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萍 张明海
9月24日下午,当记者一行赶往郫县安德镇望乐社区时,54岁的安德镇环卫工人罗顺德,正从83岁的吕福全老人手上接过月饼等“中秋慰问品”。这些“慰问品”都是由吕大爷自掏腰包购买后,亲自蹬着三轮车沿街送到周边环卫工人手上的——这样的善举,吕大爷已经坚持了5年。
下午15时10分,记者到达望乐社区,吕大爷还奔走在送月饼的路上。半个多小时后,他才蹬着三轮车出现在记者面前。干瘦、微驼,身着粗布衣服、圆口布鞋,胸前穿一个布围裙,看起来并不宽裕。
事实也是如此。吕大爷说,他每个月的社保和80岁以上老人补贴金加起来,大约只有1600多元。而每次为环卫工准备的礼物,对他来说开支都不小。“像这次买月饼,每个人三个,七八十个人,总共花了240多元。”
尽管生活略显拮据,但吕大爷还是把这件“暖心事儿”坚持了下来: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蹬着三轮车到安德镇一家食品批发超市采购,再沿街分送。夏天的时候多为香皂、毛巾,节气时则是月饼或者粽子、咸鸭蛋,平时也会买一些苹果、橘子等应季水果。
五年下来,在吕福全的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张周边环卫工分布的活地图:公园有6个,菜市11个,老街13个,工业港12个,步行街5个,加油站附近10多个。最远的,有十多公里路,送下来基本上需要大半天时间了。“亲自送到,一是表示尊重,二也不能影响了别人的工作,是吧?”吕福全说。
也有不少人劝他:都这么大年纪了,有钱留着自己享福。环卫工们也不止一次地劝阻他。“吕大爷比我们年岁都高,还反过来给我们送东西,我们心里过意不去。”环卫工方秀云说。
可吕福全不听。“清洁工成天在马路上,风里来雨里去,为环境优美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尊重。”而且,他心里也揣着一份感激:上世纪90年代,吕福全遭遇车祸,治疗期间,镇政府、生产队以及众多村民都来看望他、照顾他,“人要有良心,才能够赢得人家的尊重。”
吕福全表示,只要身体还好,就会将为环卫工送慰问坚持下去。“东西不值几个钱,关键是一种心意的表达。”
新闻推荐
成都二环路明年拟建7座人行天桥 IT大道有轨电车下月开工建设
本报讯(记者唐泽文)11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建委获悉,成都正在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2020年将有13条线路供市民选择,IT大道有轨电车在下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9月通车。此外,二环路拟在明年新建7座人行天桥...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