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明海
8月5日下午2点,郫县安德镇交通村一社村民林建华到村委会办事,正好遇到郫县统筹局工作人员,想向他了解村级公共服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这事林建华心里可有一本账:“近年我们村村公资金最大一笔开支,就是年初刚刚投入运行的一条通社路了,从去年10月动工起,项目进度和资金账目我都定期看得到。”
林建华心里这本账,源于郫县2014年开始探索实施的村级公共服务资金清单管理和绩效管理制度。“针对乱用村公资金、乱作为,以及不用村公资金、不作为等现象,这一制度的出台非常及时和具有针对性。”郫县纪委常委周辰勇说。
清单管理直接面向村民公开
2014年,郫县安靖镇土地村查处了一起腐败案件:村支部书记伙同村主任和村会计以各种名义虚开发票,套取村集体资金达30.15万元。郫县统筹局纪检组组长刘莉认为,这是村务不公开导致的直接后果。
而郫县统筹局副局长黄斌涌给出一组数据显示,目前郫县每年在村公共服务资金上的投入达到近8000万元,全县164个村(含涉农社区)村均投入达到47万元。“今后估计还要按照每年10万元的标准进行增长。”
村公资金额度逐年上涨,管理压力也逐年增大。
按照村公资金的制度要求,“怎么用”村民说了算——由村民提出意见、进行评议表决,最后落实执行——但村民们的想法却各不相同。交通村村支部书记张家林说,有些村民直接要求“干脆分了发现金到各家各户”,甚至有人表示“还不如办个坝坝宴,召集大家来多吃几顿”。
为此,郫县制定了村公资金清单管理制度。正面清单作为引导性清单,列明了可以实施的方面,负面清单则明确列出“不得用于偿还债务、居民分配或变相分配”等禁止事项,“介于两者之间的内容,由村民提议和表决来确定。”
2014年下半年,清单制度开始运行,村公资金的审计整改案例当年就下降到了29起。“在此之前的2013年是64起。”黄斌涌说。
刘莉提供的另一组数据可能更具有说服力。近4年来,郫县查处的涉及101个村、88件村组干部贪腐案件,涉案金额330多万元,没有一起涉及村级公共服务资金。
绩效管理对准懒政思维
如果说,清单管理解决了村公资金的使用范围规范问题,绩效管理则直接对准的是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
“一部分村干部甚至有这样的看法,既然村公资金用起来这么多限制这么麻烦,我干脆不用就是,反正我没有装进自己包包里去。”周辰勇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懒政和不作为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发展的情况更加多元和复杂化,村民诉求的繁杂和民主意识的提高,村公服务资金的使用实际上并不简单。以交通村为例。因为紧邻郫县安德镇川菜产业园区,交通村全村600多户、2000多人,现在农村片区只剩下不到900人。而因拆迁征地的两个集中居住区,其中一个最大的人数达到1000多人。
环境不同,需求不同。张家林就经常面对平衡难题。比如村公资金单项投入最大的莫过于通社、入户的道路,可占人口一大半的村民因为住进了安置小区,根本就不关心这样的问题;而社区居民涉及的更多是健身器材、汽车减震带这样的内容,农村片区又用不上。
“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并不能说事情麻烦就不做。”张家林说。
2014年开始,郫县开展对村级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估考核,同时形成各镇(街道)村级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估结果,并将其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于各镇(街道)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我们还搞了专门单列的村公资金绩效乡镇排名,排名靠后的要进行问责。”
刘莉介绍,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包括资金落实情况、项目决议及组织实施情况、群众评价3个方面。其中,群众评价包括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以及群众投诉处理满意率。“而在这里面,最为重要的是群众满意率,必须达到90%以上,不然视为不过关。”
对于在绩效考核中纪委如何发挥作用,周辰勇表示:绩效考核不仅仅涉及乡镇一级,还直接对准村干部。绩效不过关,出现懒政现象要进行党纪问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思忆)8月26日,本报与四川新闻客户端携手四川省文化厅推出的“星级网吧等你体验”活动正式启动后,引来不少关注。不少网吧打来电话希望加入活动,邀请网友免费体验。而网友则积极询问,究竟...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