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川报观察》客户端一篇文章《你不知道的锦江:繁华之上再生繁花》(扫码观看)在微信朋友圈和网上转发无数。有朋自远方来,不管他乐不乐意,“走,逛宽窄巷子!”“走,逛太古里!”成为老少成都人的保留节目。为啥?不仅为消费,更是为文化。
近日,世界著名家居设计杂志《安邸AD》评出全球14家最美书店,成都方所凭借其极具个性的设计与著名的荷兰天堂书店、法国莎士比亚书店、日本茑屋书店等共同入选。“洗剪吹”的时代正在远去。国际顶级奢侈品旗舰店,抑或面积不到十平方米的独立咖啡馆,国际范、本土化、小清新、怀旧风……门店正成为城市风景线,成为街拍的首选背景。它们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为自己带来了不少拥趸,也提升着一个城市的品位。
大店小铺,文化提升“颜值”
无早书店、葆光书店、叁咖啡、一山杂货铺等特色门店,这两年逐渐打出自己的名声。这些“小而美”的门店往往集中于高校周边,以及文化气息浓郁的镋钯街、东郊记忆、宽窄巷子等地,清新、怀旧、异域的设计风格尤为普遍。
九眼桥南侧的“无同”紧邻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正在抓紧进行内部试营业,准备于5月底正式开业。门口的花艺区,一匹早已脱漆的旋转木马,正显出奋蹄嘶鸣的神情。“它来自一家英国游乐园,估计有几十年历史了,我们在英国切割后,再运回国内重新组装。”28岁的设计师汪洪波告诉记者。“无同”融酒吧、餐厅、花艺、设计、健身、服装等于一体,走进店内,如同来到一个“混搭”的世界:球状的铜质酒桶、三脚架撑起的复古台灯、大象和孔雀外形的门把手……这里的陈设有些是“无同”团队设计后请厂商加工,更多是从国内外各地淘来。东南亚的树木化石,被切割制成花园中的石凳;二楼健身房刻有“艰苦创业”字样的木门,来自北京的旧货市场;从郫县拉回来的沉甸甸的磨盘,被花艺师栽满了多肉植物。
“看起来有点‘任性\’,其实每样东西都不是随便买的。我们采购之前要开‘选材会\’,讨论东西买回来有什么用,摆在哪里合适等等。”汪洪波说。
24岁的王悦是个书迷,但她第一次去成都方所,还是大吃一惊。沿着自动扶梯逐渐下行,王悦发现自己的视线被左右和上方的铜质装饰遮挡,无法看清店内真面目。“走出扶梯一看,跟刚才的昏暗狭窄简直是天壤之别,面积和空间大得超乎想象,真是‘亮瞎双眼\’。店里的大柱子配上微微泛黄的灯光,很有古典气息。”王悦说。
成都方所设计师朱志康的设计理念是,店面入口与内部空间营造强烈的明暗和空间反差,意在形成“高压后释放”的体验,使人产生对知识的敬畏之情。
近年来成都相继开张的范思哲、纪梵希、爱马仕、卡地亚等顶级奢侈品店,以及星巴克、必胜客等国际连锁品牌门店,同样在设计上不遗余力。它们通常主打简约大气的风格,用开敞通透的空间展示产品和服务。
店员咋穿,设计师说了算
门店设计仅仅意味着画设计图、搞装修?这种观念如今已被颠覆。优秀的设计师更像产品经理,需要负责整个项目的商业策划,连店名和服装的选择,都可能成为设计师工作的一部分。
4月18日,周末的宽窄巷子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游人不断从“正山堂”门前走过。川西民居风格的外立面上方,文化名家马识途题写的“宽云窄雨”分外醒目。除了一块简单的灯箱,门口没有信息表明“正山堂”营业范围。“看热闹的人一般不会进来,很清静。”店员告诉记者。
这里是茶的天地。
“正山堂”原址本是一家餐厅,设计装修是传统的中式风格。然而人们发现,2014年9月“茶铺”取代“餐饮”重新开业后,除了原有建筑的外立面得以保留,内部风格变得非常清爽简约。大量的玻璃窗,让室内空间变得明亮通透,茶桌强调原木的质感,茶壶保留了素净的铜黄,茶杯除了瓷白没有任何杂色,产品包装也大都采用单一的色调。雪白的墙面上,挂着书法家何应辉的字、篆刻家郭强的印章、艺术家王川的绘画,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正山堂”所有的视觉表达,都出自生于成都、成名于香港的设计师王亥。2012年从香港返回成都后,他曾先后负责“崇德里”、“轻安素食”、“壹小馆”等项目。王亥坚持设计师主导的“设计师制”,“找我做设计,就必须听我的。”王亥接到项目后,通常是从商业策划开始。首先寻找市场定位,然后用合适的设计来配合,而不仅仅是对空间的打造。
今年新年刚过,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五楼的“壹小馆”开门营业。这家以“单人小火锅”为卖点的门店,沿袭了“正山堂”简约清爽的设计风格,墙面、餐台、餐具、海报、酒架甚至菜品传送带,都带着一股灰色的调子。落地窗边种植的一排翠竹,为清寂的餐厅带来生机。
