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启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
2月10日上午,成都市科技局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签订备忘录,双方达成一致共识,将全面启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共建,积极跟进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也首次向社会正式发布《成都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科技企业名录》,3800家成都科技企业成功入围并成为“央行科票通”、“央行小贷通”定向支持企业。
筑造创业之城,推动“创业之城”成为“圆梦之都”——根据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到2020年,成都将形成全域覆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全国领先、示范带动的创业支撑体系,到2025年,成都建成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创业之城、圆梦之都。
19世纪,20世纪,创业已经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发展最强大的动力。在21世纪,有人预言,创业革命的影响相当于甚至会超过工业革命,在这个早春,创新创业,已经开始成为成都新一轮创新发展的主题词!
创新创业,对于成都来说,已不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正在转变为具体的实际行动,正在成为成都市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正在成为万千创业者们“圆梦成都”的实实在在的推动力与“路线图”。
□张明海
A
增强创业源动力
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
创业力量是创新创业主体,是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新局面的最根本条件。成都将创业力量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汇集创业力量,不断增强创业源动力。
根据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到2020年,也就是5年内成都将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以大学生、90后创业者、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海归创业者、连续创业者等为代表的创业人才群落,科技创业者突破20万人。
青年大学生创业是创新创业的主要内容,如何将“知识青年”转化为新型产业力量?成都将依托各类孵化载体建设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工商注册、信息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引导青年大学生到孵化载体创新创业。同时,鼓励高校探索建立“学业+创业”双导师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业绩与学分挂钩机制,并引导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成都还将建立大学生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大学生创业风险援助资金,对获得天使投资的大学生创业团队给予创业补助,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类金融支持。
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方面,在2014年已经创新出台《成都市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成都十条”)等系列政策利好的基础上,成都将支持电子科大、西南交大、信息工程学院等部省属高校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改革试点,实行职务发明成果转化和股权分红激励,建立科研人员自主处置、全面放开的成果转化机制。推广电子科大、西南交大、信息工程学院“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研究院模式,引导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设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科技人才聚集,资助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在蓉新领办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据了解,成都市科技局还将积极联合四川大学等高校设立“海内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探索建立“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模式,面向全球招才引智,服务成都发展。深入实施“成都人才计划”,对带技术、带项目在蓉新领办企业的创业人才给予资助。
B
整合创新创业资源
加强载体建设提升创业承载力
为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物理空间和专业化服务,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前提——成都精准地意识到创业载体的重要性,并将其当成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内容来抓。
成都“天府创业”行动计划提出:将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型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级孵化体系,到2020年建成中西部规模最大、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国一流的创新创业载体群落,全市创新创业载体数量达到500家,载体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
新型孵化器建设,被作为重要的发力点。成都市将支持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中心城区、郫县等地,打造“孵化器+宿舍”、“孵化器+商业空间”等创业社区。支持发展西南交大创客中心、成都创客坊等一批创客空间,建设创业场、游戏工场、十分咖啡、8号平台、成创空间、蓉创茶馆等一批“孵化+创投”模式的新型孵化器。探索在美国硅谷、北京、深圳等创新创业活跃地区建设孵化载体,吸引各类人才在成都注册企业并进行异地孵化,打造对外创业服务展示和宣传窗口。
同时,成都还将围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领域,着力建设天府软件园、天府生命科技园、移动互联网大厦、国家信息安全孵化器、锦江红星路35号、青羊电子商务园区等一批专业孵化器,并将推动专业孵化器形成投资收益、增值服务收入和物业收入三者并重的盈利模式,支持建设专业领域创投基金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针对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成都将加快推进经开区国际汽车“智造城”、金牛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双流大学科技创新园、彭州航空动力产业园、金堂节能环保装备科技产业化基地、蒲江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等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为从孵化器毕业的企业提供更大的研发和生产空间、更完善的技术支撑和商务服务,助推企业快速成长,培育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
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创新创业载体的作用,同样也不可忽视。成都将支持中电科30集团、迈普、科伦药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提供“平台+创投+市场”孵化模式,培育领军企业创业系。加快推进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金牛环西南交大智慧产业城、新都西南石油大学能源装备产业基地等协同创新试点区建设;支持在蓉高校新建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深化四川大学等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信息工程学院等5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
C
强化科技金融
为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支撑保障
资金,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就像生命之水一样重要。如何围绕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是成都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
2014年以来,成都市已经相继出台了《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管理办法》、《科技金融资助管理办法》等系列科技金融利好政策,对科技与金融如何深度结合、科技金融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索。
在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强化科技金融,提升创业支撑力,到2020年,成都将新设立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200只以上,全市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2000亿元,并构建起“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多层次创业融资服务体系。
围绕构建多层次创业融资服务体系,成都将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县设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联合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具有投资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等创业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联合高校院所、领军企业设立内部创业基金。成立天使投资人协会,培育和壮大本土天使投资人规模。支持与各区(市)县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合作共建创业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推动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和信用贷款,推动创业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
同时,成都将积极打造区域科技信用服务体系,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建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与信贷资源的常态化、交互式对接。引导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标准,设立信用促进专业协会,鼓励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采信科技企业信用评级报告,开通创业企业银行贷款绿色通道。
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成都将整合资源、汇聚信息、专业服务等功能,吸引国内外知名金融服务机构,扩大科技金融资金规模,探索适合创业企业各成长阶段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定制化的投融资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在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D
聚要素创品牌
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生态圈”
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就必须聚要素创品牌,才能真正建成“创业之城、圆梦之都”。
成都将积极探索推进公益服务与市场化服务有效结合的模式,聚集创新要素,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构建全国一流的创新要素聚集高地,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网络体系。
根据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成都将构建覆盖创业全过程的综合服务体系,到2020年,创业服务机构达到1000家,创业导师达到2000人。
全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区,积极构建创新要素大市场。成都将支持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双流大学科技创新园打造创新要素核心集聚区,支持成都高新区和有条件的城区打造创业街区,深化建设盈创动力大厦、博瑞创意大厦、财富又一城、汇融国际等一批特色科技专业楼宇,同时依托“科创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采用O2O模式围绕创业企业、创业团队服务需求,吸引投融资、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引进深交所西南分中心、国信数据交易中心、黑马全球路演中心等项目,丰富创新创业要素资源交易渠道;吸引北大创新研究院、赛迪顾问、清科集团、创业家传媒等一批品牌服务机构入驻。
让创业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塑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城市形象——成都将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创业天府”品牌,构建一流政务服务环境,营造人人支持创业、人人推动创新的浓厚创业文化氛围,开展“创业天府·菁蓉汇”品牌活动,将其系列化、常态化、持续化,每年举办各类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培训等活动1000场以上。
到2020年,“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将是怎样的发展愿景?“科技企业达到1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00家,年度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万件,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0件以上。”成都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守帅黄泽君用商业模式做公益,用赚取的利润做慈善——4年前,陈涛和几个小伙伴认为,“社会企业”是比纯公益更可持续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时至今日,他依然认可这一理念,却说难再去实践。这...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