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希 记者 赵一) 记者昨日从郫县获悉,为保护饮用水源,构建全县水生态主脉,郫县以徐堰河、柏条河50余公里的生态河道为基础,总投资8.2亿元进行徐堰河、柏条河水源保护,恢复改造沿河两岸生态植被,营造浅滩、深潭等滨水环境和生物栖息地,种植水生、沼生、湿生三区水草、水花等植被,扩大现有水源涵养林面积……建成后,徐堰河、柏条河水源保护项目和周围田园风光融为一体,碧水绿岸彩花,蝶舞蝉鸣鸟语,怎一个美字了得。
徐堰河、柏条河自西向东贯穿郫县唐昌、安德、唐元、新民场、三道堰、红光、团结7个镇37个村2个社区,是流经郫县水资源最丰富的两条河流,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提供90%以上的饮用水,关系上千万人的饮水安全,责任重大。
据悉,整个项目将通过防护水系串联现存的沟渠、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拟通过农田改造,水生植物栽种765亩,生态绿林补植1890亩,防护林带改造2224亩,形成农耕湿地、泡状湿地、有林湿地、潜流湿地、河流湿地等多样化的湿地形态,其中水面面积约1800亩,构建一个完整的湿地保护系统和生态净化系统。目前,此项目已启动建筑物拆迁和青苗补偿工作,计划2015年11月启动一级巡查道、二级巡查道和水工等工程建设,同时启动政府采购和基本建设程序项目,2016年中旬完成其他项目主体工程。
新闻推荐
“双创”成都的植根沃土 ——变科技“资源”为创新创业“资本”
53所高等院校、30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7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个、7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中心,成都创新创业“家底”丰沛。100多家高校院所...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