5个中国驰名商标。
成都蜀之源酒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白酒的民营企业,公司位于中国著名白酒原酒生产基地——四川大邑王泗生态园区。公司是1979年投资兴建,现有员工35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59名(其中国家级评酒大师1名、国家级专家1名、国家评委1名、省评委5名、食品安全管理师2名);拥有发酵窖池2800多口,同时具备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芝麻香型原酒的生产能力,年产各型原酒8000多吨,储存能力达25000多吨。
公司系四川省浓香型白酒标准化生产示范企业、四川省八大原酒生产企业、成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生产设施齐全、检验检测设备完善,取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先后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让文化与企业发展同步。“蜀之源”发展宗旨: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蜀之源”使命:弘扬传统工艺,酿造健康美酒;“蜀之源”愿景:打造百年酒企,创建幸福家园;“蜀之源”核心价值观:诚信、责任、和谐、奉献。
近年来,公司以品牌建设为契机,加大了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紧紧围绕“品牌赢市场、品质立天下”的经营理念,强化发展创新意识,规范企业管理,坚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蜀之源”品牌先后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名牌产品、地方名优产品、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荣誉。“蜀之源”古窖池被大邑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蜀之源”工艺也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技术中心被评为四川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今年,“蜀之源”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将依托“蜀之源”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和“王泗白酒”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品牌为契机,带动大邑白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蜀之源”将高举“健康蜀之源酒、文化蜀之源酒、慈善蜀之源酒、幸福蜀之源酒”四面大旗,怀厚德之心,创壮美事业,奏响生命华章。
蒲江雀舌
品牌价值达16.54亿元
今年,“蒲江雀舌”获得2015—2017年度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业品牌馆入馆资格,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上升到16.54亿元。“蒲江雀舌”是蒲江名优绿茶的代表,也是蒲江茶产业共有的宝贵资源。“蒲江雀舌”名优绿茶占全县名优茶产量65%,占茶叶总产量26%,已成为蒲江茶叶的支柱产品和特色品牌。
“蒲江雀舌”历史悠久,起源于唐,宋代入贡,兴于明清,普及于近代,当代大发展。“蒲江雀舌”茶具有“色翠、香高、味醇、形美”的独特品质,其外形“芽头饱满匀整,扁平挺直,形似鸟雀之舌,色泽翠绿光润”;其内质“香气馥郁高长,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匀齐”。
近年来,随着名优茶市场需求扩大,“蒲江雀舌”实现产销两旺,并成为四川名茶。“蒲江雀舌”实现清洁化流水线,规模化生产,质量更加稳定,市场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四川名茶的标志性产品。2008年10月,“蒲江雀舌”以其“色翠、香高、味醇、形美”的独特品质特色和全国商品性名茶最适宜产区的独特地域优势,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技术审查,正式被批准为成都市茶界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12月,“蒲江雀舌”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12月,“蒲江雀舌”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单,2011年,“蒲江雀舌”被评为“全国区域公用品牌最具经营力品牌”,2014年,“蒲江雀舌”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独特温暖气候使“蒲江雀舌”成为“早市名茶”,“蒲江雀舌”茶分别比“蒙顶名茶”、“龙井”和“碧螺春”早上市10—15天和20—35天。良好土质奠定了蒲江雀舌优越自然品质,良好土壤条件奠定了鲜茶叶具有持嫩性强、香味物质丰富的优良品质,对“蒲江雀舌”香气馥郁高长、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等独特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良好栽培规范确保了“蒲江雀舌”的质量安全,茶园集中分布,有利于茶园生物防治、绿色栽培和统一管理,从源头上确保了“蒲江雀舌”的质量安全。严格的采摘标准,确保“蒲江雀舌”品质一致,“蒲江雀舌”原料有严格要求,采摘时间必须是每年2月至4月份的春季茶芽;茶树品种必须是中小叶茶树;采摘标准必须是单芽,且要求“九不采”,即雨天不采、偏瘦不采、紫芽不采、风伤不采、虫伤不采、开口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芽不采、过长过短芽不采;茶芽必须当天交到茶厂,贮运过程通风透气,不能发热。继承传统工艺,创新加工技术,确保蒲江雀舌品质特色不变,同时传承手工提香技法、手工精制技法,确保其独特的品质特征不变。
