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成都市农村房屋安全管理交叉检查总结工作会上获悉,成都市农房协管员制度落实良好,协管员人数不断增加,实现了242个乡镇全覆盖,总人数达到1868名。在此基础上,成都进一步展开探索,在乡镇一级建立农房协管员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区(市)县-镇(乡)-村(组)”三级管理模式,将点多面广的农村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成效
1868名农房协管员全覆盖
成都率先对农村自建住房实施安全管理,建立协管员制度,有效解决了农村房屋使用安全 “无法管”“无人管”“无力管”。目前,成都21个区(市)县的242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农房协管员制度。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农房协管员人数也不断增加,目前乡镇农房协管员人数达到486人,村组 (社区)协管员达到1382人,总人数已突破1868名。
据成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房协管员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各镇乡农房协管员已深入实地摸清所管辖范围内农村自建房屋的基本情况,部分乡镇已建立农村自建房屋使用安全信息台账。在日常工作中,协管员不但要对农村居民房屋装修改造进行备案管理,还实地指导帮助居民进行房屋的安全检查,同时,制定计划定期对自建房屋进行安全巡查,个别镇乡已实行了 “分类监控”,对年久失修、已出现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加固的自建房屋采取重点监控。
在今年汛期期间,农房协管员制度的落实得到了很好的检验。以彭州为例,在今年汛期期间建立了镇(街道)、村(社区)联动管理机制,安排农房协管员做好汛期注意事项告知工作,并协助自建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有效开展防汛整改,对存在安全隐患、经鉴定属于危险房屋和有危险点的房屋都及时处理。数据统计,今年汛期期间,彭州市共完成了245栋,建筑面积312527平方米的房屋检查,针对这些房屋采取了加固、整改、拆除等措施,有效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创新
协管员制度不断纵向延伸
成都各区(市)县针对农房协管员制度建设,也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据成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协管员制度从乡镇一级向村(组)一级延伸,形成“区(市)县-镇(乡)-村(组)”三级管理模式,包括新都区、龙泉驿区、双流县等区县已在村、社区设立了农房安全协管员,目前人数达到了1382名。
农村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包括日常检查、维护、白蚁防治、维修加固等,将农房协管员制度落实得越深入,越能将其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成都市不少区(市)还将制度落实的深度不断延伸,着手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切实将点多面广的农房纳入监管覆盖范围,解决“无人管”的问题。
目前龙泉驿区从万兴乡试点推行农房使用安全管理着手,将农村房屋安全职责延伸至村(社区)、组,并设置“农房监测员”,在该区实现“乡、村、组”三级管理;蒲江县已建立了农村自建房屋 “县、乡、村、社”四级管理模式,郫县在实现了14个乡镇农房协管员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至村民小组,按每个村民小组由一名专业人员担任协管员,负责所属区域房屋的安全管理。 (本报记者 张立峰)
新闻推荐
阿苦呷莫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洛呷村的村民。过去,一家人居住在海拔2170米的大山上。2012年,四川省启动彝家新寨建设。第二年,他们和其他53户村民一起搬进了新寨。近年来,四川省创新扶贫机制,“...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