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星
城镇化进程中,各类管线铺设逐年递增,但掌握管线铺设情况却很难。摸清地下网线分布图,关系到我们的住房能否远离“管线炸弹”——
7月14日,火热的天气增加着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村民老王(化名)心里的烦闷感,他刚获悉,自己必须搬离已住了5年的房子,原因是地下有石油天然气管线。“这管线是炸弹么?”老王不解。
而对朝天区天然气管委会主任姜勇来说,房屋建设在长输管线(长途输送石油、天然气管线)上,将增加管道压力,可能会造成管道变形、泄漏,如果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这个安全隐患不除,心里一块石头没法落地。”姜勇说,发生在青岛的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就是前车之鉴。
既然有危险,为什么房子会建在地下油气管道上呢?采访中记者获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的各类管线铺设工作逐年递增,但很难掌握所有地下管线铺设情况,这导致各相关单位在施工中各弹各的调,地下水电油气等多种管线交错,地面各种建筑物建设也难以避开管线“雷区”。
如何才能摸清地下网线分布图,让我们的住房建设能不能避开“地下雷区”?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暗藏危险
各种管网穿插城镇地下,还未建立保护长效机制
5209千米——这是四川省油气长输管线长度,如此长度在全国占比较大,且天然气管网遍及全省18个市(州),105个县(市、区)。这数千公里的油气长输管道很多穿越场镇等人口密集区。
长输管线作为油气管线的动脉,具有较大安全压力。“如果长输管线出现一个裂缝,那么迸射出来的液体将有十多米高。一个火星就可能引发事故。”省政府安办相关人员举例说。
自2010年10月《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施行以来,四川省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油气长输管道的依法监管力度,指导督促相关石油天然气企业落实管道保护主体责任,正在进一步完善油气管道保护长效机制。“全省有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等6家企业在四川省开展天然气管道运营业务,各级能源主管部门正在加强管道铺设情况的摸排。”省政府安办相关人员说。
其实,供水、通讯、电力、燃气、排污等市政管网也不同程度存在“糊涂账”问题。
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目前四川省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涉及部门较多,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地下管线分别由相应行业部门管理。如,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等市政管线多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管理,通信管线涉及公安、军队等分别按权属对应的部门或单位管理,建立城市地下管线全面情况的综合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油气管道与市政管网都穿插城镇地面以下,这也是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原因之一。如何防范此类事故?在不久前的一次全国范围油气长输管线安全大检查中,四川省发现三类安全隐患:第一类是占压,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就属于此类;第二类是穿越,部分油气管线穿越高速公路,或在穿越河流等时没有使用“双层套管”等;第三类是居住区与管线安全距离不够。
“现在我们就是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必须把管线情况弄个明白账,逐一排查安全隐患。”省政府安办相关人员说。
重任在肩
全省建立管网可视系统,让地上建设避开地下“管线雷区”
一场预计时间为三年的“排雷”战正在打响。
“排雷”分为两部分进行,其一对油气长输管线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二是对城镇地下管网摸清底数和强化管理。
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成立四川省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由省政府安办协调,省能源局、省住建厅、省安监局等10个省级部门和6家管线企业相关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致力于协调解决油气管线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构建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和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随后,省政府安委会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的通知》,要求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全部隐患整治工作。今年12月前将完成一般隐患整改。“现在各个部门的职责已经明确,隐患排查和整治正有序进行。”省政府安办相关人员介绍。截至当前,全省仍存在的127处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隐患,已经全部登记,建立了隐患台账。中央在川石油天然气企业,已经投入或落实隐患整治资金3.9亿,有效推动了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排雷”战的另一关键就是摸清地下管线情况,这项工作更为紧急。省住建厅明确,2015年底全省设市城市将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建立城镇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016年9月底前,完成县级城市、试点镇管线普查和系统建设。
广元在这场“排雷”行动中,已走在了前列。打开广元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随意输入广元市区的街道名称,立刻显示出逼真的画面:画面中不仅有以3D形式显现的地面以上各个逼真的街道情况,还有地面以下用蓝色、红色等各种颜色标明的地下管网系统。
“这只是全省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我们计划在全省都建立像广元这样的地下管网可视系统。”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工程师吴思介绍。
系统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果再需要开挖城市道路,或者城镇扩建等情况出现,只要打开该系统,就能够知道哪里不能施工,哪里应该谨慎施工,让地上建设更好避开地下“管线雷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此外,系统还兼具测试管道压力、提前预警等作用。
