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蓉汇”点燃万千名大学生创业热情
5月30日,成都市第六场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在郫县德源镇布谷鸟创业公社举行,本次“菁蓉汇”活动郫县专场吸引了电子科大、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16所高校的近3000名青年大学生参加。
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抓手,“菁蓉汇”已经成为成都市重要的城市创业品牌活动。如何借助“菁蓉汇”的平台,推动创新创业的深入发展和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郫县,早已先行先试,并积极推动。
今年3月10日,郫县正式启动 “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积极打造 “布谷鸟创业公社”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并先后推出一揽子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
一场“菁蓉汇”活动,激发郫县万千名大学生创业激情;一个“布谷鸟”创业品牌,撬动郫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套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郫县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郫县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
“加快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不仅仅是促进就业、推动民生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在新常态下,推动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郫县加快建设‘独立成市\’上水平和打造成都西门口卫星城中的重要推动力。”郫县决策层这样认为。
□张明海图片由郫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一场“菁蓉汇”活动
点燃郫县万千大学生创业激情
本场“菁蓉汇”郫县专场活动上,“一分钟奇迹”、5分钟路演的15个大学生创业项目逐一亮相。
在这其中,既有机器人、大数据等“高大上”的创业项目,也有“穿串机”、找兼职等本土味十足且接地气的大学生创意项目。
西华大学学生胡佳霖推出的“叮当机器人”项目,吸引了现场投资者的一致关注。胡佳霖介绍,其团队开发的工业机器人D—ROBOT,通过控制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和机械结构,可在汽车焊接、喷漆以及食品加工等方面进行人工替代作业。“我们的产品比国外产品便宜一半以上,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电子科大博士生方育柯领衔的“拍图购”项目,则专注于如何帮人“买衣服”。“在用户并不知道商品品牌情况、型号情况下,只需上传一张图片即可进行商品搜索,从而快速获取关于商品在线上的品牌、价格、销量、质量评价等信息。”
“我们已经积累了上千万个的商品数据、上亿个的图片信息,每天更新百万级的商品。”方育柯表示,预计到年底会有10万个的注册用户,到明年6月份会有50万个的日均活跃用户。
而同时,不少接地气的项目看似貌不惊人,实际上同样“创意”十足、商机无限。
“四川人爱吃麻辣串串,但穿串串麻烦成为一个难题。”在一分钟演讲推荐项目环节,成都工业学院学生麦洋带来了“智能控制穿串机”,一小时可穿1600—2000串,是人工速度的16倍。
同样是专注于现实生活难题,从帮大学生如何找兼职做起,毕业于川师大的徐丹所带来的“兼职地带”,已经在国内28个城市布点,覆盖全国1500所高校,与4.5万家企业进行合作,超过200万兼职人员注册。
一个个精彩的路演项目,不仅展现了郫县汇聚青年大学生的创意才华,更是郫县积极推动创新创业的体现。
——今年3月开始,郫县以“创业放飞梦想、布谷播种希望”为主题,开展“菁蓉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收集创新创业大赛项目120余个,并在全县19所高校开展微路演活动。
——今年以来,郫县通过“菁蓉汇”校园行活动,在县域内19所高校宣传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及优惠政策,引导有意创业的创业团队入驻布谷鸟创业公社。
——今年以来,郫县开展青年创业素质训练营活动,通过开展创业能力素质培训(包括企业运营法律政策、战略规划等内容)等,提高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素养和务实态度。
……
“‘菁蓉汇\’在郫县的举行,绝不是终点。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创业大赛、头脑风暴、导师领航、创业先锋评选等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系列活动。”“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
一个“布谷鸟”创业品牌
撬动郫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我们不仅仅是促进大学生创业来推动就业,更是营造一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通过‘布谷鸟创业公社\’计划,来打造属于郫县自身独具特色的城市创新创业品牌。”郫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布谷鸟创业公社”——作为郫县城市创业品牌,其来源大有深意。
布谷鸟,又名杜鹃鸟,乃郫县县鸟;杜鹃花,乃郫县县花。“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解释:“布谷鸟创业公社”中,布谷鸟喻指“播种希望、追逐梦想”;创业公社喻指“汇聚英才、致力众创”,希望创业者在这里“播种希望、追逐梦想、汇聚英才、致力众创”。
作为成都市规划的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卫星城,郫县有2200多家大中小工业企业、8000多家各类中小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一方沃土。同时,郫县还是成都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这里有19所大中专院校,1万多名实用技术人才,以及常年超过25万名的在校大中专学生。