“我的目标是,走进‘壹小馆\’不会感觉是成都的餐厅,而是在巴黎或者哥本哈根。”王亥因此为“壹小馆”加入不少国际化元素:英文店名“sitbyme”(跟我一起坐)拉近距离,表达不同于传统中餐店的公共性与开放性;店内160把椅子均为丹麦进口,每把价格近万元。
“跟上世纪90年代相比,现在的消费主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的不同,要求我们告别过去很‘土\’的设计。”王亥说。
王亥认为,“人”也是门店视觉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他还要为店员甚至老板挑选服装。“正山堂”工作服出自日本著名服装品牌三宅一生,上半身为深绿色套头长衫,下半身为深灰色九分裤,宽松飘逸的版型富有东方美学气质。而在“崇德里”和“壹小馆”,店员服装分别主打黑色和灰色的衬衫、卡其裤,并且男女身着同样的款式。“顾客是主体,服务是客体,不应该张扬自己。选择中性的服装,便于将自己隐藏起来。”
类似的策略也被“无同”采用。“款式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然后找厂商加工。男女都是衬衣、西装背心和黑色围裙,搭配不同风格的领结和乐福鞋。这样既比较正式又显得有些俏皮。”“无同”的品牌负责人万方芳介绍。
“情怀”也得尊重市场法则
许多设计独特的门店,往往起源于设计师或经营者的个人情怀,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不过,门店终究要面向市场和消费者,“情怀”要想转化成良好的业绩,设计就不能“任性”而为。
每天下午,科华北路四川大学出版社附近的“叁咖啡”总会人满为患。
“怀旧”是“叁咖啡”的招牌,七翘八拱、色泽暗淡的木地板嘎吱作响,与张雨生、张国荣、陈升等人的经典老歌相互映衬。一切都如同上世纪80年代城市家庭的客厅:黑白电视机、手提式收音机、脚踏风琴、儿童脚踏车、双镜头胶片相机……连泡茶的工具,都是老式温水瓶和搪瓷杯。
38岁的老板许鹏来自南京,“叁咖啡”的灵感最初源于儿时回忆。“我小时候,每个家庭的布置几乎一样,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丢掉太可惜了。”不过许鹏也很清楚,自己不能单靠“情怀”吃饭,他考察了许多城市,发现中式风格的咖啡馆确实存在空白。2009年,许鹏在南京开起第一家“叁咖啡”,把自己儿时用过,连同旧货市场上淘到的许多旧物搬进店内,很快便大受欢迎。2011年,许鹏将其模式复制到成都,一年后又在武汉开了第三家店。“叁咖啡”的独特风格,不仅受到众多70后、80后追捧,还引来文艺界大咖光顾。2012年底,导演叶伟民携演员陈思诚、包贝尔一道,慕名专程到成都“叁咖啡”为电影《一路顺疯》取景。“‘叁咖啡\’不适合商务洽谈,但‘怀旧\’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它一方面满足了我的个人情怀,一方面又能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这些旧货无法再生,这种模式因此难以被模仿。”许鹏认为,“日式小清新”或“美式田园风”的咖啡馆,如今难以为继,因为很容易快速复制。
一家门店最终要面向市场,其设计因此需要符合产品的市场定位,也要考虑到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偏好。因此,不少风格看似独特的门店设计,其实都是设计师或经营者的个人情怀,结合市场需求理性选择的结果。
对于王亥来讲,几个项目做下来,“成都化+国际化”已经玩得十分纯熟。他设计的“崇德里”在原有川西民居的基础上,加入高挑开敞的西方LOFT风格(编者注: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而这种理念特别受文化人士和年轻人的欢迎,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这其实是市场细分的结果。一方面,我是在设计领域寻找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我接手的项目大都以年轻消费群体为目标客户,用现代设计元素转化传统,使之更加符合他们的审美习惯。”
□本报记者 余如波
新闻推荐
成德绵一季度经济观察——□本报记者张守帅4月底,德阳市宣布拟投资150亿元,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从城北客运枢纽一路向南,对接延伸至成都青白江区的地铁3号线。这是继成绵乐客专通车后,成德绵地区又...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