新的挑战
若不加强动态更新,管线地图可能尚未绘好就过期
预期三年“排雷”行动将排出一张“管线雷区”地图,不过这张地图目前也遭遇新挑战,伴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很有可能未绘制完毕就已经过期。
目前,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12个市和郫县、双流、金堂、梓潼等4个县的地下管网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他城市、县城和重点镇的普查工作正积极推进。但在推进过程中,目前仍有市民反映在部分城市还不时发生修路等挖断水、电或燃气管道,造成停水、停电或停气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没有掌握地下管线的全面情况,没有及时更新实时动态管理等。”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指出,虽然主管部门加强了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建立了档案馆,但城市化进程较快,有的管线没有及时进入档案、或入档资料不齐全或不准确,还有的专业管线按权属各自管理,加之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有的项目施工时不查档野蛮施工、或查档资料不全不准。“有时候你看图纸,地下1米才有管道,可是你挖到几十公分就把管道挖断了”。于是就会出现停水、停电或停气问题,影响市民生活,引起市民抱怨。
在全省城镇地下管线普查方案中,要求各地在全面普查、摸清现状的同时,将按照“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资源整合、综合利用”原则,建立健全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现状进行快速查询和综合分析,及时将地下管线竣工资料、补测补绘资料输入系统,实现动态管理。
由于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将新建地下管线埋设信息或图纸存档,存在部分单位或企业在新铺设线路或改线路后不交或没及时交新图纸给城建档案馆或报送电子数据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省住建厅城建处负责人透露,正在起草《四川省城镇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最快将在年底出台。该办法将提出科学编制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强化地下管线建设的基本建设程序,规范管理地下管线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统筹推进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切实加强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管理等具体要求。
相关报道
曝光身边的“管线炸弹”
多名网友反映电线乱搭问题
本报讯(记者 刘星)7月8日至7月27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联合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集群共同推出“川报随手拍·曝光管线炸弹”互动活动。活动期间,网友通过手机、相机、行车记录仪等设备,记录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管线安全隐患。截至27日17时,共收到来自各新媒体网友的线索20条。
很多网友反映了户外电线乱搭的问题,网友唐正益给川报观察发来图片,建筑物转角处杂乱地缠绕着黑色电线,电线1米不到的位置就是居民晾衣竿,上面的裤子随风飘荡,随时可以挂到电线上。唐正益反映,这是地处成都市闹市区华兴街的一处实景,电线杂乱无章已经多年,还曾出现过缠绕的电线耷拉下来。“路上汽车一撞,电线就断了。结果这一片区都停电。”
成都龙泉驿区半边街川师文理学院的一位网友同样反映电线乱搭问题,该学院附近的广场有各种无铺面的小餐饮摊位。“这些小摊摊电线乱搭,插来插去的看到都好悬哦!”
活动中尚未接到网友反映地下管线问题。“这与地下管线埋于地下难以发现有关。这也表明了要排查地下管线安全,我们更需要发挥专业的力量。”省政府安办相关人员表示。
如果你想参与到活动中,曝光身边的“管线炸弹”,可通过“川报随手拍”QQ群(群号324766313),四川日报微博微信(微信号:scr-bgfwx)、川报观察客户端、四川新闻客户端微信,四川在线天府社区等多个新媒体发送图片和文字,向本次活动举报管线安全隐患。
人物
他是工友的“安全守护神”
【名片】吴建明,中铁二局五公司项目主管领工员、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绝活】起重吊装安全规范烂熟于胸,“做好每一件小事”践行 “安全第一”理念。□林凌 本报记者 刘星
修桥的人都知道:大型钢结构桥梁施工,吊装是龙头,吊装的速度和质量对整个工程举足轻重。作为吊装高级技师,吴建明带领17名工友承担着贵州省境内纳界河大桥的吊装重任。
纳界河大桥主桥跨度为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所有吊装任务全部由临时架空索道在空中吊装完成。索道跨度达458米,高约120米。为了试吊成功,在技术部门配合下,吴建明给起重班连续开了交底会,分工明确到日、时、工序、任务环节和每个人。
检查每个细节成为吴建明最主要的工作。在主缆拉设过程中,吴建明发现卡板数量过少,这极易造成拉设过程中滑脱。在他的要求下,施工组加足卡板拧紧螺栓后,才又继续施工。
吴建明还从安全教育入手,定期组织班组进行安全培训,把“十不吊”等原则反复讲给起重人员听。贵州的冬天,很容易出现凝冻,吴建明在每天的班前安全讲话时,总会提醒大家要穿防滑鞋,谨记吊装“十不吊”原则。同事都笑话他啰嗦,“特别像唐僧”。
遇到违反安全原则的事情,吴建明就会立即像变了个人,“凶巴巴的”。一次在工地上,起重工没有按照要求重复信号,对讲机里马上传来了吴建明的怒吼:“怎么回事?为什么不重复?”起重工嘟哝了句:又不是吊重要部件,有什么大不了的。吴建明当即宣布临时停工,现场对那名工人进行了重罚。当天的工作结束后,吴建明又专门找到那名工人,推心置腹地跟他谈心。“光是处罚还不够,关键要让工人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规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吴建明总是说。
在项目部担任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期间,他共发现制止安全隐患96起,提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11条。在吴建明看来,自己的岗位虽然平凡却无比重要。他带领的班组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死亡事故,当好工地的“安全守护神”是他追求的目标。
新闻推荐
打通成都40多个职能部门间的数据连接本报讯(记者张明海)8月15日,郫县人民政府与国内唯一一个拥有并有效利用国家级信息数据资源的国信优易数据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建设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