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以创新来驱动卫星城“独立成市”
本报讯(记者 张明海)记者从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郫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获悉,2015年,郫县将按照“稳中求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工作基调,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郫县卫星城建设“独立成市”。
“作为有10多所高校聚集的郫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智力优势。”郫县有关领导表示,郫县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合作,按照“强二兴三优一”要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继续主攻无污染工业发展,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做精做特生态农业,把产业发展转入主要依靠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创新驱动、提高要素生产率的轨道上来。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郫县将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来经营城市,做好卫星城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城市品质和群众的宜居感。以卫星城和特色镇、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统筹兼顾城市板块、农村区域和生态环境建设,突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重点区域、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等要素;以两条绕城高速之间的区域为重点,突出县城核心地位,加快提升“一港两园一总部”产业承载能力,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新型卫星城。
新津
打响产业升级攻坚战
本报讯 (记者 张彧希)1月22日,位于新津县的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内,鲁晨科技公司一排排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随着首批世界顶级设备陆续运达,再过几个月,以芳纶纤维制成的引擎盖、液化气瓶、防弹衣,将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涌出。
2014年4月,鲁晨正式牵手新津,与上游企业中蓝晨光一起,以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聚能环”——清晰地体现“新津模式”:仿若一块磁铁的两极,一极牢牢吸附住早已落户于此的上游企业中蓝晨光,另一极,则将对更多的关联企业释放出强大引力。“我们准备用3年时间打一场产业升级攻坚战,‘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狠抓一批大项目\’,构建以新材料为主导,食品、轨道交通为特色的‘1+2’工业发展格局。”新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新津将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实现“工业总产值有新突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有新进步”的总体目标;抓住建设成都卫星城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机遇,力争实现旅游人次破千万、旅游收入创新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成新蒲示范带建设,打造“一园(柳江)一带(成新蒲)一丘(长秋-牧马山)一环(二绕)”四大区域;进一步优化现代商贸空间布局,构建“五圈三区一走廊”,全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
龙泉驿区
2015年“龙泉造”再增加10万辆
本报讯(记者 罗向明)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成都市龙泉驿区经济工作会上获悉,该区2016年的目标之一是全力推动整车(机)产量突破100万辆。这意味着相比2014年,“龙泉造”的产量要增加10万辆。为此,该区将深入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加快推动以汽车产业为支撑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联动发展。
一是扩大产量规模。依托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龙头整车制造企业,强化“龙头”带动发展;加快推动东风神龙成都乘用车基地建设,促进一汽大众四期扩能和丰田2.7L普拉多等整车项目快投快建快产。二是强化“整零”互动。加快一汽、神龙等汽配园建设,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企业入园发展,推动一批零部件企业扩产上规,促进汽配企业与整车企业集群集约、互动发展,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三是实施“双轮”驱动。大力促进一批自主研发设计项目和重大汽贸项目加快建设、建成投运,促进汽车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加快抢占汽车产业链的技术高端和市场终端。
据悉,龙泉驿区汽车产业近三年来连续跨上全产业链千亿元、汽车制造业千亿元、整车制造千亿元三大台阶,成为全省、全市成长最快的千亿特色优势产业。目前,龙泉驿区已是全国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
武侯区
“三大区域”将成经济增长点
本报讯(胡晓枭记者黄泽君)1月22日,记者从成都市武侯区获悉,2015年,武侯区将加快建设武侯新城、火车南站北片区、环城生态区南片区起步区“三大区域”,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其中,武侯新城将开工建设8条规划道路,对4000余亩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引入品牌企业集群建设,实现区域整体“包装”;火车南站北片区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今年将通过布局区域内道路和公建配套,打造新南站北侧亮点;环城生态区南片区起步区的约1500亩土地将进行新规划,利用生态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主题体育公园、文博产业园。
武侯区还提出,今年将以优化产业体系为重点,强化产业支撑,突出项目带动,做强楼宇经济,不断提升现代产业对发展的支撑力;并以深入开展“四改六治理”为重点,加快城市管理升级,深入推进各项治理;将以实施“四大民生工程”为重点,实施社会保障、服务提升、养老助残和宜居安居工程,着力办好发展急需、群众急盼的民生实事。
崇州
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转型升级切入点
本报讯(记者 蒋君芳)经济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崇州市,正面临“成长的烦恼”。近日,崇州召开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后劲乏力。
该如何解决“烦恼”?崇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做出决策,把处于互联网关键地位的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切入点,以智慧城市为载体,依托软件和服务外包、电子信息制造以及大数据产业,进行垂直整合,打造“开发、制造、应用”三位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
为此,今年崇州将突出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为发展智慧产业打下基础,为改进城市管理提供保障,目前总体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二是加快大数据产业园一期建设,力争年终形成承载能力。2014年,依托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崇州在全省率先开建了大数据产业园,力争用5年时间,建立大数据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和综合配套体系,力争到2017年,实现大数据产业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广泛运用,创造产值300亿元。
锦江区
提升商圈国际影响力
本报讯 (记者 唐泽文)1月22日,记者从成都市锦江区获悉,今年锦江区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效。
按照锦江区2015年工作安排,该区将全力增强主导产业领先优势。高端发展现代商贸业,依托“春熙路-盐市口”、“红星路-大慈寺”和“锦江国际新城”商圈高端资源聚集优势,大力发展“互联网”和“体验式消费”经济,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加大营销力度,开展商圈品牌“全球发布”。切实提升商圈国际影响力和消费吸附力。
文化产业发展也是锦江区今年的重点。该区将集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成都广告产业园区,加快狮子山坡地艺术区、锦江文化创意产业园、528艺术东村等文化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三圣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争创文化艺术保税园区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全年力争新增现代商贸企业300家、金融服务企业30家、文化创意企业200家、旅游休闲企业120家以上。
同时,锦江区还将提高专业楼宇建设品质,力争实现楼宇经济对地方税收贡献率提高到49%以上。
新闻推荐
全省重点景区门票收入超1700万元本报讯(记者刘星)大年初一,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全省交通干线道路畅通。记者2月19日从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庙会、灯会成为各市州精彩的节庆活动,...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