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郫都新闻 > 正文

农家乐里:植物大战污水

来源:四川日报 2014-11-03 11:53   https://www.yybnet.net/

崇州市街子镇古寺村,与卞永强家的农家乐一沟之隔,一块1亩多的地被隔成几格,每个格子里都铺了泥土,上面栽种着一些绿色植物,如美人蕉、千屈菜、野生姜等。

这个泥塘,并不是花园或菜地,这些植物有更大的用处:“吃”掉农家乐每天排出的生活污水。

10月30日,可口可乐公司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在崇州启动“乐在农家”项目,试图以这种“人工湿地”的方式,破解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难题。

□本报记者 蒋君芳

河沟臭味让回廊变“禁地”

“人工湿地”并不新鲜。“但专门针对农家乐设计的人工湿地项目还很少见。”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湿地项目经理韦宝玉,是“乐在农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为什么盯住农家乐?“农村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农家乐‘贡献\’了大部分。”韦宝玉说,四川是全国农家乐发源地,数量高达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产生的生活污水远超出大自然的自净能力。

古寺村就是例子。

该村所在的街子镇是崇州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借助这一资源,农家乐成了古寺村村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全村378户,开农家乐的就有83户。如卞永强家的卞家花园,占地6亩以上,可一次性接待200人就餐,还设有80余个床位。因为靠着村里的一条小河,卞永强还特意建了一个可供游客饮茶的回廊。

这么大的农家乐,生活污水如何处理?“一般都是在自建的化粪池沉淀一下就直接排进小河。”卞永强说,村民几乎都是这样做。

近几年,街子古镇名气日益响亮,游客与日俱增,矛盾也随之而来。“客人多了,污水量涨得厉害。”特别是夏季的旅游旺季,全村游客接待量能达五六千人,污水排多了,臭味就散出来,“夏天回廊基本没客人光顾,味道太大。”

为了解决问题,卞永强动过不少脑筋,比如购买一套污水处理设备,但费用是问题,“像我家的规模,买进一套设备起码要花15万,后期运营费用也不小。”能不能把污水送往镇上的污水处理厂?距离又挡了路:古寺村离镇上有3公里多,铺管道的话,一公里光材料费就要几十万。

在问题难以解决时,世界自然基金会找上了卞永强,承诺由可口可乐公司出资,为其建造一个人工湿地。

这些植物都是抗污“高手”

实施卞家花园人工湿地前,世界自然基金会已在郫县做了不少尝试。

在郫县安龙村,村民陈世斌家的人工湿地已经使用了4年。分为四级的池塘里,栽种了野生姜、旱伞草、狐尾藻等抗污“高手”。深蓝色的水流入,到第四级出水口就变得清澈透明,水里还有不少青蛙、鱼虾。

陈世斌家的这个湿地,被称为“表流型”。“表流型成本较低,但臭味容易滋生蚊虫。”韦宝玉介绍,这次卞永强家采用的是表流型的升级版——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

这块地首先被挖开成塘,用水泥硬化底部,防止污水渗透到土里,然后利用地形的天然坡度分隔成几级,填入沙石等过滤基质,再埋一层土,种上了抗污植物;农家乐排出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厌氧发酵后,流经一级级的人工滤地,在与滤池中的基质进行离子交换的同时,又与滤池中各种水生植物的发达根系发生复杂反应,逐步被植物分解吸收,从而变得清澈。

这样的污水处理方式,成本低,效果也很好。如卞家花园的这个人工湿地,总面积约130平方米,造价在10万左右,每日可处理10多吨生活污水。经过检测,其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

后续管理也相当简易。已经使用这种“人工湿地”大半年的郫县农家乐天然居老板娘王珍牢记世界自然基金会专家的嘱咐:“杂草长多了就拔掉一些;2年左右用水泵抽一下污泥就行。”王珍还摆了一些盆栽,把它“伪装”成了一个花园。

期待“黄金三角”推广模式

目前,人工湿地的所有建设费用都由可口可乐公司出资。但如果要推广,这样的力度显然不够,“我们希望未来,当地政府、当地百姓,能和我们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可口可乐大中华及韩国区执行副总裁鲁大卫说。

对此,崇州市政府态度积极。目前,崇州市共建了23座污水处理厂,但服务半径有限,难以辐射居住分散的农村,而铺设管道,又面临高昂的费用。崇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人工湿地的模式,操作简单,成本也较低,将会是农村污水处理中的有效手段之一。

但以怎样的方式参与这种模式?出资金?出政策?暂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农户又是怎样的态度?10月30日,古寺村村民王志华跑来卞永强家,想看一看“人工湿地”到底是什么模样。王志华也经营了一家农家乐,“如果效果真有那么好,我们家也可以建一个。”但被问到是否愿意出一部分资金时,她婉拒了,“我们这只有夏天的时候生意比较好,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

出资还只是其中一个问题,更棘手的可能是用地。为了建人工湿地,卞永强花了10万元,从村民手里流转了1亩土地,流转时间为40年。

但能这样下决心的农家乐经营者却并不好找。去年,郫县一家原本达成约定的农家乐最后就反悔了,经营者候大爷说,建这个人工湿地要占院子里的一块地,“这块地我现在种了几棵经济林,每年都能有一定收入。”

韦宝玉说,希望能够用现在的试点项目,让大家看到人工湿地的真正价值,自愿加入到这个事业中来。

新闻推荐

郫县一飞机坠毁飞行员提前跳伞逃生

新华社成都11月15日电(记者李倩薇)记者15日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天14时许,成都郫县三道堰青杠树村,一架飞机意外坠毁,飞行员已提前跳伞逃生。目前,相关救援人员已赶赴现场救援。...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家乐里:植物大战污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