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绣娘端坐窗前飞针走线;摊糖饼的师傅转瞬间就能做出逼真的飞禽走兽;银花丝、蜀锦、各种灯展让人目不睱接……9月11日,“四川故事”——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景互动展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示馆盛大开展。数十个精心挑选的四川国家级非遗项目,以生动的姿态一展四川非遗的丰富多彩。而这项伴随着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示馆落成的展览,将一直在此定格,供游客免费参观,成为展示四川灿烂非遗文化的窗口。
走进非遗的时空隧道
以“川流不息”为主题的展览,现场宛如一条通向过往的时空隧道。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浓郁川西风格的老街。通往老街的古道旁,有南路边茶的精彩图文介绍。作为国家级非遗的南路边茶,在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中,成为茶马古道上最主要的货物,一块块茶砖,串起了汉藏同胞的繁荣商贸。
老街上,四川特有的非遗让人眼花缭乱——“摊糖饼啰!”成都糖画的师傅在熬得喷香的糖锅旁,一边作画、一边吆喝,让人恍惚回到童年。一旁的泸州分水油纸伞、刘氏竹编、藏族唐卡、木版年画、彝族漆器、蜀绣蜀锦,美轮美奂。精美的非遗产品,沉淀的是四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分水油纸伞是目前油纸伞行业中惟一的国家级非遗;刘氏竹编的历史则长达2300多年,在清代时,渠县的竹丝宫扇等产品,就已是朝廷贡品;藏族唐卡,色泽明艳,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而彝族漆器绚丽的纹饰和优美造型,也极具民族风情。
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非遗中,蜀绣和蜀锦已经美名传天下。展览现场,有蜀绣绣娘现场展示蜀绣的神奇针法。她的背后,栩栩如生的芙蓉鲤鱼、憨态可掬的熊猫,以及各种用蜀绣点缀的饰品琳琅满目。据介绍,蜀绣从曾经的后继乏人,到如今已成功探索出市场化道路,独有的70余道衣锦线、122钟针法已经后继有人。而蜀锦展示的彩经工艺等织造技艺,见证了蜀锦成为古丝绸之路上主要货物的辉煌。
非遗泥塑再现缤纷蜀艺
从川西老街移步至蜀艺厅,又是另一番风景。它最特别之处在于:既有国家级非遗遂宁大英县徐氏泥彩塑的展示,又有徐氏泥彩塑的巧手捏制的各种文化民俗活动的斑斓盛况。
据介绍,徐氏泥彩塑具有独到的工艺,可以保证百年不变形、50年不变色,在2008年6月成为国家级非遗。用干净的黄土、白鳝泥、草筋等原料制作的泥人,再精心进行服饰彩画、贴金,最后工笔重彩描绘,一尊尊泥人便透出古风雅韵。重庆丰都鬼城从三峡库区迁建时,徐氏泥彩塑便大显身手。
如今,在省非遗保护中心的非遗互动展展厅,徐氏泥彩塑生动再现了另一种国家级非遗——渠县三汇彩亭会的热闹场景:舞台上高高竖立的铁杆上,艺人们在上面表演各种惊险杂技;舞台上,车车灯、狮舞、踩高跷等十几种民间文艺正在热闹展开。细看之下,几十尊泥人竟然无一个衣衫相重、表情相似,一展徐氏泥彩塑高超的表现技巧。
四川有太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座小小的展厅显然无法一一陈列。不过互动展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用沙盘的形式串起了四川非遗4000多年来的繁华——
沙盘主体由典型的川西民居组成。然而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滚滚岷江水从都江堰奔腾而下。每年一度的都江堰放水节,已成为岷江水哺育天府之国的象征。沙盘近处,古老的青羊宫附近热闹非凡,四川地区汉族特色餐饮形式百家宴正在举行。附近,工人正在忙碌地制作郫县豆瓣、酿造美酒。川南的自贡则井架林立,这是采盐工人在提取卤水制作井盐。而滚滚长江之滨,纤夫们则喊出了铿锵的川江号子……
立体展陈激发非遗保护合力
在非遗互动展上,各种灯展也琳琅满目。黄龙溪古镇的火龙灯舞、四川威远县和天全县的牛灯舞以及自贡灯会的彩灯,共同营造出喜庆、繁华的氛围。在灯与景的世界,四川积淀千年的非遗文化一览无遗。而它的灿烂,让今人没有理由不去保护和传承。
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让非遗互动展永久落户四川非遗展示馆,就是希望这扇非遗的窗口,能够激发更多人热爱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四川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丰富、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四川已有139项国家级非遗,522项省级非遗,市级非遗和县级非遗分别达到了1432和5076项。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瑰宝,全省已建成160余个非遗保护博物馆、传习所及非遗保护展示中心等。此外,7个国家级、2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以及13个省级非遗研究基地也已建成。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四川非遗的丰富和保护传承的力度。而此次展览虽然只是展出了其中的部分四川非遗项目,但它们完全能够代表四川非遗的独特魅力和精彩技艺,展示四川非遗卓有成效的保护成果。
□吴晓铃/文 刘念/图
非遗名家创新作品看过来
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示馆一楼,四川省非遗名家创新作品邀请展于9月11日开幕。10个非遗项目、多位非遗传人名家的创新作品,将以点带面,展示四川非遗的无限魅力。
蜀锦织造展示区,贺斌大师的《五彩鸟锦》在精巧构思后,织造出了大花蜀锦;马德坤、邬学强合作的《南方丝路图》,则是锦绣结合、彩经渐变的代表。
蜀绣展示区,《泼墨荷花鲤鱼》、《熊猫》系列是彭世平大师的新作,突出了国画的写意和工笔的写实。而郝叔萍大师的《打马球》等作品,使蜀绣呈现出油画的效果。孟德芝大师领衔的《秋色高原》,则用1200多个颜色绣出了5个层次,尤其小大乱针结合的针法,是蜀绣针法上的一大创新。
成都漆艺中,尹利萍大师创作的《馨香》漆艺三件套精致细腻,其原作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
此外,渠县刘氏竹编、藏族唐卡、银花丝、阆中打结丝毯、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绵竹木版年画和苴却砚雕刻工艺,都有出色的创新代表作亮相。
非遗摄影展换个角度看非遗
9月11日,“锦绣四川、魅力非遗”摄影展也同时在省非遗保护中心展示馆二楼开展,一展四川非遗多民族性融合的独特魅力。这次展出的作品是从全省专业摄影工作者与摄影爱好者的10万余幅作品中挑选出的上百幅作品,或捕捉了民间绝技绝活的瞬间,或记录了传承人开展传承的画面。尤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铠甲舞、巴塘弦子、热巴舞、藏族锅庄、甲搓、瓦尔俄足节、羌族羊皮鼓舞、羌族莎朗等表演类非遗特别引人注目。此外,阿西土陶烧制、荥经砂器烧制、蜀绣等技艺的制作场面也被摄影师精彩捕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段玉清)9月23日,资阳市举行2015年秋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32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总投资6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7亿元。集中开工项目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个,5亿元以上4个。分行业看,重...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