通过“布谷鸟公社”城市创业品牌活动的打造,郫县积极撬动县域内高校资源、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郫县将依托县域内19所高等院校,打造“一核一带”的大学生创业格局。“一核”即“布谷鸟创业公社”,打造成20万平方米的一个大型创业社区;“一带”是在县域内高校及其周边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内,建立环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创业带。
——标准的50平方米的办公室,园区内划分出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区域,以便青年创业者相互交流,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布谷鸟创业公社政务服务点,设立项目入驻、项目登记、工商注册、创业扶持、科技扶持、审批代办等6个服务窗口,对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和“一天办结”;
——郫县开通718路公交(团结公交站-德源公交站),极好地平衡了大学生学校学习与创业工作,使其两不冲突。下一步,郫县将开通连接地铁站、羊西线与布谷鸟创业公社的“创业巴士”;
……
据了解,布谷鸟创业公社首次采用集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服务“五位一体”的时尚创业模式,在成都试点展开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创业在这里萌芽,创新在这里点燃,创业从这里起航。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入驻“布谷鸟创业公社”的创业项目达到188个,其中电子商务类项目55个、文化创意类项目49个、服务贸易类项目30个、科技类项目54个。
一套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推动郫县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对入驻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起初3年内提供场地全额补贴、住宿全额补贴、公共区域内无线网络全覆盖;设立5000万元创业创新专项资金,设立工商注册登记等“一天办结”审批服务;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郫县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1000万元郫县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和1000万元郫县天使投资基金,专项用于入驻“布谷鸟创业公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
截至目前,为加快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郫县已经出台了《郫县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暨种子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郫县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意见的实施导则》、《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优惠政策》等一系列利好扶持政策。
一套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推动郫县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和深度转型升级。
郫县“布谷鸟创业公社”的打造,吸引众多创新孵化器慕名前来。
今年3月,由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创办的国内知名创新性孵化器光谷咖啡宣布正式入驻郫县“布谷鸟公社”。试运行不到两个月,光谷咖啡就开展30多场次创新进校园活动,吸引22家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
在“菁蓉汇”郫县专场项目路演现场,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抛出1500万元投资意向的光谷咖啡总经理李儒雄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推动大学生创业和助推郫县创新创业发展。
实际上,不仅仅是光谷咖啡。
——总建筑面积约11600平方米的成创空间郫县创业基地,将规划培育15—20家创业团队和30—35家中小企业,3—5年内建成省市两级孵化器,争取建成国家级孵化器。
——成都·绿地创业孵化中心,作为绿地西南的创业孵化总部平台,涵盖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创业加速器等多属性的孵化功能,将打造成“互联网+”,文化创意等高智力、高知识产权行业聚集的专业特色楼宇集群。
——郫县豆瓣众创孵化服务平台,则将充分整合、聚集郫县豆瓣相关的生产企业、高校、研究所、资本等资源,打造服务于郫县豆瓣的众创孵化平台,推动郫县豆瓣“百亿产业”目标的实现。
……
据悉,郫县布谷鸟创业公社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底,建设20万平方米创业园区,累计引进大学生创业团队300家以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不少于5000人次;远期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全县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创业苗圃、创业专区)面积累计增加60万平方米,累计引进或建设孵化器3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个以上。
而德源镇也将以布谷鸟创业公社为核心建设“西部创客小镇”。根据规划,到2025年,“西部创客小镇”将实现年产值150亿元,税收8亿元以上。
新闻推荐
大城市过大小城镇过小本报讯(记者陈碧红)中心城区集中了成都全市城镇人口的60%,人口密度大大高于东京;中小城市人口规模总体偏小,仅3个区县城区人口大于30万;全市220个小城镇中,乡镇财政年收入在1亿元以...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