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绿的林盘掩映着漂亮的新村,村民在特色产业中安居乐业……新村建到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成都广袤的大地上,产村相融、村美民富的美丽画卷随处可见。
建设新农村,发展是核心,产业是支撑,新村是载体。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始终坚持“产村一体”的思路,以新村带产业,以产业促新村,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重点建设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功能集成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
产业先行 让钱袋子鼓起来
金秋的新都斑竹园镇,天高气爽,柚果飘香。来到“花香果居柚香风情园”内的“宗先大院”,叶宗先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忙碌着——一边要将刚从树上采下的新鲜柚子打包装箱,一边还要招呼着不断前来购买柚子的客人。“今天又订满了,搞都搞不赢。”叶宗先笑呵呵地说,周末平均每天100多人来买柚子,还有一些老买主打电话预订。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斑竹园镇就开始发展柚产业,清香的柚花和爽口的柚子受到游客青睐,随着游客量的增加,落后的基础设施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接待能力也跟不上。怎么办?产业要提档升级,新村建设也要同步才行。通过实施精品院落打造、农房风貌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土地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打造出来的“花香果居柚香风情园” 独具特色,园区的果农也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了具有农家乐功能一样的精品农居,不仅自己住上了像别墅一样的房子,还创收不少。“柚子产业的连片发展,拓宽了农民的经营渠道,柚农一年人均纯收入达15000元。”
和叶宗先一样忙碌的,还有大邑县苏家镇香林村4组村民王中元。当记者来到这片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时,他正从长满花草的露台上下来,把自家的小店打开——已经有村民在等着买东西了。“房子好了,收入也高了。”据王中元介绍,他家一共有5口人,原来的宅基地和5亩粮田都进行了流转,“粮田租给人家种荷花、苗木和蔬菜,一年一亩地租金有1320元,以前自己种一年,一亩地都剩不到1000元。”土地租出去后,闲不住的王中元便在底楼临街开了个小商店,“每个月最少也可以挣几百块。”有空的时候,还可以给在镇上做水果生意的儿子帮忙。他说,保守估计,家里人均比以前增收一万多元。
除了就近就地搞产业,成都市许多新村还依托工业产业发展,彻底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当上了朝九晚五的产业工人。彭州市磁峰镇小石社区居民李忠燕便是这样的“新市民”。每天吃过早饭后,李忠燕就来到离家不足1000米的家庭纺织车间上班。四年前,她还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四年后变成了一名产业工人。“以前没想到能住上三居室的房子,在家门口一个月都能挣2000多元。”李忠燕说,跟她一样,丈夫也进了社区引进的猕猴桃项目——蟠龙谷猕猴桃基地当了技术工人,两人月收入最高可达5000余元,“感觉生活跟城里人一模一样!”
美丽乡村 新家园里新生活
白沫江静静地流过,石板路在菜园间蜿蜒,楠竹掩映下的川西民居显得格外清幽,28幢别墅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眼前的一切让人无法相信这居然是一个农村安置点。
在邛崃市夹关镇周河扁“小组微生”聚居点,热情的石月芳阿姨邀请记者到她家的别墅看看,简欧装饰风格,旋转实木楼梯,巨大的落地窗户将白沫江尽收眼底,屋外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农贸市场、日用品放心店……一应俱全。“环境不错吧,这是我儿子的房子,我的那套租给公司打造‘白沫江湾\’乡村主题酒店了,每年稳稳收入25000元!”石阿姨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
在规划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中,成都市充分利用原有的林盘、农田、水系等资源,既综合村民集中居住点到田间地的距离,又保留大树、林盘,保护生态,以“院落”为组合单位,打造“院在田中、院田相连”的川西田园风光。
一幢幢小洋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池塘边,一路之隔,是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田野;不远处,还有游客在湖中划船……这是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景象。
“从来没敢想能住这么好的房子,如今我家的小洋房,城里人来看了都羡慕!”坐在院坝里,抬头望着二层小楼,今年72岁的钟大爷脸上笑开了花。钟大爷说,以前住的是三四十年前修的土瓦房,村民家家都烧蜂窝煤,一进村就是浓浓的煤气味。
跟在乐滋滋的钟大爷后面,记者参观了钟家的新居,经过精心装修的每个房间都显得宽敞明亮,崭新的家具、电器,让人很难将其与传统印象里的农村联系在一起,只有推开大大的窗户,看着满眼的田园风光,才让人确信这里就是农村。
“我们九个居民点的自来水、电、天然气、电话、电视、宽带网络‘六通\’,居住点距离自留地步行几分钟,安逸得很!”让钟大爷倍感自豪的新房子,正是郫县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所带来的变化。坡屋顶、大露台、庭院、廊柱、镂空花窗……川西民居风貌和林盘特色交相辉映,房前屋后清泉环绕,村庄里干净整洁,村庄外田野青葱,柏油路蜿蜒而过,串起了村民聚居点和产业基地,这样的住宅环境既有现代城市印记,又不失乡村的优雅恬淡。而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该镇正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青杠树村进行整体打造,通过绿道、乡村酒店等旅游设施,把青杠树村这道美丽的生态田园新村风景和镇上主景区融为一体,游客顺着景观道、随着河流,就可以信步到达新居点位,领略“院在田中、院田相连”的田园美景,从而带动青杠树村旅游产业发展。“新家园里新生活,这日子让我们都嫉妒!”前来参观的城里人纷纷表示。本报记者 陈泳
新闻推荐
第二届“地方旅游特色菜”大赛在成都举行成都队桑蝉酥特色凉拌土鸡获金奖
本报讯(记者程怡欣)昨日,由四川省旅游协会主办的四川省第二届“地方旅游特色菜”大赛在成都擂起战鼓,来自各市的31支代表队备齐食物一显身手。南丝绸之路起点锦门川菜记忆、郫县顺荣蒋排骨有限公司顺...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