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明网公布了12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成都人陈静茹、邹德清、张建忠分别入围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欢迎大家登录中国文明网(www.wenming.cn),进入“中国好人榜”栏目“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专题页面,为他们投票。
用自己的身体
延续别人的精彩
陈静茹(已去世)
用自己的身体
延续别人的精彩
助人为乐类网络投票编号:10
投票地址:http://archive.wenming.cn/jingtai/sbhr_news/sbhr_zrwl.htm
家住大邑安仁镇的陈静茹生于1964年,1986年的一个普通夏日,陈静茹在工作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不得不面临高位截瘫。
今年6月10日,陈静茹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去世前她专门写下遗书,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按照她的遗愿,她的眼角膜等器官捐献给了需要移植的病人,她的遗体则捐赠给了高校用于医学研究,实现了她用生命帮助他人的美好愿望。
好的哥勇擒偷包贼
邹德清
好的哥勇擒偷包贼
见义勇为类网络投票编号:115
投票地址:http://archive.wenming.cn/jingtai/sbhr_news/sbhr_jyyw.htm
邹德清是成都高新西区出租汽车公司的一名出租车驾驶员,去年7月26日早上6点40分,当他的车行驶至郫县新南街菜市口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呼喊:“抓贼,抓贼!”邹德清正准备解开安全带下车追赶,却见小偷迅速跳上一辆停靠在路边的面包车,车子迅速发动准备逃离。邹德清立即果断地迎面向面包车驶去,凭借多年练就的过硬驾驶技术,最终把面包车逼停。邹德清迅速下车,和周围群众一起围起来拉住车门,让犯罪嫌疑人不能出来。等到110巡警赶到现场并将小偷带走后,邹德清才默默离开现场。
基层的质监“尖兵”
张建忠
基层的质监“尖兵”
敬业奉献类 网络投票编号:192
投票地址:http://archive.wenming.cn/jingtai/sbhr_news/sbhr_jyfx.htm
张建忠是成都高新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2009年和2012年,高新区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创建全国首家以标准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首个微电子技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过程的艰辛与充实,至今让张建忠记忆犹新:他与全局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休假,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发布了全省第一个联盟标准,制定了全省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实施了全省第一个标准化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出台了全省第一个标准创新激励资助政策……2013年,高新区被授予全国首个“微电子技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称号。成都商报记者 王欢
勤俭之风三代传
聂万敏家庭:
勤俭之风三代传
家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冲沙
从外表看起来,聂万敏和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并无差异,前卫时尚。然而,聂万敏却很“老套”地信奉祖父生前留下的家训———“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冲沙”,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依然十分节俭。
“小时候,吃饭绝对不能剩下一粒米,不然就会挨打。”聂万敏记得,父母对他十分严格,别说铺张浪费,乱花一分钱都不行。小学六年,聂万敏只用了一个书包。他的父亲是教师,家里其实从来不缺本子和笔,但却一直要求他作业本正反两面都用起来,正面写作业,背面写草稿。用完的旧本子也不能扔掉,而是存起来卖废品。省下的作业本,父亲用来分给班上的穷困学生。
现在,聂万敏也成为了教师,也没有忘记父母的教诲,坚持勤俭持家。家里废弃的饮料瓶、旧纸壳他教育妻儿不要丢了,隔一段时间他便带儿子去镇上卖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从小就理解生活的不易,真正体会到勤俭节约的好处。同时,他还要求儿子每年发下来的新书用旧挂历包好,他给算了一笔账,如果不买包书皮,每学期最少能省下十几块钱,他把这些钱奖励给儿子,让孩子存起来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百封家书递才情
意西泽仁家庭:
百封家书递才情
家训:尚学修德,明辨笃实
14年前,藏族作家意西泽仁的女儿意娜在北京开始了大学生活。在通讯技术还不发达时,意西泽仁只能用书信和女儿联系。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写过了百余封书信,或论学习,或论思想,或抒情表意,或谈心聊天,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文人的才情和一个父亲的温情。后来,在意西泽仁出版散文集《雪融斋笔谈》时,特意选取出来了20几封家书呈现,而他最希望女儿传承的家风,就是“尚学修德、明辨笃实”。
意娜小时候在康定时,意西泽仁只要不上班,就会带着她去图书馆看书。后来,意娜开始系统学习画画,为了鼓励女儿认真并坚持好这项特长,意西泽仁偷偷将她的作品寄给了一些杂志社和报社,意娜回忆说,“当时看到自己最喜欢的书上有自己的作品,那个高兴劲别提了。”9岁以前,意娜已经在多个报刊上发表了100多件作品。“文科也离不开数学”、“文学创作要有想象力”、“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翻开意西泽仁的《父女家书》部分,20余封书信中,超过半数都是意西泽仁与女儿关于学习经验的分享。
小时候父亲培养起的习惯,一直影响着意娜。写博士论文期间,她曾背一包干粮“泡”过多国的博物馆,在巴塞尔,在维也纳,在巴黎,她从早上9点一直坐到晚上9点闭馆。意娜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后,连升硕士、博士、博士后,现在她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研究部主任、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秘书长。 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
新闻推荐
全球体验式家居直销MALL 筑就财富新高地 入驻太平园国际家居博览城 抢占2015掘金先机
入驻太平园,抢占2015财富先机!据悉,由太平园集团倾力打造的太平园国际家居博览城正式落子成都外双楠以来,便受到中西部及沿海众多厂商家的高度关注和垂青。今年4月29日,太平园国际家居博览城将正式营...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