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郫都新闻 > 正文

那些优雅快乐的老人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2-10 11:08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的话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成为了养老的三大模式。在这三大模式下,老人们晚年生活是怎样过的,本报记者从三地发回报道,呈现这些快乐的老人们优雅而有品质的生活。

六旬老人搞科研红叶染出夕阳红

□本报记者 朱雪黎

只有一人高的红叶,你见过吗?更奇特的是,它还能从3月红到11月。

“这就是我的专利,中华红霞杨。”2月9日,在绵竹市板桥镇兴隆村近千亩的苗木基地旁,顺着65岁的老人张长城的手指看过去:地里手指粗的树苗排列成行,红色的新芽已爬上了枝头。“这种杨树长得特别快。”张长城告诉记者,再过1个月,成片的红叶就将铺满枝头,一直到11月。用张长城的话来说,“是红霞杨让他重活了一次”。

培植红霞杨前,张长城从事园林产业。2007年,在一次产业论坛上,他结识了河南省林科院的一位教授,并知道了“中华杨”这个杨树新品种。“中华杨属于大乔木彩色速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能达到立地成景的效果。”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张长城敏锐地察觉到商机。紧接着,他就到河南采购了上万株树苗。种了1年,他发现,这个树种虽然能快速长成红叶,但红叶持续时间只有1个多月,作为城市景观树明显不够。

“如何能让红叶持续时间更长呢?”为了观察“芽变”时间,再进行一定的人为干预,他索性在基地边搭了个草棚,只身住进去,24小时按点观察、记录。住了大半年草棚,张长城终于掌握了芽变规律,并培育出了新品种。“第一年,我的实验树苗就持续红了 4个多月。”如今,他的红叶能持续红9个月左右。为了让游人更近距离观赏红叶,他还将乔木灌木化,将树高控制在1.8米左右,因为他认为“这样更方便取景拍照”。2012年,他为自己的红叶申请了专利,正式取名“中华红霞杨”。

红霞杨不但造就红霞景象,也为他的人生染出了无限夕阳红。目前,四川省内已有绵竹、南充、郫县等多地与他合作,共同打造中华红霞杨基地。而省外,北京、浙江多地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如果沿着长城,种满红霞杨,会是什么景象?”

在畅想未来同时,张长城也有了烦心事。各种傍着“中华红霞杨”名气的假冒树苗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他将给中华红霞杨办理“身份证”,并建立网络追踪系统。“我的哪一颗树苗在哪里?大家动动手指头就能得知。”张长城期望此举能让不法商户止步。

康养老人的“朋友圈”

□本报记者 寇敏芳

像候鸟一样到攀枝花过冬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今年春节要到了,“候鸟”却没有飞走的意思。

2月7日下午,攀枝花西蜀阳光酒店的茶歇室里,一群“大妈”扭动腰肢,踏歌起舞。她们都是从成都来攀枝花康养的老人,因为爱好跳舞,在康养地结下不解之缘,舞蹈社团应运而生。

“会跳的教我们跳,还每天热心肠地督促大家一起来。”网名为“扇之韵”的成都康养老人古惠蓉是舞蹈社的领队,也是大家公认的老师,她从网上学习舞蹈然后再教大家,虽是广场舞的节拍和动作,却用不断变幻的队形训练出一个个成熟的群体舞蹈节目。

因为微信朋友圈,同在攀枝花康养的“DV爷爷”李华昌也有了他晒生活的好地方。“DV爷爷”是李华昌的网名,年过八旬的他酷爱影像,身穿导演马甲,随身携带DV,“没有微信的时候,拍的都是自己看,现在大家都能看到了”。

在盐边县接待中心,“DV爷爷”是微信经营得最好的康养老人之一。他的微信里有跟他一样的老年“候鸟”,有每天看到的阳光山川,还有芒果基地农民的生活。不久前,他受邀参加当地彝族婚礼,还在朋友圈里直播了彝族婚礼的过程。“最喜欢别人点赞”,为拍到与众不同的画面,李华昌和接待中心的影像爱好者组成了旅行观光社团,李华昌自告奋勇当起了“团长”,组织康养的老伙伴们拼车去云南元谋土林等地拍照。李华昌的老伴也常常充当他DV画面的解说。二人在土林拍摄时,李夫人还担当出镜记者。“等过几年再看看,有画有声难忘哦。”李华昌说。

候鸟老人选择攀枝花康养多数因朋友推荐,“DV爷爷”、“扇之韵”晒在朋友圈里的攀枝花美景与阳光吸引了不少老朋友。去年底,成都老人浦树德及老伴受此影响到盐边县接待中心住下。浦树德爱好书法,老伴曹泽莉爱好唱歌,在他们带领下,书法社和合唱队也成立了。

每隔一段时间,浦树德就和几位社员一起办“书法展”,展览场地就在他们房间里,书画摆在空床上,有兴趣的都可以来看。展览也吸引了家住接待中心附近的婷婷,7岁的她刚上小学,看到老人用毛笔写字很新奇,浦树德会兴致勃勃地给她讲书法,“我们的书法社欢迎你”。

社区有活动 老人不孤寂

□本报记者 任鸿

2月9日上午,遂宁市船山区明星花园社区活动中心内歌声阵阵,40多名老人在3名“红马甲”社工的带领下,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围坐一旁打着拍子…… 这是遂宁市慈航社会工作服务社在明星花园社区组织的“小组活动”。热爱跳舞的赵庆秀老人是小组成员之一,自一年多前加入以来,“小组活动”便成为赵庆秀每周最大的期盼。

今年65岁的赵庆秀家住遂宁市明星花园社区南苑石油小区,这里居住了8000多人,其中有2000多名空巢老人。之前,由于没有活动场所、找不到“组织”,“没事转转河边、打打牌”成了老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自从小区里有了社工,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赵庆秀说。

据慈航社会工作服务社负责人王金成介绍,服务社每周都会组织“小组活动”,只需通知到几名“活跃分子”,就能召集几十名甚至上百名老人来参加,活动包括唱歌、跳舞、游园、书法、绘画、剪纸、太极拳等。“服务社属于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由一些公益项目资金支撑运转,长期为10个社区的老人们提供日常关怀、上门助老、文娱活动等服务,老人们不仅不花钱,还会得到一些小礼品。”

今年67岁的李进是舞蹈队的负责人,老伴是太极拳兴趣小组的负责人。“以前,老两口在家真的无聊,现在,能经常与有相同兴趣的老年朋友聚在一起,简直太好耍了。”李进告诉记者,“我们舞蹈队大多时候是‘自娱自乐\’,如果有专业老师来指导,再在社区间组织一些联欢活动,多给我们一些交流展示的舞台就更好了。”

王金成也希望能有更多社区和志愿者支持社工工作。“我们社的工作人员有7名,只有3名持有社工资格证,而长期联系的30多名志愿者中,多以帮助老人日常生活为主,能组织文体活动的比较少。”

据遂宁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田贵凡介绍,目前,遂宁全市社会化养老服务组织有30个,专业管护人员约470名,社工76名,但文体教育等专业化服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新闻推荐

农地入市,地价不再高涨?

2月25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将在北京市大兴区、四川郫县等33个县、市、区试点推行“农地入市”,即明确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许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那些优雅快乐的老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