赖汤圆
老字号的新生机
继“陈麻婆”之后,“赖汤圆”成为成都第二个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成都老字号。“坚守品质、重诺守信、迭代更新” 为核心理念,将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四川经典特色小吃餐饮店及速冻产品不断发扬光大,传承四川美食文化——这是在“赖汤圆”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后,成都市饮食公司总经理对“赖汤圆”品牌发展的长远定位。
金字招牌“赖汤圆”,百载不衰何辉煌。清光绪年间,店主赖元鑫,创业为济贫;闻鸡起舞勤劳作,童叟无欺好心肠。“四点”店规总不改,有口皆碑美名扬。走街串巷卖汤圆,披星戴月两头忙。制作汤圆,精益求精:糯米为料,石磨成浆;脱水为粉,粉白似霜。汤圆林林总总,口味百花齐放:玫瑰、枣泥、洗沙甜而不腻;芝麻、花仁、红糖满口留香。滚水下,文火煮;汤宽水沸徐徐推,心熟皮透方出唐。色如玉,皮如绸,观者为之动容;甜如蜜,细如泥,品则终身难忘。滋润甜美,屡食不爽;滋阴养颜,齿颊留香。吃法名堂多,汤圆沾麻酱;做法可变换,蒸煎均无妨。汤圆虽小,叙述多少市井传奇故事,一道名吃,承载无数尘世离合悲欢。这正是:吃饭喜吃年夜饭,看戏爱看大团圆;照相要照合家欢,小吃首选“赖汤圆”。
“赖汤圆”作为中华老字号,始创于清末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初始,以挑担走街串巷卖煮汤圆为生业,后坐店经营。由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深受大众好评。如今,“赖汤圆”经过几代经营者的辛勤耕耘与开拓,已发展成为集餐饮、食品加工一体化的中型企业。在市内有“黄金通道”之称的蜀都大道上,拥有两个分店,经营各种四川名小吃;有以生产“赖”牌汤圆心、粉和以“赖”牌汤圆为龙头的四川名小吃速冻食品系列的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厂。“赖汤圆”先后获得成都名小吃、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四川省著名商标、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
随着“赖汤圆”品牌的不断发展,公司现在四川绵竹市齐天镇组建了依托剑南万亩优质糯稻的汤圆粉生产基地,探索出一条“公司+农户”、“生态原料与现代工业相结合”的发展新路,生产的“赖”牌汤圆粉具有“质地细致、感观白嫩”的特色。在新都区修建了5千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生产“赖”牌系列速冻食品的生产基地,形成了汤圆心、粉、速冻食品多品类的生产和经营,使“赖汤圆”这一蜚声海内外、饮誉百余年的传统名食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
链接
成都食品行业驰名商标企业名单
棒棒娃实业新希望集团佳享食品 徽记食品
广乐食品 菊乐股份 金大洲实业郫县食品工业协会
花秋茶业 丹丹调味品鸿笙食品 仁吉粉业
天味食品 郫县豆瓣股份 仙牌灵芝集团 国酿食品
金宫川派 文君茶业 水井坊股份全兴股份
渔樵集团 金盆地集团成都饮食公司 蒲江县茶业协会
蜀之源酒业高福记食品鸿笙食品
老房子用美食写故事
继皇城老妈、巴国布衣、狮子楼、银杏、陈麻婆、蜀香之后,拥有18年历史的“老房子”成为成都市餐饮行业争创的第7个中国驰名商标。
“老房子”餐饮集团创始于1997年1月23日,是一家以创建餐饮百年老店、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为宗旨的专业化餐饮企业。目前,“老房子”餐饮已发展成为跨多个省市、拥有专业配送中心、30余亩产业基地、数千名员工的知名文化餐饮品牌,共计20多家文化主题餐厅,充分照顾和覆盖了大众多元化的消费市场需求!
18年来,“老房子”始终坚持“快乐美食、顾客价值第一”的经营服务理念、“用美食写故事”的品牌文化传播策略,在成都、深圳、武汉、昆明、丽江、珠海、乐山、绵阳……一家又一家“老房子”文化主题餐厅继承和发扬中华美食文化,用“老房子——一辈子的故事”传递、珍藏“老房子”川人川菜的光荣与梦想。
“老房子”相信,唯有精神才能超越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文化形式,经受岁月的洗礼和风霜的侵蚀,深深植根于所有的文化形式中,它是每种文化形式最深处最久远且不可毁灭的本质……“老房子”在培育品牌精神的同时,更重视人文精神的统合!在“老房子”集团走过的18年间,“家与家园”一直是其最核心的企业文化之一!
“老房子”文化主题宴席“老房子·家园盛宴”的创意重点在“家园”而非“盛宴”,无论从食材原料到餐具器皿选择,还是从盛装摆盘到整体宴席设计,都尽量退去繁复、洗尽铅华,还“家人家宴”最本真、最亲切的面目。透过“老房子家园盛宴”的陶土、沙砾、石子、竹盘、石板,小院、栅栏、花团、草编……美食爱家们会发现只有家和儿时老房子才有的安顿、感动和亲切!而宴席中和黄金、宝石、珍宝有关的菜品可谓创作者对“老房子·家园盛宴”的浓墨、提香之笔,象征和寄托着人们对家的重视以及对亲人最最珍稀的情感!
新闻推荐
“互联网+”促城乡共享优质教育郫县投入近亿元建设“智慧校园”
互联网+教育,将带来怎样的效应?郫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教育,将使各学校在信息化应用环境方面全面提升,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教育更加智慧。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智慧教育”郫县教...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